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正文卷第1210章宜速取长江之上,宋军船队正在缓缓逆江而上,首尾长达两百余里,蔚为壮观。但贾似道的主战船却已换了。因行到湖州之时,他的战船太大太重,在水堰中搁浅了,都统刘师勇亲自带了千余人在水中拉,就是拉不动,贾似道只好换乘了另一艘船。此事显然是有些晦气的,却也从侧面说明了许多问题,如运河水利失修、如水师行船的技艺下降。直到离开了湖州十余日之后,贾似道的心情才稍稍恢复了些。行到安庆,时任沿江制置使、四川策应使的夏贵领兵赶到,贾似道遂邀他上了主船,开堂议事。这艘战船也大,只有微微的晃动。大舱中铺着厚厚的软毯,置身其中,并不能让人感觉出这是在船上。夏贵一登船便要行礼,贾似道连忙上前扶住,定眼看了夏贵许久,问道:夏贵声若洪钟,很难让人相信这已是七十岁的老将了。贾似道又欣慰又感慨。事实上大宋到了今日,能用的大将已经不多了。原本是有很多的只不过杀的杀,逃的逃,如今还是得用夏贵这样的老将。寒暄之后,众人落座。贾似道当先开口,道:廖莹中马上就开始安排士卒铺开地图。夏贵便问道:廖莹中动作微微一滞,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等地图铺好了,才指点着给诸将一并说起来。贾似道听着这些,从怀中摸出一个酒囊,抿了一口,那神情仿佛一切与他无关。只见廖莹中在瞿塘峡的西边点了一下,道:夏贵道:廖莹中道:他手指又点了点瞿塘关以西。夏贵惊疑道:廖莹中轻描淡写地点了点头,道:廖莹中手指又往西移了一点,道:夏贵道:廖莹中又说了一会,再往西面指了指,继续道:「拿下夔州之后是云安军.......」夏贵脸上的皱纹深了起来,心想这都还没到万州,而万州后面还有忠州、涪州。他今日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阵子攻破夔门的消息传来,大宋朝野沸腾,仿佛收复川蜀只在眼前。但有些更深的问题,贾似道之前显然没说。川蜀那个地势,要收复,宋军最好的路线就是走水路攻重庆,然后走水路往成都。一路上这个小关几百人那个大城一两千人,唐军布置的已经是最少最少的兵力了,但这样打下去得打到什么时候?这让他感受到了当年蒙军陷在蜀中山城防御网里的痛苦。问题在于,蒙军还是顺江而下,而宋军却是逆江而上。夏贵终于叹息道:贾似道反问了一句,起身,拍了拍夏贵的肩,道:「你说难,李瑕比我们更难。我告诉你,忽必烈现在还未全力出手,为的就是等李瑕拉开辎重线,再拖死他。所以,我们的胜算会越来越大....~~时间很快已到了十一月,北方已下了大雪。自从李瑕劝降了邢州之后,元军就放弃了对真定府的反攻,之后也果断放弃了藁城,直接退守到了保州境内。包括山西的元军也是,阿合马一直退到了太原,有随时回援保州的架势。忽必烈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收回兵力,以保州作为缓冲,守住燕京,拖垮李瑕,再等待反攻。可以说,唐军自攻破洛阳以来,几乎没有打过几场硬仗,连续收复了河南、河北、山西等大量城池。辎重线拉长的同时有些城池也需要分兵驻守。一开始的锐气难免削减了下来。再加下天气变冷,许多来自南方的士卒并不习惯,攻势终于还是开始放缓。李瑕的战略规划是在年节之前拿下保州。如此一来,他便可在冬天安抚人心,等待开春之后直接攻打失去了屏障的燕京城。而保州原本是他最有信心拿下的一个城池,但偏偏因为张家的关系,忽必烈对保州的防备最重。近来李瑕忙于对新附诸城的安抚,以及入冬之后的辎重调备,将保州一战全权交与了张弘道。用他的话说,没有比张弘道更适合攻克保州的人。十一月初七,张弘道驻兵在唐河南岸,与元军对峙。元军主帅是蒙元的河间王兀古带。兀古带是成吉思汗第六子阔列坚的孙子,打仗或许并不厉害,但以宗王之名统率大军,主要还是为了能协调好各路兵马。他麾下有顺平万户郑云表、行唐万户邸浃、顺天宣权万户张弘庆等等。张弘道本有意强攻,这日却是被董文用劝住了。董文用往藁城走了一趟,没能如预料中一般招降藁城,反而受了伤。结果伤还未养好,又听闻了董家在燕京被抄斩一事,显然是受了莫大的打击。但没想到的是,他却是强撑着精神,非要回到张弘道军中。张弘道听到川蜀士卒时心中微微一紧,又想到了夔门失守的消息,但此事如今还瞒着将士们,他并不就此多说,只是道:「道理我也知道,但取保州宜早不宜迟,一则,元军想拖,而我军需要速取。」董文用道:「我看得出来你很急。」董文用眼神阴沉下来,缓缓道:张弘道听着这声音,叹息一声,只当没听出董文用的杀意,道:按理说,这般谈论张弘范,董文用很容易冲动。但他却异常的冷静,道:董文用转头看向北面的风雪,道:张弘道低头沉思了起来。如果可以,他当然不想强攻这座他父亲一手建起来的城池。董文用又问道:正在沉思着,忽有人在帐外通报了一声。张弘道接过一看,十分诧异。他下意识就往北看了一眼,喃喃道:\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