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具白骨,真的是刘夫子么?苏云笙惊疑不定的注视着白骨,他举着火把上前,桌上的棋局还未分出胜负,琢磨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放弃,转头去看看别处有没有什么可发现的。石室漆黑,只有苏云笙手里的火把勉强能照亮这小小的空间,再往远,他就看不清了。所以,他也不知道石室究竟有多大。“如果真是刘夫子的话……”苏云笙沉吟,他心里有一个疑问始终得不到解决,为何一个如此实力的绝世高手,会选择在这种偏僻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手里拿着火把,苏云笙走到白骨身旁,这时他才看见,白骨旁放着一本玉书。玉书?就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一般,苏云笙快步上前,弯腰拿起了玉书。嗯,手感温软,摸上去光滑,想来也是一块难得的宝玉。“老前辈,晚辈无意冒犯,还望老前辈莫要动怒……”苏云笙躬身,虽然面前只是一句白骨,但苏云笙还是给了应有的尊重,对一个绝世高手应有的尊重。拿起玉书,他将火把凑近,翻开了第一页。八个大字就映入眼帘。“天地万物,合乎道理”。“吾刘夫子,自修棋道以来,历经七十一载,终得大道,一夜顿悟,白日飞升”。寥寥数十字,却有一种超然世外的大气魄。果然是刘夫子!苏云笙呼吸一窒,不禁狂喜。七国之乱时期的陆地神仙本就不多,刘夫子更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苏云笙对他的印象深刻的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听师父讲那些陆地神仙的故事,师父和他提到次数最多的,就是刘夫子。古往今来,唯一一位参悟棋道,白日飞升的陆地神仙!苏云笙翻开第二页,继续往后看。“吾三岁即随吾父学习棋道,一生痴迷于棋,悟道之前,与人博弈一万八千局,无一败绩”。文字里充满了自豪,身为“棋仙”的刘夫子,自从下棋以来,没有一例败绩,这是史书中明确记载过的。他确实应该自豪。“棋如人生,人生如棋。吾而立之年,已初窥棋道,与国手洛三吾一战,用时三天,三吾自愧不如,遂俯首认输”。“耳顺之年,吾观天象,七日不食,蓦然回首,虽隆冬腊月,然山谷百花绽开,天地同庆,吾白日飞升”。大雪纷飞的时节,只因有人白日飞升,天地便为其改色。难以想象,陆地神仙境界的绝世高手到底有多么恐怖……苏云笙咽了口唾沫,师父曾经出手过一次,那一次,将一条百丈高的山脉拦腰斩断,断口处整齐光滑。而师父和自己说过,若是有陆地神仙对他出手,他绝对撑不过三个回合。这是本源层次的碾压。苏云笙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大雪纷飞,一位白衣白发的老者盘膝坐于雪地,漫天的大雪将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冬装,但奇怪的是,老者的身上整洁干净,没有一片雪花落在他的衣服上。动与静将世界分成了鲜明的两层。不知过了多久,老者闭合的双眼缓缓睁开,霎时间,大雪不再洒落,地上的积雪以极快的速度消融,蒸发,原本枯萎了的花草树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这一切,不过十个呼吸。等到老者站起身时,满山鲜花盛开,春日重现。整个世界的光彩,仿佛只为了他一人出现,他站立,却如谪仙。…………这就是苏云笙想象中的刘夫子。他继续翻到第四页,读了下去。“韩庄王三十年,吾于函谷关,抵挡秦十万虎狼之师,此一战,秦无力东出”。“自此,吾之名,响彻七国”。“然,世俗之浮华,非吾所想,吾所念。吾不忍出淤泥而染之,遂隐居于此,与山水为伴”。“吾之一生所学,尽在于此”。“若有后人得吾此书,当承吾之情。另,勿动吾之骸骨,切记,切记……”“韩,刘夫子”。写到这里,刘夫子的话就说完了。后面的内容,则是刘夫子毕生所学,如今此书落在苏云笙手里,他已是承了刘夫子天大的人情。苏云笙站在原地,心情复杂。喜忧参半,喜的是,他这次因祸得福,得到了陆地神仙刘夫子的真传。忧的是,他欠了刘夫子一个天大的人情。自古人情最难还,虽说刘夫子已经仙逝了千年之久,但正是这样,他才会感觉棘手。因果因果,今日呈人因,他日还人果。“刘前辈,晚生谢过……”他朝着刘夫子深深鞠了一躬,刘夫子在玉书中交代过,不要动他的骸骨,苏云笙便只好作罢,本来他还想将刘夫子入土来着。走出石室,他看着手中的玉书,一阵唏嘘。这叫什么?这叫因祸得福。“难道我就是小说中的男主角?险象环生,掉下悬崖,获得机缘……”他摸着下巴,有些美滋滋。然后,兴奋的翻开了后面的书页。要是有那个条件的话,他一定要沐浴更衣,用最虔城的态度来阅读此书。但现在,他只能说声抱歉。看了一页,两页,三页……苏云笙渐渐沉默。刘夫子留下的这本玉书,的确是他的毕生所学,若是将其完全领悟,至少也能成为一个棋道的大师。甚至是大秦的国手。没错,这本书,写的就是刘夫子对于棋道的感悟。但问题是,苏云笙他看不懂啊。他在棋道上面完全是一个门外汉,看这上面的东西……一头雾水。嗯,刘夫子是以棋入道,白日飞升。上面的内容,全都是与棋道相关的,至于武道,只字未提。抬头望天,苏云笙此刻的心情就如同是一个普通人中了五千万大奖,但等到了领奖的时候才知道,他中的是五千万古代纸钱。放在古代,他就是一步登天,可放在当代,几乎无用……如果你得到的机缘和你没有半点关系,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