(在小镇招待所,冷静沉着的主任李宽,倚靠在自己屋子的窗前,左手端着搪瓷盘,右手往嘴里一颗一颗地扔花生米。脑中挥之不去的是那台河拦皇利浦牌收音机,作为一个经常在攀州高档市场走动的人,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那台作为三转一响四大件中的收音机,在攀州可是极少见,他曾经路过友谊商店时顺便开口一问,价格都快赶上一台十二寸黑白电视机了。以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去那种场合买一台收音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外国佬比较有钱?李宽嘴里缓慢地细嚼着花生米,舌头在牙齿间搅动,微微一扭头,看见了桌上的煤油防风灯。电视机?收音机?是电!他恍然大悟。州里通往花镇的电杆才栽到一半,从去年开始停工,一直到现在都没往前挪过。没电,电视机就是个摆设。而收音机可以用电池。往前二十年。青年们的奋斗目标“三大件”为: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为了一张表票,很多人要走亲戚、拖朋友,找关系去领号。而现在,单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是嫁姑娘最高要求。早上去查过,除了齐寡妇那间闺房不让进,四大件中,除了手表都有。李宽注意到了放在齐灵家里的那台柴油发电机,以及旁边沾满污渍的水泵,想来应该是用来给矿井抽水的。这么想来,一吨煤赚几元,就算隔一段时间抽一次水,光柴油就要不少钱,算下来,挖煤不赚钱,那这家人是怎么变得这么富有的,与那个齐寡妇应该不无关系…他正在心里分析着一切,当目光扫过远处绿油油的田地时,落在了一个男人身上。这个师默,什么都好,就是对钱和色过于贪婪。攀州地处植被茂盛的西南,在这个多山的国度里,却占据了一个相对来说不错的地理位置,属于盆地。其往西南接壤云境,往东南比邻癸境,三境汇集于攀州,成就了这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大江直通东海,铁道贯穿南北。类似于花镇这样的地方,就处于攀州盆地边缘,往前是不知道有多大的攀州盆地,身后的山那边,还是山。处于发展之中的攀州边缘,煤矿开得多,出事儿的人也多,留下了众多嗷嗷待哺的寡妇。什么是人死了钱没还完,这就是!然而,父债子还的道理在这里变成了,夫债妻还。像师默这样的人,不用做什么,只需要暗示一下,被他暗示的人如果不是傻子,都懂的要做点什么。昨天,师默会同意不再纠结那台收音机,不是因为什么外国友人。毕竟一个教师,能有多大的资源。那是他的习惯,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要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可似乎昨晚上他没等来自己想要的改过自新。本来呢。州里的意思是,只要不是太过分,看得过去就算了,州里要发展,人们要吃饭,下去写个真实的报告递上来,方便有关部门能全面的分析当下的经济走向。可到了这师组长这儿,就不是这么执行了。刚开始的时候还好,可到了一个远比花镇富得多的临江小镇,情况就开始变了。临江小镇的一户人家,非常有钱,手下有好几条跑运输的船,这递上来的东西,也不是你好几条汉子就能顶得住的。然后,一众人的心态似乎都开始变了。有了这个开头,再到下一个地方的时候,下面的人没点反应,这心里就感觉不太得劲,有点失落,总觉得下面的人有点不尊重自己。师默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了句:“这个镇上的人好像不太懂事哈?!”被镇上的人听了去,这下都变得很懂事了。但,花镇本来是可以不用来的。花镇是攀州盆地边缘这一圈大山小镇当中,最穷的一个地方,离州那么近,却连电都没通。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师组长在最后关头改变了注意。按理说,对于经济上,李宽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大家都很难。在攀州,州长宋青州率先拿自己开刀,大幅度缩减公职人员薪资,本来就那么点钱,一下砍了一半。有人发牢骚,说这下过得还不如一个工厂上班普通工人呢。公职人员当中,只有技术人员工资没砍。而且还允许技术人员到村镇赚外快。于是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干管理的上级,赚得没有手下技术人员多。所以,难免有人会暗示别人给自己送点米面油粮什么的。然而,对于师默这种肆掠的生理欲望,李宽却十分的不认同。目前看来。师默是盯上那姓齐的寡妇了。不过,以那女人昨天和今天的表现来看,师组长的愿望这次恐怕要落空了。好久都没看到他吃瘪了。今晚无事发生。而明天,注定会有人心情很不好…待那人影消失在视野。李宽伸手抓了个空,将目光从远处收回,看了一眼手中的盘子,搪瓷盘里的花生已经吃完。他将搪瓷盘放在窗台上,拍了拍手,恰好外面叫吃饭的声音响起。……另一边。齐灵只是微微的红了眼角。小龙儿被家人叫走。马景澄一句话不说。屋里也没有点灯。只有火炉蓝色的火苗在呼呼地往上飘。他第一次见齐灵盯着火炉,满眼是回忆的样子,不过也不好说什么。穿越而来,从到公社去拿到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信息的报纸开始。马景澄就一直在等,等的就是调查组的到来。在最适合的时间做最恰当的事情!这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一贯行事的准则。在他看来做事讲究方式方法,也讲究时机。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他那个时代,常有人将‘站在风口,猪都能上天’挂在嘴边。这所谓的风口,就是一件事酝酿成熟的时机。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最绝顶的人,而是在最适合的时候出现并且最先完成布局占领制高点的人。而这些人,往往有着一般人难以窥探的意识。根据《红报》和《红新社》信息,马景澄知道,这是一个经济寒冬,有大批的投资者资金打了水漂。中枢财政更是从去年赤字25亿,一下子到达了125亿。尽管这个信息在当下没办法查询,但马景澄记得非常清楚。这一波限令很快就会过去。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信息就是最大的财富,在任何时候,任何世界,都不可能会变。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真是煤老板啊更新,第三十章清醒的花生米免费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