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樊梨花(1 / 1)

(“哥,你的面来了!”小樊将一碗面端在他的桌子上。“谢了,小妹儿!”王明江笑呵呵地说,肚子确实饿了。当看到眼前这一碗面的时候,他有点惊呆了!这是他花了5角钱和粮票买的面吗?这确实是一碗面,不过太大了,是大海碗装的,怎么说呢,我们平常吃面的碗容积是250毫升,大碗是400毫升,大海碗是600毫升。眼前这一碗面大概有面条三两多,还有一个鸡蛋和两片扣肉,那肉汤里也有不少肉丁。早就听说,在八十年代要是有个食堂的朋友,走到哪里都会有面子。说这话的古人果然诚不欺我。王明江顿时就觉得,樊梨花这个小朋友是一定要交上的。刚才她喊自己哥了,而不是同志,这说明她也有这个意思?好在自己聪明及时,说了一句小妹儿,看上去挺和谐的。樊梨花满脸笑容,将手中的辫子向脑后一甩,“那啥,哥,你慢慢吃,有啥需要告诉小妹儿一声。”“梨花,这是不是太多了,要不要分你一些,咱们一起吃?”“不用,哥,你就放心吃,咱就是干食堂的,谁家还没个亲朋好友不是。”“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对了,给你找点糖醋和咸菜去。”樊梨花一甩辫子又去后厨了。不一会儿,王明江面前就放了一头糖蒜,一碟子咸菜,现在看起来这些东西太好搞了,那个时代可是特殊的,不太好搞,尤其是糖蒜,需要用到白糖,这就是奢侈品了。“哥,你叫啥名儿,我爸都问我了,我瞎编的,说你叫丁三。”樊梨花送糖蒜的时候低声问道。“我叫王明江,是县公安局的,你就叫我明江哥。”“咦,明江哥,你这个名字真好听。我得告诉我爸去。”樊梨花一甩辫子又走了。她这个甩辫子的动作,让王明江记忆深刻。他一边吃着饭,一边留意其他几桌的人。左边那桌显然不是,谈论的都是车间上的事情,什么技术交流,穿的衣服一看也是本地厂子的人,他首先把这桌排除了。另外一桌距离的远了一点儿,是三男两女,身边很有公文包,说话也是外地口音,这个应该多跟一跟,王明江心道。当他把注意力放在这桌人身上的时候。这时候,大门口又走进来三个人。为首的那个有点意思,爆炸头,穿灰色西装打领带,留着八字胡须,身高在一米七左右。年纪大概三十岁左右,不过也有可能是二十七八多,他看不太准。这种打扮叫时尚,是刚刚改开之后的时髦,从港台那边过来的流行风。爆炸头左边是一个穿杏黄色连衣裙的女人,大概有三十多岁了,显得很世故,这个打扮也很时髦,在大家都是蓝色为主的色调里,她已经很超前了,头发也是打理过的,很飘逸。右边是一个戴着宽边眼镜的中年男子,眼镜的宽带可以遮住半张脸了,穿着夹克装,提着公文包,显得很正规。不过,这三个人的时尚打扮,绝对引领了汴城县的潮流。一看就是南方过来的,南方风来满眼春,那个时候北方人都觉得南方人生活在天堂里似的。“靓女。”小胡子对樊梨花招手道。“弄啥嘞?”樊梨花不知所以。但也看出来叫她,便走了过去。“靓女,你店里的菜单拿来看一下。”“啥菜单,你们吃不吃饭,不吃就走。”樊梨花的态度那是相当的傲人,一点儿也没把他们当回事。小胡子只好无奈地耸耸肩膀,“你们这里的人啊,真是太不讲礼貌了,我是问你美女,有没有菜单,我好点菜啊?”“美什么美女,你们全家都是美国的女人,都要被人民打到的。”樊梨花对美女的称呼不太感冒。“这泼辣劲儿,有味道。”王明江看着眼前的一切,暗自道。“好吧,惹不起你,有什么菜给我们炒几个上来,钱粮票都有的是。”小胡子将兜里的钱和粮票掏出来一大摞,确实不少,但炫耀为时尚早,这里的人还不太在意有多少钱能干啥。“中午不炒菜,要吃就是包子面条,不吃就走人。”樊梨花不客气地说。“好吧,就一人来一碗面条。”小胡子想发作,被夹克衫拦住了。笑呵呵地对樊梨花说。“两块钱和粮票。”小胡子不再说话,满脸的不高兴,交了钱和粮票。王明江放慢了吃饭的速度,竖起耳朵来,听着他们要聊一些什么。不一会儿,饭端了上来。三个人埋头吃饭,吃得很香甜,看来是饿了。不过,也没听到他们聊什么内容,就顾着吸溜面条了。吃完饭,三个人各自掏出手绢擦了擦嘴唇,走了。王明江白高兴了一场。啥线索也没有捞到一根。不过,汴河饭店吃饭的人中,也就是这一桌太奇怪了,听口音是南方人来中原地区干什么?于是,等他们走出去后,他也跟着佯装吃完饭,一路跟了过去,看看他们下一站是去哪里。“明江哥,记得下次来啊。”临走的时候,樊梨花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和刚才对那几个人的态度判若两人,服务员果然是干久了就失去了耐心。“梨花小妹儿,过两天我再过来,你可要在啊。”他说道。心里已经有了别的主意,不过这个时候太忙,这个主意需要忙过去以后在施行。“我周末休息一天,其他时间都在,你不要周日来就行。”“好勒,我记住了。”他挥挥手走了出去。樊梨花一直送到门口,等他走好远了,还在目送。她这样的行动,惹得饭店里的人都反对了,大家都觉得她今天太反常了。如果是刚才和南方人斗智斗勇是正常,那对王明江的态度,大家都觉得反常地受不了。没想到这个泼辣的女孩还很有温柔的一面。今天可算是见到了。王明江走出饭店,隔着三四百米的距离,一路跟着几个南方口音的人往西走。三个人走得很匆忙,似乎刚才吃面吃得不开心,都默默无闻,也没有个话。等走了一公里的时候,他们在一家旅店门口停了下来。王明江一看,原来是重机厂国营旅社。这是他爸单位的旅社。重机厂确实有业务经常和南方人打交道,来这里谈业务住店也是正常的。那一瞬间,他不觉有点泄气。难道就是来谈业务的人。想想也是,教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就被他发现的。那就不叫教授了。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