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壁的玉板,楚冬青大致地观览了一遍。而那些世族子弟,都有意无意地关注他的举动,他们似乎很在意楚冬青会选择哪种试炼考核,是随波同流,朴实无华呢,还是逆流独行,耀眼夺目呢?至于该选择哪些法术,几日前,他师父便为他分析过了,有些法术是必修的,譬如水火类的法术,关要之时,却能救命。毕竟哪怕是第二境的上境者,也没有彻底辟谷,仍得食人间烟火。这些法术不必太高深,翠玉级别的即可。还有一些应付魔修的法术,也是必修的,譬如应付邪气的龟息术,还有保命的遁术。总而言之,必修的乃是保命之术,其余的,便任凭喜好来选。不过那门白玉法术,则是要慎重挑选,得与自身所修的拔群之术有关的。譬如裴丕所修的是天音功和决云掌,那这门白玉法术,必然得与二者之一有关联,这相当于奠基之术,相当于对自身道的筑基。楚冬青所选的,毋庸置疑是一门剑术。乾字房的弟子选择的法术,类型都差不多,只是同类不术罢了。几经思量,楚冬青尽数抉择好了。六门翠玉法术,它们分别是,星火诀、注水术,龟息术、辟火术、辟水术、传音术。三门绯玉法术,则分别是,凌风步,缚灵咒,牢狱阵。而白玉法术,因为八九剑诀的特殊性,师父为他选了两门,一门是驭剑之法,名为飞羽三变,一门是执剑之术,名为断水流。按理来说,可以逐一修炼,先修炼断水流,去了巽字房,再修炼飞羽三变。钟渔对他要求很高,不为别的,只为那一句“名师出高徒”。楚冬青也不想给师父丢脸,所以他要走他师父一样的路,修炼十一门法术。一般来说,都是先从翠玉法术开始修炼,但楚冬青得在短时间提升实力,只能迎难而上,硬着头皮去参悟飞羽三变。世族子弟见他在参悟飞羽三变的玉板,先是惊愕,然后是愤怒。一来就参悟白玉法术,这简直是目中无人,太嚣张了。难不成他还要如师父一般,以两门白玉法术通过试炼考核?哪怕是裴丕,也有点难以置信,低声问道:“楚师弟,今天已经够嚣张了,不必逞强了,你这一来就参悟白玉法术,吃力不讨好。这修炼得一步一步来,好高骛远,可是要栽跟头的。”生死书之事,至今还只是一个猜测,但却是一个极有很可能发生的猜测。此间之人,除了楚冬青,没有知晓生死书之事。在他们眼里,楚冬青输给卢野也并不丢人,这般装腔作势,最后又输了,无疑更显得自取屈辱。当裴丕听说了生死书之后,随之沉默不语。他心中很气,但却又无可奈何。士族便是一座压在庶族头上的山,这座山不扳倒,庶族难有抬头之日。他希望楚冬青赢过卢野。此心极度强烈,他恨不得楚冬青一天之内,便将这飞羽三变修炼至大成,然后好好教训卢野那个无耻之徒。世族子弟虽觉得楚冬青傲慢,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没有规定说,非要从翠玉法术开始修炼。终究有人忍不住好奇,问道:“你莫不是想以两门白玉法术通过试炼考核?”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汪子坚。楚冬青朝他笑了笑,夸赞道:“汪公子真是聪慧过人!”汪子坚报以冷笑,嘲讽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楚冬青不与之计较,摒弃诸般思绪,潜心参悟法术。之所以先修炼飞羽三变,无非是他的驭物术,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如今需要做的,是将此术当中的每个技巧琢磨透。这个过程,便如将一团乱如麻的绳结,逐一理清楚,并将其解开,当彻底解开时,他便通透了。飞羽三变顾名思义,是有三种变化。第一变需操纵五柄飞剑,第二变则是七柄,第三边则是九柄。人之心力有限,同时操控五柄飞剑,无疑是一件很难的事,哪怕是楚冬青这些年,一直有意训练一心多用,也不敢说运用自如。而道法便是弥补人之缺陷,让人力所能及,这便是法之所在。飞羽三变,其要点尽在那个变字上。一出手便是五柄飞剑,其威力自然弱了许多,还远不如两柄来得实在。这其实是障眼法,真正有威力的,只是两柄飞剑,它们隐匿藏于五柄飞剑当中,互相变化,迷惑敌人,然后杀其措手不敌。当然,敌人若能将五柄飞剑尽数挡下,那不管怎么变化都没用,彼此的实力差距就很悬殊了。那就得试一试第二变,第三变了。时光如白马过隙,午时的钟声响起,惊醒了众人。当然,有少许沉溺于悟道当中,对钟声充耳不闻。悟道之艰难,更多的是毫无头绪,楚冬青一上午的光景,也就稍有领悟。太玄宫之大,膳食之所便有数座,只要有钱,外头能吃到,这不说应有尽有,但也十有八九。裴丕自从来了京城,便吃遍了大街小巷的美味佳肴,所以他自诩美食百晓生。他成为太玄宫弟子没多久,但哪家食馆有哪些招牌菜,他却了然有胸。此番,他执意要请客做东,邀请楚冬青与虞泽葵去午膳,展现一下他美食百晓生的风采。三碟馆是太玄宫最为人称道的食馆,每道菜都别有风味,色香味俱全,令人馋涎欲滴。只不过,三碟馆没人只能点三道菜,且每道菜的分量极少,只有一小碟,勉强够一个人吃,但是每道菜都极贵,不是富贵子弟,可舍不得来此用膳。所以这也成了士族子弟专属的聚集之地。那些年长的弟子,望着楚冬青的眼神,无不泛有异色,其中不少人,年少时被楚常青揍过。楚氏兄弟俩长得相差无几,一些怀恨于心之辈,见到楚冬青,自是恨从中来。但恨又能如何?只能空咬牙罢了,他们年长楚冬青太多了,贸然欺负,只会落人口舌,既丢人又难看。楚冬青见状,全然无动于衷。三碟馆并没有雅间,只有堂食,诸人皆是与交好的师兄弟同席而坐。楚冬青不想虞师兄一起受累,便不打算将段天意的事,告知于他。谁曾想,这事却成了诸人饭前谈资,一时间人尽皆知。虞垣衣坐在此间,自是有所耳闻,饶有兴致望着二人,嗤笑道:“瞧你俩闭口不提的模样,想来是不想让我知晓此事?”裴丕狡辩道:“嘿嘿,虞师兄说笑了,我俩正打算与你说呢!”楚冬青则耿直道:“师兄于我有恩,我不想连累师兄!”虞垣衣听罢,冷声道:“连累?你可听闻阮裕焚车的故事?”楚冬青茫然点头,不明所以。裴丕好奇道:“阮裕是谁,他烧车干嘛?”楚冬青沉吟道:“阮裕是个好车之人,有一辆非常好的车,只要有人向他借车,他都欣然借之,有个人因为母亲送葬,需要用车,心里想借,却又不敢,怕脏了阮裕的好车。阮裕听闻此事后,叹息道‘我有车,别人不敢借,我要这车何用’,于是,将车给烧了。”“你与那借车之人有何其别?”虞垣衣不悦道,“我为人好义行侠,愿解人之燃眉,是故刻苦修行。”“而今,你却有意隐瞒难事,只因怕连累于我,那你这是置我之为人于何地?我修这一身修为,又有何用?倒不如学阮裕一般,将其废之!还是说,你要师兄当那道貌岸然之人?”楚冬青摇头道:“师弟知错了!”“你心思细腻是好事,但不该这般拘泥小节!”虞垣衣沉声道,“回去时,我与你俩一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