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修杰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东掳战争结束之后,就主动辞去了后勤部部长一职,不过继续以陆军上将的军衔担任军务院的军务大臣,开始退居二线。
承顺十六年,于修杰辞去军务大臣职务,并正式退役,转为预备役。
虽然当时于修杰还是壮年,年纪不过四十几,但是依旧选择了主动退役。
这也是很多开国时期的高级将领们的共同选择……毕竟那个时候可以说已经天下太平了,而持续的对外扩张也有新生代的将领顶上。
他们这一批开国高级将领一方面是容易受到陛下的忌惮,另外一方面也是会挡着后来者的路……
军方的高层职务就那么点,他们这一批开国将领长期霸占着,那么后来者就升不上去……
为了获得善终,保持体面,很多人选择急流勇退,哪怕是正值壮年呢,也会选择乞骸骨。
这一直霸着位置不动弹,哪怕陛下不动他们,那些有野心的属下们也得搞他……或者说陛下会默许那些有野心的下属搞他……
所以这和能力也和年纪没啥关系,而是时间到了就该退居二线,要不然的话很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
能够在统一战争里一路混上来的将领们,自然没几个傻蛋,对这些事情门清的很,所以时间一到很自觉的就退役了。
其中部分会转到政界继续从政,开国早期相当多一批高级文官,其实都是军方将领退役后转任的。
还有部分会跑到宗务府里挂个闲职,继续保持官员的名头,宗务府里的高级职务只有宗室以及贵族才能够担任,普通文官是不能担任的。
还有些则是彻底退出官场,开始享受生活或者是做生意之类的。
于修杰就是在那个时候选择了退役,跑到了宗务府里挂了个闲职开始养老,只不过命也就一般,享福了十几年后到承顺三十年就病亡了。
安定侯的爵位就由其长子于晨林继承。
安定侯这个爵位,能够原爵承袭三代,于晨林这是第二代。
不过于晨林虽然继承了爵位,但是他并不是闲散贵族,也不是从军……相反,于晨林继承爵位之前就已经通过入仕,继承爵位之前就已经是某地的正四品知府了。
继承爵位后没几年,也就是承顺三十三年,他就调任北美巡抚担任参政一职,从三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