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华国》作为华国官方性质的历史科普节目,上面对这档节目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毫不夸张的说,这档节目绝对是央视历史中之最。除了为节目选择赞助商之外,其余一切节目安排基本上都需要经过上面的层层审批才行。当然,这档节目的赞助商也不是随便选的。综合评选之后,赞助商的名额才会定下来。一般的电视节目都是赞助商选节目,甚至被要求在节目中大量出现产品的标识或者隐性广告。但《典籍里的华国》很任性。节目可以找人赞助,但赞助商想要在节目中打广告,不可能。最多,节目开始的时候会有几秒钟的感谢时间。而感谢完之后,便是节目开始的诗朗诵环节。陈明为节目提的这句话,会被专人用诗朗诵的方式高吟出来。正因如此,这句提句非常重要。冯一平一开始只是想让陈明尝试一下。陈明有文采。和陈明认识这么久了,冯一平自然知道陈明肚子里是有墨水的。但以防万一,冯一平其实还通知了国学院那边,希望那边也能为节目提几句话。看完国学院的提句,再来看陈明的,就会发现,陈明的提句档次丝毫不逊色于国学院,甚至从气势上更胜一筹。冯一平越读越高兴,就差把这句话写下来装裱起来。陈明果然靠得住!光是这句提句,节目开场白的诗朗诵就能拔高好几个档次。其余国家戏剧院的老人也是忍不住一遍遍的咀嚼这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太棒了!”“陈明这小子太有文采了,比国学院那群老家伙强多了。”“不愧是能拍出《大夏风华》的人,我就说这小子不简单。”“这句话我要请个书法好的人写下来,装裱起来放到我的家里。”众人啧啧称奇。他们同样对这句话满意的很。坐在首座上的周从简,看着手中的剧本,剧本上抬头是陈明留下的笔迹。不知为何,周从简有些想笑。这句话是佳句,是名言没错,但陈明的字......有点小学生的味道。用小学生的字迹写出这么精彩的名句,总感觉有法飘逸的大家之作,陈明的小学生字体让周从简感觉还挺亲切的。“老周,你怎么看?”所有人看向周从简。在场人中,只有周从简还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连站着的祝平安和叶明都在为这句话震撼惊奇,惊叹于这句话居然是出自陈明之手。周从简将剧本合了起来:“你们都说好了,我还能说什么?!那就这么定了吧,告诉国学院那边,不用他们帮忙提句了。”陈明的提句完全够用了!叶明急忙应了下来。这件事还是需要他去交涉。就在此时,周从简看向冯一平:“冯老弟,你觉得陈明这个人怎么样?”会议室的所有人里,冯一平是和陈明认识时间最长的。从陈明还在参加《全民好声音》的海选的时候,冯一平就和陈明打过交道了。论起熟稔,还得是冯一平。闻言,其余人都露出了思索的眼神。周从简从来不会随便开口,他这么问,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他想把陈明再往上提一提。要知道,国学院现在的中坚力量并不多。华国虽然还在支持国家戏剧院的招纳新人,但实际上,比起编制诱惑,人们更愿意挣钱。娱乐圈的艺人那么多!老戏骨和影帝的数量也不算少。但国家戏剧院的人数还是不多。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有能力的人不考国家戏剧院,比如说唐忠国那一类人,人家可能最多就是求个国家一级演员的名头就足够了。没有能力的人也不考国家戏剧院,因为知道自己考不上。往年报考国家戏剧院的人,都是演技、能力中等,但人脉资源不菲的艺人。陈明这种顶尖艺人,很少见。当然,陈明报考国家戏剧院,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想考。如果陈明对国家戏剧院没兴趣的话,估计冯一平也不会劝陈明来考试。如今,陈明来了,而且还考进了国家戏剧院。这其实也是国家戏剧院的机会。说不定,让陈明带一带,就能把国家戏剧院也带飞。周从简的想法很简单。如果陈明这个年轻人靠谱的话,让他升的快一点也不是不行。反正国家戏剧院的人也不多,陈明就算升到管理位,手底下也没有多少人让他管。“他很不错。”冯一平只是简单回答了一句。他猜到了周从简的想法!但他不能多说。因为,冯一平要从位置上退下来了,不再担任官方的职务,那冯一平的话就要更加谨慎才行。纵然心里有夸奖陈明的千言万语,但冯一平只能说一句很不错。再多的话,就不妥当了。其余人相视一笑。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心眼子多得很。冯一平想说什么,基本上也都能猜到。周从简无奈一笑:“你还是那么稳健,怪不得能在国家电视台的那个位置上呆那么多年。”随即,周从简再次开口:“去看看舞台布置的怎么样了,我听说还请了东洲那边的特效团队,整的花里胡哨的。”《典籍里的华国》拍摄节目现在就在国家戏剧院。为了保证尘封的历史和现代的科技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视听上的盛宴,上面还邀请了一支东洲的特效团队,在节目中开始的时候对舞台进行特效渲染。据说,电视里看到的舞台画面是一个个浮动的文字,从古代文到繁体文,再到现代的白话文。周从简年纪大了,没有接触过这么新奇的东西。反正听上去很厉害!众人起身离开会议室,周从简一个人坐在位子上,思考着之前的事情。面试那天,周从简说陈明像当初的林先生,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的看到了一丝模糊的影子。这让周从简从陈明感受到了久违的亲切感。现在,冯一平又给出了不低的评价。周从简觉得确实可以为陈明多考虑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