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姑娘,贫道观你印堂发暗,气色如火,恐怕接下来几天有血光之灾啊,贫道这里有一法子,可渡你平安……”龙王庙外,向前几百里摆着算命摊子,灰白头发,老旧补丁的道袍,背着一把褪色的桃木剑,仍不死心的想要挽回一脸嫌弃厌恶的少妇。“你还别不信,贫道方才在你路过时,掐指一算,又将有血光之灾,到时必将下腹肿胀如针扎,腰酸背痛,双腿酸软无力,贫道这法子不传他人,姑娘你与贫道有缘,今儿破个例,只要你跟贫道走一遭,就可帮你消灾。”中年道士趁热打铁,摸着胡须装作世外高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妇人羞愤的直跺脚,胸口跟着晃,冷不丁掏出一把剪刀,“你再说一句,我跟你拼命!”道士被吓得不轻,眼瞅着要跟他拼个你死我活,急忙拱手作罢。妇人逃一般的离开此处。见错过一则生意中年道人唉声叹息,嘴里咕哝,“世道炎凉,人心不古。”不理会他人视线,简单收拾摊位,道人摇一声三清铃,脆音悠悠传开,继续吆喝着,依旧不怎么正经,过往人烟对其避而远之,无人愿意上前算卦看命。此番模样,与那些山上道教中的世外高人差之万里,老道长走后不久,这位中年道人云游至此,并在小镇定居,每日在此处摆摊,平常就是这般不正经,帮人看相摸骨,画符解难勉强度日。人虽不正经,但在算卦抽签上,他却有自己的坚持,每日三卦,卦满即收。不过可惜的是,这些年月,他的每日三卦从未算满。薛安看着不正经的道人,沉思片刻,避开要走。但他又怎么能逃得了中年道人的火眼金睛,道人看准时候,高声道:“这位小哥,你我遇见就是有缘,贫道善心,不如这样,今日贫道就破个例,免费帮你算上一卦,你且看贫道算的准不准,若是不准,小哥自便,若是准了,小哥花些打赏钱,也算是行了今日善事。”薛安此刻停下脚步,眼神古怪道:“你不说是免费吗?怎么又说花钱了?”中年道人扶正道巾,故作深沉且不紧不慢,“这全凭小哥心意,道家有云,佛……吾道可渡有缘人,小哥就是这有缘人啊。”薛安愣神,有些难以置信,这位中年道人嘴上功夫着实了得。“那你说的行善事呢?”薛安问道。“嘿嘿,这行善事嘛……”中年道人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嘿嘿直笑,要多贱有多贱,薛安又怎么不明白他的意思,更加哑然无语。贫苦摊位前,少年落座,与道人对望一眼,手伸向桌上的签筒,又停顿下来。片刻后,薛安随意抽出一根灵签,省去那些繁琐的环节,道:“就这个吧。”中年道人接过灵签,只是一眼,忽而惊叫一声:“哎呀,不得了呀不得了!”他这一声,让路人好奇望来,想知道少年抽中了什么签。少年却显得淡然,静等解卦。谁知中年道人抓耳挠腮,啼笑皆非,“小哥,你这一卦……贫道道行不够,解不了啊,你看,不如这样,贫道也会画些符箓……”众人皆晕。薛安点点头,掏出一两银钱。中年道人见此,提笔画符,一气合成。薛安接过符箓,起身离开摊位。道人收起一两银钱,视线落在那枚灵签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道人将那枚灵签收入袖口内。……薛安来到南镇的一处店铺,门口立着牌坊,典当二字令人醒目,这也是薛安来南镇的目的,他直接走了进去。里面的伙计趴在高台后打着算盘,听到有人进来,微微抬头,随口问了一句当点什么。薛安拿出一块龙凤嵌合的古玉放在台上。伙计拿起来仔细观摩,品着古玉的成色,他的面上有震惊转身即逝,被他隐藏的很好,不动声色道:“最多五两银子。”少年皱了皱眉,“不能多点?”伙计鄙夷一笑,将古玉随手扔在柜台上,一副你爱要不要的样子。最终,薛安以五两银子将古玉当了出去,离开当铺。伙计从柜台伸长脑袋,望着少年离开,激动的拿起那块古玉,用衣袖擦了再擦,生怕自己的手脏了被他刚才当废物的宝贝。“好东西!”伙计颤声,他在这里做这门行当多年,练出一些眼力见,拿着古玉端摩片刻,又笑骂道:“果然是蠢蛋。”少年独自走过连同两镇的古桥,看了一眼清河水,清澈见底,河边还有不少妇女打水,小孩嬉水,充满欢声笑语,少年脸上久违的露出笑容。清河尽头,几条锦鲤从下坡逆流上来,摇摆身子奋力跳过高坡,失败了,调整身躯再次跃出水面,鳞片映射晶莹光泽,不知疲惫。在桥上观望片刻,薛安回到北镇。少年归家,正巧碰到吴姊素双手持刀,在院子里正起劲的剁着肉沫,下刀力猛,案板发出的声音似乎在所说它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虎妞和她的大头父亲坐在门槛边,在大头惊讶中,虎妞把木偶的脑袋拧了下来,发现装不回去了,立马嚎啕大哭。吴姊素瞥了一眼手忙脚乱的父女,叹息一声算是无望了。吴姊素回首看到少年又是另外一副模样,轻柔道:“等会包好饺子,让大头给你送些过去。”“不必麻烦,谢谢。”薛安婉拒。吴姊素倒没多说什么,随口问道:“你来小镇有三年了吧?可还过的好些?”薛安欲言又止,抬头间,视线逐渐虚渺,外面不如小镇三年平淡来的舒适,每日游手好闲却很充实,但时而,他还是会忆起在外面时的风风雨雨,想起几道已经模糊的人影。“挺好的。”少年最后这般回应。吴姊素见此,忽然想起什么,道:“曹铁匠来找过你。”薛安疑惑。吴姊素不知所谓的摇头,“他见你不在家,便匆匆走了。”少年道了声谢。暮落时分,大头还是依照自己婆娘的旨意,给薛安送来一盘饺子。……龙王庙门口,丑姑送走前来祭拜的百姓,虽然一直被人视若不见,但丑姑一直如此。待到最后一人走后,丑姑头戴半边帛纱抬头,扫视了一眼街道,人烟稀少。然而此时,她灵动的眼眸落在一人身上,正是那中年道人。中年道人与她对视,手持平金,摸着短小胡子,眸光有些许的精芒。丑姑单薄身子弱不禁风,吹过一阵风,帛纱掀起,整个人顿时慌乱。中年道人摇头一笑,刚要说话,就在此时,他忽然眼睛一亮,望穿街头而来的两道身影迎面走来。“这位姑娘,贫道观你印堂发黑,恐怕接下来几天有血光之灾,贫道有一法子,可渡你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