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蒙哥身死。有人喊道:“放箭,杀了他们……”多数人手脚颤抖。哪里还有射箭的能力?少数人射出了利箭。却见扬过和耶律齐他们。闪身迎了上去,把利箭给抓在手中。反手就把利箭给甩了出去。“啊……”惨叫声响起。射出利箭的弓箭手,反而被自己射出和利箭给杀死掉。李剑风和沐剑屏两人曲指连弹。潇湘子和尹克西等蒙古高手。连闪避的机会都没有,就死在了李剑风他们的手上。眼看将要血流成河。忽然有人大喊道:“住手,我们归顺龙汉军。”李剑风看向开口之人:“你是谁?”“孛儿只斤-忽必烈,愿意归顺龙汉军,请各位住手……”李剑风看着这位蒙古汉子。原来他就是忽必烈。忽必烈是蒙哥的亲弟弟。论雄才大略方面,忽必烈比蒙哥还要更胜一筹。正是看出了李剑风他们,强大到了非是人力可敌的程度。忽必烈才会果地断归顺于龙汉军。有忽必烈带头归顺。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一道道命令发出去。蒙古大军开始有序地撤离,一半左右的大军退回草原上去。剩下的一半大军,则在关内配合龙汉军。在接收各地的城池的同时。也对各地的利益集团展开了清洗。打土豪分田地,杀劣绅顺便发一波小财。龙汉军加上蒙古铁骑。所到之处无人能抗。忽必烈和一众蒙古高层,在清理各地利益集团的过程中。才发现那些世家大族,寺院道观和各种利益集团,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好富有。此时忽必烈他们才慢慢反应过来,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极力要施行包税制。而反对施行包税制的大臣,比如耶律齐的父亲耶律楚材。就是因为反对包税制,而被别人联手坑死掉的……同时忽必烈他们也明白过来,龙汉军对原有的各种利益集团,为何会下手那么狠!……接下来李剑风就比较忙了。把在鹿鼎记世界,还有倚天世界时。如何攻略世界的战略,以及如何治理整个天下。还有科技文明和武道文明并存,以及其它用得上的书籍。全都交给了扬过和耶律齐。两人在处理各种事务的同时,还要抽时间不断的看书学习。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扬过只好去请教李剑风。因此,李剑风也是比较忙的。不但要教导扬过他们,还得帮他们处理一些大事。比如工匠营。李剑风取出蒸汽机和火车头来。把那些工匠给吓懵了,以为是什么钢铁怪物。李剑风亲自上阵,给工匠营的大匠们。亲自讲解,并操作给他们看。还要面对回答不完的问题……看李剑风每天忙个不停。沐剑屏和周芷若也一起帮忙。两人虽然对科技方面不精通,却见过实物并知道作用。多少能帮李剑风分担一点。为了更快的收集气运点,李剑风也是拼了…………北方发生的剧变。引得南宋朝廷很是不安。这龙汉军也太生猛了,连蒙古大军都归顺了龙汉军。让南宋朝廷的皇帝和文武百官。怎么能够不担心呢?等到龙汉军稳定了北方之后,带着蒙古铁骑一起挥师南下的话。南宋朝廷拿什么去抵挡?幸好、龙汉军暂时没有南下的意思。可是南宋朝廷的文武百官。却是感觉头上随时悬着一把刀。这个时候的南宋朝廷,又想起了郭靖夫妇。以及郭靖夫妇组建的武者兵团。可是郭靖夫妇和他们组建的武者兵团,对南宋朝廷太过失望了。已经在原来属于西夏的地盘上。从蒙古人的手中,抢下了一大片地盘。并且除了武者兵团之外,郭靖夫妇还组建了骑兵和步兵。郭靖夫妇已经算是一方军阀了。而这次南宋朝廷所面对的,并不是纯粹的异族入侵。那是以龙汉军为主导的大军。面对南宋朝廷的示好和招安之急。郭靖他们根本没有搭理南宋朝廷。反而是趁着龙汉军前去接收之前。又从蒙古人的手中多抢到了几个州府。不断壮大着他们的实力…………李剑风他们在北京---大都被李剑风更名为北京。呆了有半年多的时间。看龙汉军的一切,都慢慢地走上了正轨。李剑风准备带着沐剑屏和周芷若,去看一看逍遥派,天山缥缈峰上的灵鹫宫。还有曼陀山庄的琅嬛福地,如今还在不在。神雕世界与天龙世界,按理来说关系应该不大。不过在神雕世界里边。李剑风他们竟然在少林寺,遇到了先天大宗师的扫地僧。那么这一方世界里边。应该有灵鹫宫和琅嬛福地才对。比如那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就可以让沐剑屏和周芷若修炼。青春永驻,返老还童。这对于女人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天山童姥那是练功出了问题。沐剑屏他们正常修炼的话。应该不会出现天山童姥那样的情况。逍遥派的其它武功,也可以参考一二。在老渣的十几部小说中。除了武当张三丰之外。就是逍遥派最接近修仙了吧!武侠世界中的超脱者。他们的各种功法,李剑风当然要去看上一看。得知李剑风他们要走。扬过匆匆而来:“师尊,您不管我了吗?”李剑风:“你又不是小孩子,该给你的东西都给你了,该教你的也都教过你了。接着下来怎么打天下,以及如何治理天下的事情,你就自己看着办吧。为师和你师娘,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办,放心、我们还会回来看你的。”扬过:“师尊,没有您坐镇,弟子心里没底啊!”李剑风:“瞅你这点出息?不论是江湖对决,还是大军征战。实在干不过的时候,你召唤神龙相助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扬过:“师尊,你们这一走,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呀?”李剑风挥手赶人:“行了,别啰嗦了!该回来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回来了……”把扬过给打发走了之后。李剑风就带着沐剑屏和周芷若。三人骑着上好的战马。离开了北京城,向着江南而去…… , )
105、忽必烈(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