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全尺寸风洞实验(2 / 2)

通过嗡鸣实验,可以确定飞行器操纵面振动的性质,提供排除振动的方法和确定刚度指标。

嗡鸣实验模型由刚性主翼和操纵面组成,可用弹黄片模拟操纵系统刚度。

操纵系统结构阻尼应大致和实物相当。

实验时用应变测量系统测定振动波形,也可用方均根电平记录仪测量振动强度。

非定常压力测量,这种测量是研究非定常气动力的基本手段。

测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埋在模型里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同时测量许多点的非定常压力;另一种是在模型里安置许多压力管,通过压力管测量非定常压力,而压力管则通过扫描阀与传感器相连。

采用后一种方法,必须作吹风状态下管路动态传递特性的修正。

在动态实验中,风洞背景噪声对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除对风洞的噪声级作出限制外,还必须在实验技术上减小风洞噪声的影响,如在数据处理中,采用相关滤波、总体平均等方法。

配备能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动态分析设备,可以明显提高动态实验的能力,实现实时分析。

流态观察实验,借助物理和化学的手段使风洞中无色透明的气流成为可见气流的实验方法。

利用这种技术能够用肉眼或其他辅助手段直接观察到气体流动的物理图像,从而加深对气体流动机理的了解并及时发现气体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还可以用观察的结果验证一些理论、假说并帮助建立复杂流动问题的数学模型。这种技术是空气动力实验的一种基该方法。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能显示流体流动的现象。

水面飘浮物体的运动往往表明水流方向;生火时产生的烟则显示了热空气上升和扩散的图形。

在实验室内用流态显示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始于19世纪末。

1883年o.雷诺把一股染色水引入管流中,根据染色水是色彩清晰的规则流动还是紊乱流动来判别管中流动是层流还是湍流。

1893年,l.马赫在风洞中用丝线和烟流观察了气流绕垂直安放的一块平板流动的情况。

随着风洞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流态观察方法也越来越多。

风洞中流态观察方法大致为分两类:第一类是示踪方法;第二类是光学方法。

风洞实验既然是一种模拟实验,不可能完全准确。

概括地说,风洞实验固有的模拟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与此同时,相应也发展了许多克服这些不足或修正其影响的方法。

边界效应或边界干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