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祖师爷的向往之地(1 / 1)

魔鬼侦查局 半世重生 1741 字 2022-10-07

(,魔鬼侦查局没再继续纠结于那些留言,白正卿此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镇魔之境的手法上。这种手法其实说穿了并不难,就是在书页上制作出一个嫁接空间而已。真正难的是这个空间和人像投影要长久保持。但作为魔侦局历史上唯一一位著世级巅峰的存在,祖师爷能做到这一步似乎一点都不奇怪。白正卿大致估摸了一下,以他不同于常人的修行天赋,大概等他达到中著级应该就能做到这一点了。因为他比祖师爷更大的优势在于,他同时还是一名真武武师。想到这里,白正卿微微一笑,翻开封面,看向第一页。上面是用毛笔写的工工整整的字体。这虽然是祖师爷随手些的手札,但上面的字苍劲有力,比起现代很多书法大家都要厉害多了。不过对于古人来说,写毛笔字是基操,倒也没什么好恭维的。白正卿就站在吕幻丝的院子里,开始认真翻看起镇魔宝典来。祖师爷所写的部分足有几十页,但也正如他所说,大多都是一些趣事、轶事。比如他在某一个小城里,见到有人模仿一位美男子的一言一行,企图俘获美女芳心,结果迎接他的只有美人的唾沫星子。比如唐国的末代帝王,在被人攻入都城时,没有选择逃跑也没有选择自尽,反而是一把火烧了皇宫里的书库,按他的话说就是,读了这么多年书都没有保住国家,读书有什么用。这些都是历史上不曾记载的事情,有小事也有大事,但在这位祖师爷眼中,这些都不过是有趣的事。target=_blank>>当然,他也在他的手札中记载了一些修行有关的知识。最令白正卿意外的并不是关于真武、真灵修炼体系的记载,而是祖师爷对于一处地方的向往。祖师爷这辈子最向往的地方居然是神农谷的问道天,一处大魔聚集的嫁接空间。他给与问道天的评价是:界外之世,问道之地。用他的话说,问道天本身就是一处求仙问道的地方,虽然里面住着很多大魔,但那些大魔所追求的都是无上的境界。早在5000多年前,问道天就已经出现了。它之所以出现在神农谷,是因为这是一位叫做神农的大魔死后所化的嫁接空间。神农是谁?以白正卿所读过的历史书籍记载,他是一位尝遍百草、济世救人的大德,可真实的情况却是如盘古一般,他其实是一只大魔,还是极为厉害的大魔。但这只大魔与一般大魔不同,他只在乎超脱,超脱原有的境界极限,超脱这个世界的束缚。虽然到他死时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但他的执念在他死后并未散去。因此就造就了问道天的奇特。要进入问道天,会有一个问心的环节,只有真正向往强大的人才能步入此境。这也是祖师爷为什么向往此地的原因。祖师爷曾经去过问道天,去试过问心,但最后的结果却不如人意。也是直到那时,祖师爷才知道自己在世俗中有太多的牵绊,无法做到专心一致的求道悟天,因此后来他才创立的镇魔司。在他的心中,打击魔鬼,创立太平盛世也是他无比期望的。因为得不到,所以向往之。白正卿此时想到了两百多年前的那只真武大魔。也许他正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难求一败,所以才会进入神农谷问道天的吧。而对于那些专心问道的人,又怎么可能再出世呢?所以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在任何一本典籍中见到过问道天有人出世,这大概就是根本原因吧。白正卿此时的心情很复杂。在他眼中十恶不赦的魔鬼,却有一批人有着崇高的追求,他们就像是苦行僧一般,放下了世间的繁华,只为求得内心的满足。这些人虽然是魔鬼,但无比可敬。白正卿自问自己也许这辈子都做不到这一点。他有七情六欲,有太多想庇护的人和事,有太多的杂念。这本镇魔宝典对白正卿来说,的确是为他拓宽了很多眼界。在祖师爷的记录中,他明白了神农谷问道天的特殊,也知道了很多古时候的修行体系。像大汉巫那种自虐修行的人大有人在。有的人选择自残,每天割些肉下来,然后再用火钳烫一下,防止伤口发炎。有的人会用水泡,泡到整个人快脱皮了才起来。当然,这些都是很小众,自己研究的修炼法,往往修不到很高境界。而有些已经形成传承的体系却有一定的修行道理。祖师爷最欣赏的是一种叫辟谷法的修行方法。其实就是绝食,通过绝食来锻炼人的意志,提升身体的耐受程度,从而激发肉身与精神力的潜力。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只要是有足够天赋的人基本都能入门,而且具有很强的修炼效果。其实从第三阶段开始,本质上就是意志力的修炼。真武体系的人修的是肉身意志力,即为耐受力。真灵体系的人修的是精神意志力,即为忍耐力。这些都可以通过辟谷法锻炼。所以修行辟谷法的人,有很多修到了很强的境界。但祖师爷依然不选择沿用这种体系。原因有两个。一,修行门槛太高。这是真武、真灵修行体系中的一种,所以对天赋要求极高。天赋不足者,很容易因为辟谷,对身体和心灵造成一定的侵害,普通人甚至会造成死亡。二,修行此法的人太过清心寡欲,不利于开展除魔工作。连对吃这种基本的欲望都可以抛弃,那么如何指望这些人可以除魔卫道?当然,类似的传承还有一些。而这些传承的方法就是祖师爷开创如今的御魔体系的灵感来源。想当年他也是跑遍了全球各地,才搜集到那么多修炼之法。在祖师爷的手札中,关于修行的部分大抵就是这些了,更多的篇幅还是用在了他的所见所闻上。这大概也是他会在封面上专门设置一个镇魔之境来告诫后人的原因。实在是太像一本杂记了。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