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最多的物质条件,除了自然环境中的晶矿,就是一些异兽以及元类本身。南部动植物体内都拥有各种不同等级的胞晶,原本诺拉推测,这些晶体是以太晶体的次生演化物。既然是演化物,那原生物之间,自然也存在一些共同特性。从这一点来看,以太晶石与南部生物本身之间的联系,就是关键。于是诺拉利用以太晶石的碎片,与南部植物、动物之间的血液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事实证明,这个方向很明显是正确的。以太晶石碎片,对那些从南部植物,动物体内提取出来的胞晶,有促活作用。原本相对静止的游离态胞晶,活跃度显著提高。且随着胞晶等级不同,产生差异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胞晶居然还产生了变化,而以太晶石碎片,分子的活跃也从基本静止有了移动轨迹。热能扫描仪显示,以太晶石的能量在往动植物胞晶迁移,但温度基本没有变化。这种迁移性质,是从以太晶石自发性的熵增,还是胞晶从以太晶石主动攫取能量这种现象与熵增定律的表现截然不同,但也有可能是迁移的时间不够,才导致这种反熵增现象。于是诺拉决定拉长实验的时间。与此同时天刃号已经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附近。接下里他们的重心,是寻找泰瑞果实。这种生长在伊格冰雪部落的稀罕植物,根据谢庄的说法,这是一种兼具修复功能与通用催化功能的植物果实。也就是拿到了这种果实,她不仅能够制作出修复药剂,还能制造出让北部元类能够在南部自由呼吸的解毒适应剂。这段时间,通过利用南部动物以及元类体内的胞晶,配制解毒适应剂。她在北部的动物上进行过实验。实验本身是有效的。但北部的动物,在注射48小时后,就失去了在南部自由呼吸的功能。也就是说解毒剂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持续性注射解毒剂虽然是一个方案,但持续注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被多次注射解毒剂的动物,生命活力在下降,免疫屏障受损,虽不致命,但逐渐会失去行动力。这种原生在南部生物体内、动物级别的胞晶都能够产生这样的影响。南部元类体内更高级的胞晶粒,副作用与排异反应,必然会更剧烈。因而在稳定性与持续性确定前,并不能随意注射应用在北部元类上。南部元类身体里的胞晶,通过多次对照与模拟培养实验,发现它会根据组织血液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胞晶本身能够像细胞一样分化,但又不属于单个细胞的附属结构。这种不是寄生、不是从属的关系,只能暂时认定为共生关系。既然是共生关系,也就能够解释胞晶会根据生命体的生长随之增加的现象。不过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这种胞晶,到底是通过什么传递信息?不同于生物体的信息突触,胞晶之间并未见明显的传递桥梁。谢庄一直在旁观这北部小姑娘的实验,发现她逐渐找到了关键点。从这段时间的了解,谢庄已经了解到北部元类对生命本身的理解,普遍高于南部。对于微观层面的病菌、病毒等,若是北部研制出针对南部的生物武器,战争怕是单方面的摧枯拉朽。不过既然他知道了原理,就能研制针对性的解药。但这些北部年轻人,是否真会按照约定放他离开,就难说了。毕竟,他知道那么多,要让一个人永远保守秘密,那就只有死亡。换作是他,他会这么做。所在在那之前,他必须先下手为强。倒不是他有多大的民族节操,而是在了解新世界之后,他需要更多的实验条件与材料。在这他只能看不能动,这违反了他的行为准则。这次寻找泰瑞果实,也是他脱身的好机会。阿兰迪尔与伊莱,已经准备好所有装备,“诺拉,我们可以出发了。”谢庄提出:“我就不用去了吧,伊格部落的气温太冷了,我去了只会拖后腿!”阿兰迪尔扯出厚衣服:“都为你准备好了,这可是222连夜赶工制作的羽绒服,你别想开溜!”要是谢庄不去,谁知道他的地图与消息真假,是不是陷阱。没了退路的谢庄,只好穿上这外形有些奇怪的衣服。不过,保暖性能不错。由于泰瑞果实是整个南部都稀罕的植物,生长在极寒与极热的交接的地带。除了伊格部落最西边,雪山与熔岩交接的环境,让南部很多采摘的元类都望而却步。一方面是伊格部落的低温环境,其他部落的元类难以适应。而能够适应低温的伊格部落元类,又因为害怕高温环境,难以接近泰瑞果实生长的环境。历来能够采摘泰瑞果实的勇士,都是各族第一勇士。不过谢庄还有些话没说,各族族长持有的泰瑞果实,有些是上一任的传承,有些是通灵者上级的赏赐。这种果实,更多是身份与荣誉的象征。这也意味着,这里会有大量的驻兵。一边是严寒成永冻的冰封山脉,不远处的另外一边却是流淌的岩浆。这种对比悬殊、却又处于平衡的环境,实为罕见。有了天刃号穿梭艇,诺拉他们少了攀登翻阅雪山山脉的过程。但距离泰瑞果实所在的地方,是地下。天刃号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冰层上落下。剩下的一段路,只能步行前进。出舱后,冷冽的罡风与风雪,瞬间给谢庄的眉头染上一层白霜。冷风像刀子一样,一刀刀刻在脸上,让人忍不住瑟瑟发抖。“三位...这个天气...我看还是改天吧。”能见度不高,这个情况,危险系数不低。看谢庄这各种拖延的态度,阿兰迪尔推着他:“别磨叽,这天气死不了人!别逼我给你带上手铐!”“行吧行吧,别推了,有没有尊老的概念!”还想倚老卖老?阿兰迪尔充耳不闻!随着阿兰迪尔与谢庄的折腾,诺拉根据谢庄的地图以及周围的环境,确定了方位。“不知道这里的风暴什么时候会来,我们抓紧时间。”222对这里的气候,缺乏以往数据资料。无法提供准确的预计。放出去的探测器,只能对天刃号附近一段距离,进行实时监测。222留守天刃号,四人根据地图步行前进。谢庄得到的这份地图,虽然精确度有待提高。不过他们目的地,也就在几公里之外。不出意外的话,一个小时内可以抵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