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匠人今后肯定会对王爷您感激涕零,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人低看一眼了。”
于谦虽然是读书人出生,但是跟着朱瞻墉这么多年,眼光也变了。
他能够意识到匠人和商人对于大明的重要性。
甚至说的夸张一点,匠人和商人,才能让大明变得更加强大,变得世界无敌。
“士农工商,既然是排在一起,就要尽可能的让他们的社会地位比较接近。”
“特别是蒸汽机和车床生产出来之后,会给大明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带来非常巨大的改变。”
“到时候,我们大明的商品会比以往更加的丰富。”
“我们大明可以从世界各地获得更多的金银和商品。”
“我们大明需要从一个内陆国家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朱瞻墉一番话,说的于谦等人热血沸腾。
他们虽然都已经过了头脑发热的年龄,但是朱瞻墉画的这个大饼,实在是太有刺激性了。
“王爷,我给您立一个军令状,今年第一代可以投入到实际使用的蒸汽机和车床,一定可以生产出来。”
“如果生产不出来,我于谦今后就弃文从匠,亲自参与蒸汽机和车床的研究和生产。”
于谦的这个军令状,很是特别。
看起来好像力度比较薄弱,其实放在这个年代来说,已经是非常狠的誓言了。
毕竟,弃文从匠,可以说是社会地位的大幅度下降。
哪怕是朱瞻墉哎推进匠人的地位提升,也不是立马就可以看到效果。
在很长时间内,读书人的地位肯定是高于匠人的。
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你算了吧!”
“你要是去研究蒸汽机和车床了,越王府一堆事情我找谁处理去啊?”
“你赶紧把这些任务吩咐下去就是了。”
朱瞻墉自然不会让于谦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是一个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
只有这样子,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威力。
……
朱瞻墉回到广州府,虽然在短时间内给太孙党和越王党的矛盾降了降火,但是并没有本质上解决问题。
他离开北京城之后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是受到了非常多的人的关注。
不管是朱棣还是朱高炽,亦或是朱瞻基,都很想要知道朱瞻墉去到广州之后的一举一动。
甚至朝中的大臣和勋贵,也都各自安排了人员来广州府打听情况。
“太孙殿下,从目前广州那边飞鸽传书汇报的消息来看,越王殿下回到广州之后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