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一朝大晋失其鹿,便是群雄并起的格局……
如斯想着,谢端阳旋即莞尔。
这怎么可能,大晋实质的控制者还是正魔道十大宗门,他们背后还有着屈指可数的化神老怪们支持。
这种情况全然不会发生,只会再扶持出另外一家傀儡出来。
不过这些,与自己全无关系,还是想想怎么拜进燃灯佛宗之内罢。
进去南雄关中,他与百物斋林家的交易便自行结束,谢端阳去寻宁姓美妇告辞。
不知是否他展露的佛门法意令对方戒惧,亦或者屡次拒绝供奉邀请令其不快。
这回,对方干脆没有面见他,而是随意找了个“旅途劳累,需要闭关恢复法力”的理由敷衍过去。
连作为酬劳的筑基丹,都是由亲近婢女转交。
不过,谢端阳检查过。
筑基丹没有问题,对方倒是没有使出其它手段,大家也算是好聚好散了。
随意将装着筑基丹的瓶子收好,谢端阳马不停蹄,直接就奔着城中央的官署而去。
与天南修士高来高去,不与凡俗势力打交道不同。
许多寺庙庵观所在,与人烟汇聚之地并不遥远。
甚至儒家书院出来的修士,时有投身庙堂为官者。
是以类似凡人的户籍黄册等,大晋朝廷对修士也有类似管理办法。
修士需得登记造册,领受度牒告身等。
上面登记有名号、出身、修为等基础信息。
手持此牒,可以往来大晋一百零八州通行无阻。
无论在哪家官署,都可以落脚歇息,同时还有许多其它便利。
借着这手,大晋皇室才能勉强掌控偌大的大晋。
当然,修士大抵都是不喜约束者,不守凡俗律法。
对这种加在身上的无形枷锁不会喜欢,往往是阳奉阴违。
至于修为高深者,往往结丹后,这条规定就难以再约束他们。
至于正魔、佛道等大门派的弟子,从一开始就无视这些规矩。
在十大魔门势力范围内的州郡,魔修公然杀人练法的行径也屡见不鲜。
但总归来说,此举还是颇具好处,令得大晋不至于沦为万类竞争之地,而是有着基本的规矩存在。
谢端阳现下身份是天澜出身的修士,并非大晋土着。
自然该当办理个身份,左右不用之时也可以随时舍弃。
本来,如果他答应了宁姓美妇,此事全然不用他操心,直接挂靠在林家即可。
作为天梁郡首屈一指的修行家族,里面有着至少百余张空白度牒,全部都是如假包换的真品。
直接把名字填上,找时间去趟官府登记下即可。
现在,就只能他亲自去走动了。
可能就要拖上一拖,晚些时候才能到手,毕竟要花费时日确定来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