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以后,电话这头的江明也是忍不住露出一抹喜色。
现如今整个东煌联邦里面正儿八经研究基因生物的人基本都是已经有归属的了,特别是去年的基因大会以及今年初江明培育出来的精灵大显神威以后,各家势力便疯狂的开始上马各种基因的项目。
如此一来,便导致市场上原本不太受待见的基因生物专业的相关研究人员一下子成了香饽饽,很快就变得供不应求起来。
哪怕是那些刚毕业或者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也纷纷受到了各个势力递来的橄榄枝和相对丰厚的薪酬待遇。
尽管很多人都很清楚不可能随便一个普通的本科生就能够达到江明这种地步。
但,就是,万一呢!
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它实现了呢。
况且就算没有惊喜,招收进来的这部分的本科生好歹是专业人士,即便能力不够做科研带头人,也可以用来做最基础的重复实验嘛。
不是所有人都像江明这样有挂在身,其他人培育基因生物最开始的时候,几乎都要先用大量的穷举法来找到一些成功率相对较高的路线,然后再集中精力进行攻关。
只有等到后期积累了足够的有效数据后,才能够更加有条理的去设计基因生物的代码,从而在一定幅度上提高成功率。
总之就是一个很麻烦的活计,除非是像海升集团或者当初参加基因生物大会的其他几个潜力选手背后的公司那样,已经在最初的拓荒阶段积累了足够的数据,不然哪怕强如美和集团这种庞然大物,想吃这块蛋糕也得先磕掉几颗牙才行。
甚至到如此美和集团已经在刘续的带领下准备彻底摆烂了。
反正人家美和的核心业务都是在纺织材料以及成品布、成衣等领域,因此他们的领导层对于自家基因生物实验室的要求就只有能带来利润就行。
至于最核心的研发能力,有当然最好,但如果实在是没有或者研发能力太弱,去别人那儿买亦无不可。
就比如现在这样,自从美和集团的董事长贺崇兴亲自来了一趟滨海城,给自家带回去好几种独家的精灵代理生意后,美和集团的基因生物实验室就彻底沦为了一个摆设,现在唯一的工作就是将买来的几种精灵的基因代码和培育方法研究透彻,以便进一步降低售卖之前的培养成本。
这样一个鲜明的例子摆在面前,就导致部分有识之士并没有一股脑儿的扎进基因生物这个大坑,而是选择了一些较为稳妥的方式。
比如投资参与进一些基因生物实验室里面,又或者是几家联合在一起平摊成本。
再或者,就像乔家下属的七洋集团这样,直接效仿美和集团过来找江明谈合作。
甚至到最后连乔家也一起参与了进来。
……
在电话里面,王道文给江明大致的介绍了一下这次想要过去滨海城的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