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说书人前辈的遗泽(1 / 1)

梁山白衣 逆旅夜雪 1650 字 2022-10-06

(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千层剑戟。濠边鹿角,俱将骸骨攒成;寨内碗瓢,尽使骷髅做就。剥下人皮蒙战鼓,截来头发做缰绳。阻当官军,有无限断头港陌;遮拦盗贼,是许多绝径林峦。鹅卵石叠叠如山,苦竹枪森森如雨。战船来往,一周回埋伏有芦花;深港停藏,四壁下窝盘多草木。断金亭上愁云起,聚义厅前杀气生。断金亭上,一个白衣书生手中拿着一封信,正在踌躇,此信乃是沧州的柴进大官人所写,要这个书生收留一个叫做林冲的逃犯。书生正是水泊梁山的大寨主,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白衣秀士王伦。看着手中的信,王伦脸上又显出一抹苦笑,他本是一个落地秀才,在家乡饱受恶霸欺凌,一怒之下杀了为祸乡里的里正,也因此遭到官府通缉,自己在亡命途中身染风寒,在破庙中被同病相怜杜迁所救。于是自己从此便和杜迁浪迹天涯,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一日自己二人在沧州借助柴家庄,被里面的庄主柴大官人碰上,柴大官人仗义疏财,不但收留自己二人,更在临别时赠给了川资路费。后来,自己和杜迁游离山东,见到这八百里水泊,看出是一处宝地,便在此处安顿下来。如今道君皇帝临朝,大宋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流离失所者不知凡几,自己便收容这些流民,靠自己读书所得,自己便组织这些流民在梁山泊渔耕,而自己也就做了这些百姓的首领,后来又有一个叫做云里金刚宋万的好汉来投,和杜迁做了自己的左右手。虽然生活谈不上富贵,倒也安然逍遥。本想自此自己的人生就此度过,孰料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在有了积蓄后,本着知恩图报之心,将柴大官人的资助连本带利派人归还柴大官人,没想到自此梁山是非不断。自从柴大官人得知自己占据这八百里水泊梁山以后,三天两头的往自己这里送人,都是臭名昭著的江湖败类,自己本不想收留,但是毕竟柴大官人对自己有恩,拒绝的话也实在说不出口,更有杜迁在一旁劝说,自己也就无奈收下,但是这些人不事农桑,游手好闲惯了,整天惹是生非,无奈之下,只好按照柴大官人的指点,将梁山泊建成一个山寨,自己也落草为寇,带着这些喽啰打家劫舍,以此为生。又看了一遍柴大官人的荐书,王伦眉头紧锁沉默不语。这次柴大官人介绍的不是什么杀人越货的大盗,而是得罪了东京高太尉的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这就太棘手了。王伦很清楚自己的斤两,他倒不是怕林冲,而是怕官府。无论哪个朝廷,对自己这种占山为王的草寇都是欲除之而后快的,为此,自己一直尽可能不做的太过分,也不扩大山寨的势力。因为自己的山寨有水泊天堑的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官军想来讨伐,数量少了不行,数量多了成本太高。如果自己不太过分,官军不会大规模绞杀,自己就可以在夹缝中生存下去,但是真的惹恼官府,让朝廷不计成本的来打,自己的山寨灭门大祸就在眼前。如果林冲只是个普通的逃犯,自己收留了也就收留了,他在外面犯的案子山寨也就替他接下来,但这个林冲不同,他得罪的是东京的高太尉,这个梁子自己的梁山泊实在接不起啊。但是这柴大官人的面子,自己又不好不给,这却如何是好?就在王伦左右为难的时候,一条大汉顺着山路跑上了断金亭。“哥哥,以往柴大官人来信荐人,你都是立时应允,为何今日却只字未提,只是一味的劝那林冲喝酒吃肉?”来人正是王伦最信任的兄弟,摸着天杜迁。王伦看着自己这个兄弟,勉强笑道:“兄弟,你如何看这林冲之事?”杜迁大大咧咧的道:“我有啥看法,柴大官人对咱们兄弟有恩,既然他让这林冲来投,咱们收了就是,他又是东京的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来到山上也给咱们添了一大助力,岂不美哉?”王伦一笑,并未作答,此时外面风雪更大,王伦裹了裹大氅,缓步走出断金亭,仰面看着漫天风雪沉默不语。杜迁不明所以,跟着王伦走到亭外,忽然杜迁叫道:“哥哥,你看那是什么?”王伦此时正在沉思,杜迁的话让他一愣,还未反应过来,一个黑影已经撞在他的头上,将他头上的暖帽撞飞出去,王伦措不及防之下,脚下一滑一脚蹬空,在杜迁的京郊中,顺着山路滚落了下去。王伦顺着山坡滚了不知多久,最终被一块巨石挡住了下滚之势,巨大的冲击力让王伦瞬间昏厥过去。夜色渐浓,整个蓼儿洼渐渐归于宁静。除了不知停歇的北风依旧强劲的刮着,山前关后再也没有人声,就连巡夜的喽啰都不再出来,只是畏缩在厚厚的被窝中躲懒避寒。一盏孤灯发出的黯淡烛光,从后山一间石屋的窗户缝中遛了出来,屋内木炭燃烧时所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给这个陷入沉睡的夜晚增添了一丝微弱的人气。此时,躺在床上的王伦已经悠悠醒转,只是感觉后脑的湿意与周身密密麻麻的火辣辣刺痛感瞬间就让他思绪集中。随着全身的剧痛,他亦渐渐的回过神来,想起了他为何出现在这里的的缘由。看来为了林冲之事,我确实是有些心力交瘁了,居然失足掉下山,好在我命不该绝,王伦想用力让自己坐起来,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我的心腹在哪里?!”我为什么会想到这句没头没尾的话?不,不对……那林冲不是来投奔我的,而是来杀我的,还就是在那断金亭中,而且他不但杀了我,还要毁我尸身,将我的人头砍下。正要挣扎这起来检查一下身体,陡然间王伦脑海中骤然生出了这样的一个奇异念头,让他急迫的心情都为之一滞。我怎么会知道这些?下一刻,不待王伦多想,狂潮般的记忆已在他的脑海中开始涌动。……宣和遗事……林冲……一百零八将……晁盖……宋江……“哦,是这样吗?”许久,王伦才回神来,他并没有睁开眼睛,面皮也没有丝毫的动容,甚至于连眼角都没有抽搐一下,但不知为何,他的面上就好似平添几分沧桑,亦多了几分愤恨。他闭目凝神,仔细的感觉着自己脑海中的变化,再仔细去感知脑海中忽然涌进来的那些记忆。王伦可以肯定这些记忆不属于自己,却是属于一位前辈的,而那位前辈的遭遇,却是让王伦亦不由为之摇头。原来,那位前辈是一位数十年后的临安城的说书人,但是他说的不是才子佳人,更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刀光剑影快意恩仇。当时华夏沦丧神州陆沉,中原大地沦陷于异族铁蹄之下,这位前辈将这段历史编写成一本叫做《宣和遗事》的书,并每日在酒馆茶肆之中宣讲。等等,宣和?现在只是政和七年。哦,宣和是道君皇帝三年后的年号。不错,这位前辈是数十年后的人,他虽然位卑,但却忧国忧民,在书成之日,呕血而死,因为怨念太深,这位前辈的一丝执念不知为何游荡到数十年前的梁山泊,而自己又恰恰在那个时候跌落山坡,故此吸收了这位前辈的执念,同时也就融合了这位前辈的记忆。从外面看,王伦没有任何变化,但在他的脑海中,王伦却在迅速的吸收着说书人前辈的记忆,从徽宗登基宠信高球、蔡京、童贯,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晁天王智取生辰纲、断金亭林冲杀王论,最后再到梁山灭亡靖康之耻,王伦不敢睁眼,只是在如饥似渴的吸收着这一切的记忆。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