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玉藻前·初见·上(1 / 1)

(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使注定在那刹那间凋零,我们在今晚也依然是朋友。那三日间的樱花,即使凋零,也必须盛开。一一一一一一英宗至治三年,十月,初冬台州,北二十里,小渔村黄昏之后。天黑,夜色临,星月起。围坐在篝火旁。郭来看着风间晓手中的东瀛长刀翻飞起舞,手腕翩然转动间,在温暖的篝火映照里,画出片片光华。如同戏台上的名角登场,出将入相,场面隆重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一招一式的过程,却又都在眼前交代得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只在片刻,方才飞燕和夜叉在辛苦打架之余收获的一腿马肉,已涂满蜂蜜,流着油脂,炙烤在篝火上;九只帝王蟹也已经斩成了三十六块,下在浓浓的汤锅里。而七只龙虾,八尾金枪鱼,二十八只海胆。也已经在她的长刀下变成了一盘盘晶莹剔透,流着口水的刺身拼盘。流着的是孔雀和夜叉,目瞪口呆地咽下去快要从嘴角流出来的口水。郭来实在是有些佩服起风间晓来。自五年前平杨秀开始,几年下来。九个人,大小三十四次生死恶战。他们早已是兄弟,是血与肉连在一起的手足。是战斗时可以把后背交托的伙伴,更已经是在心里把相互当成了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依靠的亲人。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改变,但每次出门,一旦到了风间晓的刀与锅前,大家就又都变回了五年前那贪嘴的少年。而风间晓,真不知道她么一个高挑身材的大美女。总是能从身边掏出这么多说不上名字的制作美食的佐料,让她在各种场合下,都可以满眼温柔地变出来各色美美的食物。想到这里,郭来不由自主地看了正像一只燕子一般轻盈灵动,正与乌鸦换岗而跃下林间树梢的飞燕,排坐在着孔雀身边,同样咽着口水“一期一会。”火光映照在脸上,风间苍月看着郭来,笑了笑。“在我的老家有一种料理,每一次吃饭,厨师都会怀着:‘这餐饭是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次相聚。’的心情去做菜。“用尽全力去做的料理,只为了不辜负这唯一一次的相聚。”“如果风间晓辞去军职,一定会是全大都……,全大元最好的厨子!”在五年前在杨秀兵败,最后退到云南大理,三路兵马合围时。苍山洱海间,第一次吃到风间晓做出来的鱼和松茸的时候,铁木兰说出来这句至今都没有人会去反驳的话。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说话,每个人的嘴里都已经塞满了食物。而她手中的四尺长刀,名字就是叫“铁板鱿鱼切。”据说是由东瀛平安时期,源满仲打造出来的三把名刀之一。第一,第二把。分别叫“鬼切”和“蜘蛛切”。“这第三把本来是要打造一把菜刀。”风间晓曾经这样解释过自己的厨艺,仿佛只是因为有了这把菜刀。“菜刀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有一次,同样是用刀的木修罗问她。“还剩下很多铁,应该是不知不觉就打长了。”而这,就是风间晓给出的答案。答案在给出来的时候,总是合理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合理的。关键在于听的人相不相信,能不能接受。而风间晓也确实没有辜负那位三百年前名刀匠的期望。她用手中长刀,做出了绝对不会输给当下东瀛的权臣,“左马权头、相模守,”北条高时家御厨做出的美味料理。见过她刀法的人都会觉得她的刀法像风,有时候像春风,有时候像秋风。在厨房里像风,切出来的料理不仅快,而且很好看。好看得常让飞燕和木修罗舍不得吃下去。也很好吃,好吃得让她有一次不辞而别,跑出去躲了三十天。只因为她家已经快要变成了大家的餐厅,厨房。而她也快要成了大家的厨子。三十天后,大家在风间苍月修行的万安寺内,七层塔顶找到了她。她已经在万安寺做了三十天厨子。看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倒不是不愿意下厨,我喜欢做厨子,从小就喜欢。”“躲出来这三十天,只是因为我怕长肉变胖。”孔雀和乌鸦不能理解:“难道万安寺做厨子就不会胖?”“万安寺的和尚吃素,而你们每次到我家,不是带着一只羊就是买来一头牛!”风间晓又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至少铁木兰跟木修罗,听了觉得很合理,因为她们都是女人。女人有两句很有道理的话,两件很合理的事。“衣柜里,总是少了一件衣服。”“无论多瘦,都要去减肥!或者在去减肥的路上。”而在战场上,风间晓的刀,同样也像风。有时候像春风,有时候也像秋风。而正如其名,风过后却是“晓”。“破晓”;“晓风残月”;“晓看天色暮看云”。无论如何,“晓”字,按字面意思:“会很亮”。“风过后,会很亮。看到刀风的人眼里会一亮。而被刀风吹过的人,也会很亮。因为刚从伤口流出来的鲜血,通常都会很亮!也很鲜艳,如同三途川彼岸绽放的花朵,鲜艳而闪烁着光芒。篝火很旺,火光很亮。郭来转眼看了这个刚咽下去口水,跟自己说完之后又立马看向锅里螃蟹的和尚。郭来也是很无奈地笑了笑。“至少,现在大家都很快乐!”他想了想。各自休息一个时辰之后,郭来就醒了过来。曾经有人说过他是铁打的,可以三天不睡觉,两天不吃饭。而他自己却知道,自己绝不是铁打的。睡得少的原因,只是小时候跟着一个师傅练过一种功夫。一个天竺过来的和尚,学会一种似乎跟打架全无关系的功夫。学会之后,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随意扭动。虽然扭的时候有点难看,也有点诡异。但在意想不到地扭过几下之后,他整个人就完会清醒了过来。从三岁开始,郭来就有很多师傅,他们教会了他很多东西。有地教会他打架,有地教会他跟踪,有地教会他打麻将,有的教会了他煮菜,喝酒,吃饭……。甚至还有一位,教了他三个月的相声。郭来认为,只要你愿意去学习,身边的人总是有你值得去拥有的东西,虽然到现在他也许已经不记得这些人的名字。起身走出了自己的帐篷,郭来就看见篝火旁打坐的风间苍月。这个和尚也好像睡得很少,每次休息,他都只是打坐。虽然大家并不知道他在打坐的时候,是不是会偷偷睡觉。但无论如何,该清醒的时候,和尚会比任何人都清醒。而不该清醒的时候,即使他睁着双眼,你也没有办法从他嘴里听到半个字。清不清醒,明不明白,似乎跟他是不是睡着了没有关系。“和尚不是人,和尚只是一个和尚”。和尚也喝酒,和尚也吃肉,而且和尚吃的肉,喝的酒都不比任何人要少。这句是风间苍月每次吃肉喝酒的时候都会说的话。郭来现在只想一个人走走,大多数人都会有不为什么,只是想走走的时候。郭来也是大多数人,他也有这种时候,独自承受着只属于自己的压抑和孤独的时候。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只属于自己的,压力,孤独。自己的脚气,自己半夜里醒来的咳嗽……。还有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悲伤和无法分享的快乐。别人想抢都抢不走!所以当有人大吼大叫地说着一无所有的时候,郭来只是笑笑:“这人八成是个骗子,至少他还有这么大的一把声音。”郭来在经过篝火旁在正在打坐的和尚时,在他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虽然他也不是很确定和尚睡没睡着,听没听到。郭来将双锏分别插在身后腰带上,形成一个斜挎的十字。然后安静地走出了营地,一个人在初冬长夜的清风里,下山向沙滩走去。他们都知道他走出去,他也知道他们都知道他走出去。虽说现在己明敌暗,大家都还是在不知道是谁的敌人鼻子底下,也不知道在无尽的暗夜里隐藏着怎样的对手。但是郭来从来都没把生命看得过于严肃。古往今来,很多的故事,都是有人故意写得很复杂也很沉重。而真正的生活却并非如此,也不应该如此。即便是行军打仗,也没有必要一板一眼。何况,有一次孔雀说过一句大家听了都不想去反驳的话:“人们都是为了死去而活着。”也许,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又或者不是,但对于长年征战见过太多死亡的他们。或者,这也正好是对于生死的淡然和无奈地从容。风吹过浅滩,初冬的星空下,十月里的海风带着微微寒意并没有让郭来觉得冷,反而让他变得越来越清醒。有些时候,一个人变得太清醒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太清醒的人往往容易想起很多东西。一些不希望再去记起,却又不愿放下的记忆。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