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是为大楚京畿之地。因临近楚都,此间百姓自诩惯见大场面,纵是大军出征之景,数月前便已连见四次。本以为此事当是近年之最,但近日来天中不时划过的流光还是令他们倍感惊奇。此际又是一道流光闪过,正在一处密林中静坐的梁渊抬头瞥了眼,便又回转自身功行。自昨日那场突如其来的道心之难后,他已然打破了凡关,步入二境。若说此境有何殊异,他此刻所想到的便有三处。其中最为显著的,自是从此便可踏空而起,破空飞行,正如方才天中划过的那一道流光。除此之外,梁渊看向在林间穿梭来去的逐光,他心念一引,将长剑招回手中。步入二境后,命痕吐纳天地灵气时所增进的功行,便不仅是牢固根基、浑厚元气,更可将灵气炼作真元,积蓄于气海中。论及二者区别,元气近乎根本,不可轻动。而真元却可施之于外,如此便可施展各种道法,一如方才御剑之法,乃至于更为玄妙的神通了。由此观之,二者便是本与用之分。而至于最后一处,却非显现于外。念及于此,梁渊稍作调息,回复了真元,随即他心神转落莫名空间。此间依旧是昏暗无光,难辨上下四方,也难以探究其边际。而此处唯一的留存,在他将父亲带出后,便只有眼前飘荡四方的幽蓝魂影。梁渊望着这片幽蓝,怔怔出神。如今他已然知晓,这些便是自己安阳杀戮后,截留的士兵阴灵。而那些血气,却是为了维系父亲肉身在此非虚非实的空间中驻留,而消耗殆尽。至于这莫名出现的空间……梁渊回过神,心中回忆起玉符中新近解禁的载述。立下道心只是迈过二境门关,真正突破至此,还需修玄冥,辟心境。何谓玄冥?实为道之代指,又称道基。入道之后便需铸就道基,而在此之前,修道人唯有立下坚定道心,方可承载道途,支撑修道人继续修行。至于心境,梁渊心念回转,眼前所见的昏暗空间即为心境。所谓心居玄冥之处而览知万物,这也是二境被称之为玄冥境的缘来。只是,这本需修道人修持玄冥法,于中元绛宫处开辟而来。可为何他不曾修法却已有心境?按眼下情形推断,这方空间甚至早在他入道之前就已然存在。梁渊此刻心中思绪复杂,难以捋清思路,他只得暂时按下此事,留待以后寻解。唯今之重,还在于巩固修为,并修习些许道法,以应对接下来的局势。念及此处,他睁开眼,凝望着远处的楚都。如今修道人都往此会聚,之后的局势将如何变转,着实难以预料。梁渊思量片刻,取出了玉符,便要凝神观阅其中道法。但他沉吟一会,却停了动作,反而闭上双眼,转念落入心境。而此际心境之中,除却那些幽蓝阴灵外,还多了些其他事物。梁渊心念一起,平静的心境顿时泛起波澜。却见心境波荡间,幽深晦暗处绽放道道明亮的芒光,好似星空倒悬。他心念转动,将芒光捞起。霎时间只见繁星游转,照彻此间,驱散了黑暗。看着眼前游转不定的星点,他起意一触,便有一篇道文落入心间。他稍一体悟,察觉这是一门道诀。而这也印证了他所想,心境确实可以承载此类不存实体之物。如今玉符中载录的道法功册已然悉数转移到了此间,化作了眼前的点点繁星。梁渊心神在这些星点中游览,寻到了关于二境修行的一些阐述。他凝神观阅,其上载明修行第二境名为玄冥,得名于专修心境的玄冥法。玄冥一境需以心境彻照自身形体,辅以相应功法,涤除修道人形体中根植的魔念。此境亦有三关,分为道体无垢、气海无暇与魂灵无染三步。旨在涤除魔念,洗炼道体与真元,待得精气神初步合一,即可步入三境。见此,梁渊不由沉思,此境修行全在于祛除魔念,倒似是专门为自己这等魔性根植于心之人准备的。或许这便是陆师兄将自己引上此道的原因所在?念及此处,他又想到,可道宫弟子亦行此道。不知是陆师兄有意调整了功法,还是说似自己这般情况,在修行界亦非罕见?莫非……梁渊沉思一会,心中有了猜想,但他却按下此念,不愿再深想,心道,当不至于如此。他心念回转,观阅起后续载述。玄冥一境修行落到实处,却需经历三重九炼。分为炼精、炼气及炼神三重,分别对应上述道体、气海与魂灵三关。每重又经三炼,如此反复锤炼,精气神将渐生趋同之势,待其等互相融合,便是此境修至完满之时。是以第二境的修行又称之为玄冥九炼。看完此境阐述,梁渊便要寻找此境功法。可待他看遍所见的诸多星点,却是没能找到一门指导此境具体修持的功册。他思量一阵,一时也不得解,只能暂且放下此事,待挑选了几门道法后,便退出了心境。梁渊睁开双眼,便要收起玉符,习练道法,可他却忽而察觉到了些许变化。他看向手中玉符,心道应是玉符在清出此等功法道册等载述后,也化作了寻常的玉章符契。念及于此,他随意投注一念落于其中,想见识一下道宫何以凭借此物验明各派弟子身份。只见玉符内有些许记录显化,包括自家名讳、身份,以及道功数目,而后者因尚未载录道功,是以暂且为空。这些与韩修诚所言的玉章符契也无有差别,但在那身份一处却有些不同寻常。在本应空置之处,却有一串字迹轮转不休。梁渊凝神观注其上,见此处列数了八个名号,颜色不一,七数为金,唯有一赤。看其形式,应是宗派名称。金字者分为清微派、补天阁、飘渺宗、天岚山、余宸宗、靖世府以及灵秀宗。而赤字者,是为道宫。这是要我选择吗?梁渊凝望着这一列宗派名号,没有立时抉择。他在心中默问:“师兄,你可还安好?”随后他起意一触,做出了决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