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和崔初枕两人从瘦西湖的北门进来,经过新扬桥之后,就来到石壁流淙这个景区了。这里原来是清代大盐商徐士业的别墅,园子内有亭台楼阁,假山瀑布、繁花绿柳,十分漂亮。乾隆来这里旅游,见这里的景色十分漂亮,于是,给它起了个名字:“水竹居”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指出《红楼梦》中最主要景点怡红院就是以扬州水竹居作为蓝本的。石壁流淙这里的建筑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水汇聚在这里,由高向低冲击,形成瀑布,下落快如风,声响像是雷鸣,临水时,水花向四面飞溅,颇为壮观。这个别墅三面环水,有小桥相连接。两人正在小桥上,感到心旷神怡。李长青和崔初枕走过小桥之后,到了一座二层阁楼下,一个衣着朴素,身材欣长,面容俊朗的男子在阁楼上弹琴。琴声硬涩,深沉中带着一丝刻板,让人乍一听觉得不怎么样。但越听越觉得很有韵味。崔初枕对李长青问道:“李长青,你知道阁楼上男子弹的这一首曲子吗!”李长青说道:“这一首琴曲叫做《客清》,很少有人了解,会弹这一瘦曲子的人就更少了!”台上男子听到李长清的话之后,面露一丝惊讶之色,继续谈钱。崔初枕开口道:“古琴这种东西,本就是不是大众化的乐器,你说的《客清》这一首曲子很少有人了解,会弹的人更少、这就有点知音少,断弦有谁听的意味了!”李长青由衷道:“崔姑娘,你说的对,古琴孤傲,本就是不一件俗气的乐器,内心庸俗的人去弹,那就附庸风雅了!”崔初枕看着阁楼上的男子,觉得此情此景很有意境,呢喃开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不了别人的梦!”阁楼上的男子停止弹琴,冲崔初枕喊道:“姑娘,这是大白天,哪里有什么明月,哪里有那么浪漫,我看两位是风雅之人,你们上来吧,我请你们喝茶!”崔初枕对李长青道:“李长青,咱们走吧!”“去!”李长清说了一句,朝阁楼上走去。崔初枕微微一笑,跟在李长清身后。不一会,两人上到了阁楼上。面容俊朗男子见李长青和崔初枕上来了,从座位上起身,对他道:“在下徐泰,琴友能听懂我这一曲《客清》,真是不简单呀!”李长清淡然道:“我从小到大弹琴,自然懂得,恕我直言,你弹得这一首客清有些刻板,这琴曲洒脱的感觉没弹出来!”徐泰由衷:“琴友说的不错,我一首曲子,弹来弹去,总觉得差强人意,琴友可否听一听,我弹的差在了哪里!”“身处阁楼之上,良辰美景,我倒是可以弹上一曲!”李长青走到放着一张琴的桌子后,坐在了椅子上,弹奏了起来。一时间,悠扬、清旷的声音传了出来。徐泰听到李长青的琴声,面露震惊之色,情不自禁道:“好琴技呀!”崔初枕从李长青的琴声中,感觉出了一种陈旧的感觉,觉得他这一首曲子在诉说着一种经历,一个故事。不知怎的,她的脑海中不由想起了以前看话剧雷雨中的一个片段。鲁侍萍我姓鲁。周朴园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鲁侍萍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周朴园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鲁侍萍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徐泰听着李长青的琴声,被其古意感染,想到了袁天罡和李淳风走马灯喝茶的一幕。一盏茶,一卷书,一亩良田,一头耕牛,一间草屋,两位挚友。而今盛世终于得以绵延,袁兄,请。请,请!好也几言,歹也几言。布衣得暖胜似眠,新也可穿,旧也可穿。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想香甜,晚也香甜。夜归挚友话灯前,今也谈谈,古也谈谈。一觉睡到日三杆,不是神仙,胜似神仙。……李长青弹琴,觉得客清这一首曲子,古典,怀旧、很附和自己在斫琴这一行业上的心境。今人弹古曲,在怀古的同时,也寄托着自己的情感。无数次的撩拨琴弦,总有一下与古人的心意相通。李长青弹奏到琴曲荡气回肠的高潮部分,用古韵十足的歌声唱道:“启笔难休缘一世知己难求,翎扇轻拨自古少年醉风流,赠君相惜折梅寄友香盈袖,予我一曲吟春秋是非情仇拂在身后,百世相守一-生一梦一杯酒,里弦听奏笑叹何事苦淹留,清波吹皱物已昨非人依旧……”崔初枕听着李长青的歌声,感觉自己仿佛步入了文人雅士聚集的古代,人们竹林小聚,流觞曲水,吟诗作对,好不快意风流。崔初枕从琴曲中,听出了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也十年灯这一句话,感受到了这一首曲子在经历人生浮沉后的快意和洒脱。过了一会。李长青弹完了一曲客清,对依旧沉浸在琴曲意境中的徐泰道:“周泰,你请我和崔姑娘喝茶,半天了,我连个茶的影子也没见到!”“我这就去沏茶,两位随我来吧!”周泰回过神来,对李长青十分敬重的说了一句,面露笑意,朝二楼的茶室走去。李长青从座位上起身,和崔初枕一同跟在了周泰身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