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老郑头。”“王二妞?”熟人见面,倒也没有分外眼红。“你是来找这个小伙子看病的?”王大娘努嘴。见到是同村的人,郑禾便笑着走了进来,“是啊,小秦医生给我开了几副药,吃完后身体好了不少,现在是能吃能睡,也不咳嗽了。”“你不是癌症吗?”王大娘不理解。村里人都说了老郑头已经被医院给判死刑,基本上活不了几年。可眼下,她也的确感觉老郑头起色比之前好了不少。“运气好,碰上了小秦医生,让我能多活几年。”郑禾嘿嘿一笑。秦风随即解释道,“王大娘,能治好郑老也是侥幸,我祖上有个方子正好对症,这可不是我的本事。”“那长福呢?”王大娘瞥了眼秦风,又看向郑禾。“也是多亏了小秦医生。”郑禾笑道。秦风打着哈哈,“都是祖上的方子见效。”王大娘斜眼道,“小伙子,那你还骗我说是你们院长治的?”秦风尴尬一笑,“这不是怕您几位误会么,万一都相信是我,而我又没这个本事,岂不是误事嘛!”尽管秦风解释了,但王大娘依旧不信。因为秦风有前科。再说了,哪能这么巧,老郑头和长福都患有绝症,这个秦风祖上正好都有方子可以治?农村老太太是没文化,可不代表她傻啊!不过她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秦风明明能治,却不肯承认呢?“算了,老婆子我也不多嘴,只要你能把我治好就行。”王大娘也懒得管秦风说没说谎了。“你啊就放心吧,有小秦医生在,只要没死就能治。”郑禾笑道。“郑老,您当我神仙啊。”秦风无奈一笑。“呵呵呵,玩笑话玩笑话。”郑禾道。其实在郑禾眼里,秦风现在就跟活神仙没什么区别。他找了那么多的医生看,唯独秦风开的药让他一下子就找回了年轻时候的感觉。在这之前,他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每天精神不振,身上也说不出的疼。经历了那段时间的折磨,如今的他才知道身体好是件多好的事。“既然您来了,那就坐过来,我给您把把脉。”秦风道。“好嘞。”郑禾道。尽管方子不是秦风开的,但这段时间对郑禾的复诊,也让秦风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在把脉的时候,他也隐约能感觉到癌症病人体内的气血究竟是个什么状态。而经过张道长开的方子调理后,秦风也逐步了解到了郑禾恢复的情况。这对于秦风以后面对此类癌症,无疑是宝贵的经验。“恢复的不错,尤其是肝脏,比之前来的时候好多了,脾胃也增强了不少,最近是不是吃的多了,身上的力气也足了?”秦风问。郑禾笑道,“是啊,现在下地干活都行,不过干久了还是会有点疼。”“这是肯定的,肺主行气,您干活要是力气使大了,那肯定得喘,一喘这胸口肯定会疼,您现在都还没好,这方面一定得注意。现在肺部的癌细胞已经没有恶化和转移了,之前给您开的药,还得加点附子和干姜,这样效果应该会更好。”秦风道。这就是中医难复制的一点,西医治病讲究的是疗程,同一個药要吃好几个疗程才行。而中医则会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来及时的对药方进行加减,以确保在病人当前的症状下,选用剂量最合适的方子,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所以,中医的药方时很难批量生产的,它是因人因时来进行调整,这也就决定了资本如果想要控制中药,便只能控制原材料的价格。你想控制药方?对不起。方子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也就造成了如今的药材虽然比曾经贵了很多,但仍然比西药便宜很多。“小秦医生,我把长福的医药费带来了,虽说他不肯要我的钱,但在他还不能下地干活之前,这钱我就先垫着,你别告诉他。”郑禾道。“行,我保密。”秦风笑道。一旁的王大娘不禁开口,“老郑头,村里那么多人说你闲话你不知道啊,还在那忙前忙后,又是出力又是送钱,当初听我的把慧娘给娶了,哪这么多风言风语?”“年轻的时候谁都不怕,到老了反倒一根筋,真不知道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面对王大娘的指责,郑禾也不生气,“你就当我老糊涂了吧。”秦风见王大娘似乎还要数落郑禾,立刻制止道,“大娘,您脸上还有针,别说话,万一针掉了就没效果了。”听到这话,王大娘赶忙将要说的话憋了回去。其实就算王大娘在这里跳舞,身上的针也不会掉。不过门诊室嘛,总不能变得跟菜市场一样,王大娘嗓门又大,说话跟吵架似的,一直这么讲下去,人家还以为病人跟医生吵起来了呢。门诊室安静下来,秦风也很快将修改过的方子写下。这次秦风没有去询问张道长,一来是张道长也不清楚郑禾的恢复情况。自己的脉诊也只能大差不差地感觉到郑禾的变化,想要用口述讲出来,多少有些困难。二嘛,改方子也不难,难的是开第一个方子。有了基础再做修改,以秦风现在的水平足够了。郑禾拿到新的药方,便离开门诊室,跑到药房去拿药。“伱这方子是不是写错了,生附子40g!?谁写的?”柳娴皱眉看着郑禾递过来的药方。“小秦医生开的,有什么问题吗?”郑禾道。“你等会,我去趟门诊室。”柳娴说完,便走出药房。不多时,她便来到了门诊室,作为护士长,她待的最多的位置就是办公室和病房,门诊室来的相对较少。不过秦风坐诊的事,她也早就听说了。叩叩叩。“秦风。”柳娴站在门口敲了敲门。秦风一抬头,“护士长,有事吗?”柳娴上前,把药方递给秦风,“生附子40g,这是你开的药方?”秦风还以为药方有问题,又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没有任何错误的地方后,便好奇地问,“护士长,药方没问题啊。”柳娴皱眉道,“你一个上京中医大学的学生,不知道国家药典规定了生附子做多只能开到15g吗?”秦风一怔。自己怎么忘了这茬。但规定是规定,生附子用量如果太低的话,对一些急症重症根本没有效果。别说40g了,有些医生在治疗危重症的病人时,甚至开到了120g。像肺癌这种病,用15g的生附子,那还不如不吃药,因为剂量太小,整个方子都没效果。“护士长,通融通融,上次我就开的30g,病人吃了恢复的很好,而且有干姜在里面,生附子的毒性已经中和了,没事的。”秦风解释道。柳娴冷着脸,“那不行,规定就是规定,万一领导来查我们的用药发现生附子用多了,这个责任谁负?”药房是她在管,真要出了事,她的责任可不小。秦风有些无奈,这破药典当初定的时候,为什么要交给西医。光是看成分有毒就限定剂量,完全不考虑方子组合可以中和毒性的概念,搞得很多病医生明明可以治,但就是不敢开出超出药典规定剂量的方子。不查肯定没事,一旦查了,那么处分是免不了的。这也是为什么柳娴态度如此强硬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