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谕告诉他们:“是关于一些天文学以及天体力学的基础内容,就是西方牛顿的理论。”
袁氏兄弟当即表示:“我们要和皇上学的一样!”
李谕笑道:“我就知道!”
李谕虽然不擅长讲学,不过他的见解远远超出当下教师,如果袁氏兄弟好好学一下,肯定比在外面学得好。
不过袁氏兄弟显然不会有心搞学术,无非是因为现在西学太盛,有识之士都知道西学重要,所以他们才在袁世凯的要求下学习西学。
袁氏兄弟上完课,又对李谕的汽车非常感兴趣,缠着赵谦开了几圈后,已经打定主意要买一台。
袁氏兄弟肯定不缺钱,一辆汽车现在成本价运到海关都要1000两银子,再算上杂七杂八的费用,以及清朝特殊的营商环境,能卖到差不多2000两。
绝对的天价。
这还不算养护费用,更别提如今的汽车哪像后世那么稳定,不懂点机械学肯定不行。
李谕自然知道这玩意不是随便开的,只能叮嘱他们先好好学会再说。
袁氏兄弟却非常不服气:“不就和骑马一样嘛?咱们兄弟还能驯服不了一个铁疙瘩!”
李谕感觉头很痛,早就知道他们不太好管教,毕竟连袁世凯自己都没办法。只能让赵谦在开车时候好好看好他们。
另一边,二甲进士朱国桢也正式来投奔李谕。
他现在身上还兼着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不过朱国桢已经对当官没有太大指望。
从历史上看,他跟着李谕的话,绝对算得上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棋,否则终其一生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二甲进士。
而且他们这一届科举是历史上的倒数第二届,名气远远比不过今年的最后一届科举。
纪念意义上就差了好多。
你看最后一届科举状元刘春霖,名气比倒数第二届的状元出名不知道多少倍。反正我不相信有几个人还记得倒数第二届状元的名字,哪怕前文提到过。
果然第二永远都是寂寂无闻!
哪怕是倒数第二,实在太惨了!
——
青木公馆。
内田康哉与川岛浪速已经拟好了策略,屋中还有出谋划策的小左翔。
内田康哉说:“这些信件如果从李谕府上查出,到时候我们再出面维护,李谕一定会对我们感恩戴德,倒向我们这一边,甚至让他从此定居东京都有可能。”
他们肯定不想搞死李谕,是眼馋他的能力,拼命想要让他走到亲日的路线上。
川岛浪速问向小左翔:“如何把信件放到李谕府上,你可有办法?”
小左翔自信说:“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合适人选,绝对没有问题。我这就让他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