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呢,为了增加神庙的自保之力,和庙祝的斗法之力,他又改良了‘请神咒’,取名‘请神总咒’!
没错,《驱神是挺好的,但问题是,这是一门神通啊,就算是散播出去,能修成的又有几人?
而‘请神总咒’算是削弱了好几个版本的《驱神,其缺点是只能由庙祝使用;只可以请来自己信仰的神祇;请神之时,还得把事情说清楚。
这些条条框框都是限制,但相比九州的‘请神咒’,它依旧有着有求必应,可以最大限度降下神力,斗法之力卓绝等等优点。
当然,就这也只是他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一。
事实上,他认为,想要增加攻伐型神咒也不是不可以,而这,就得从神祇的权柄入手了。
比如说雷祖闻仲,那天生的御雷之能。
比如说唤来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神力,那怎么也得有她的钢筋铁骨,斗战之能。
再比如天庭有风伯雨师,那开发几种使用风雨的神咒,不过分吧?
事实上,莫成君早已经发现了,你别看凌霄宝殿上那些个大神似乎只是虚幻身,但在神职划分明晰,司职明确后,同样是香火愿力入体,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属性。
最鲜明的,雷祖闻仲的香火神力如雷霆闪电,火德星君的神力似火焰,九天荡魔祖师的神力最善于伏魔降妖,而城皇土地的神力,就和他们所在区域的大地有紧密的联系。
从本质上讲,所有香火愿力都是‘愿’灵机粒子,那为什么表现的这般多种多样,多姿多彩呢?
这问题,很早之前,莫成君就给出了答桉,‘愿’灵机粒子的独有属性——模拟起到了作用。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模拟的神力属性呢?
自是因为神职!
当莫成君定下了神话体系,当说书人在凡间一遍遍的讲那些神话故事,当神祇的形象在凡人的印象中固定,并在一次次祈祷中不断的重复。
如此,神祇的形象、司职,乃至于神力属性和能力,就会往那方面靠拢。
所谓的‘双向奔赴’就是这样的,神祇影响凡人,可凡人又何尝不在影响神祇?!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凌霄宝殿之上,那些看似没有灵智的大神,其智慧也在接受启蒙,变得越来越像真正有智慧的神。
这并非不可能,想想灵机粒子的通用特性之二,灵性;想想鬼物阴魂的诞生;想想双丫髻小女童,飞剑化形,也就有了灵智,成了仙剑。
这些,算不算是炼假成真?
这些,同样属于神道体系的课题,是莫成君下面要钻研的方向。
只是,在此之前,有些事情已经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处理了。
好吧,如果说上述的这些,都是九州神道体系磅礴发展下获得的好处,那自然也有坏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