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于院中静坐的季秋,眉头突得一皱。修筑在古老城墙连接之间的烽火台,有边境烽烟徐徐燃烧,化作火光映照。“赵国有战事发生?”“是西秦,还是韩魏,亦或者北燕?”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岁月。季秋险些都忘却了,此世如今所处的环境,到底是有多么凶险。“或许是因赵王年幼登位,叫某些人看到了机会罢。”沉吟了下,鬼谷子随即回应。随着讨论话语的展开。那城墙烽火映射的连绵火光,竟然凭空映射出了一幕场景。“这是...”见着那缓缓凝聚的虚空画面,季秋有些吃惊。而东君却并不显意外:“赵武王雍最重战事,这与王城之墙连为一体的烽火台,也是一神异建筑,若有外敌入侵,赵土百余大城,便皆会在同一时间,烽火连绵,显化边疆动乱之景。”“此功能建成之后,都没有用上过几次,却没想待到今天,竟然见识到了。”“不过,也在预料之中吧。”“毕竟九州七国,皆是纷争不断,而此时一尊神血之王的更替,焉能不惹得他人觊觎?”随着这话语缓缓落下。那烽火连绵,遮掩了半边王城天幕的景象,终于演化出了轮廓。只见,乌泱泱一片,看不到尽头,无数披坚执锐,甲叶摩擦的神血武卒,列队整齐,肃杀气息冲霄,从那黝黑暗红的古老大关中,依次如长龙般迈出。他们身上的神血,凝为一致,即使不过是千里万里之外的虚影,亦是能叫王城所见此景之辈,感受到那股如狂风巨浪般的压力。不知名的喷火巨兽,巍峨若山岳,拉着古老的战车前行。在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战阵行列之中,尚有古老者的气息不时浮现!如龙般的军队,叩开了古老的雄关,步入到了那后方的平原!“函谷关!”鬼谷子为纵横一脉掌舵之人,他几乎只是一眼,就看出了那古老的雄关为何。“函谷关,原为中土晋国执掌。”“后因黑夜之变,三家分晋,再加上此关乃是玄商时代遗留的重城,谁可镇守,便得天时地利加持,足以阻隔神血古老者攻伐。”【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所以为兵家必争之地,经过一番曲折交战,被赵武王雍纳于赵土。”“故此近几百年,西秦是进是退,皆需看赵国脸色,但...”看着那乌泱泱的神血武卒,有玄黑色的‘秦’之旗号飞扬,鬼谷子重重开口:“这一次,函谷关怕是失了。”有西秦之土的至强者出手,叩开了雄关门户,打入了赵土之中!而且,疑似是西秦的老王!“秦政为王后,他按捺不住了么?”季秋眼神轻眯,思及有关于二者之间的秘辛,略作思量。可事情显然没有他所想的那般简单。西秦叩开函谷关,自西直入,伐赵而来,不过只是序幕。紧接着,苍茫壮阔的歌谣,传唱而起,来自北边茫茫易水的尘封古国,那个名为‘燕’的国度,也加入到了这场战争之中。紧随着那西秦的神血武卒,乘着易水顺流而下,直往赵国北部边境攻伐而来的,是燕国的神血精锐,烛龙卫。此乃是偌大北燕,最为精锐的步卒,千夫长俱为上卿,更有传闻一手短剑,足以刺杀王侯的刺客之主,执掌一军,可谓是北燕压箱底的手段。没想到,竟然也与西秦一道,伐赵而来!随着函谷关破的狼烟虚影消散,便是这易水南渡之景。这一下,哪怕是季秋都感到了些许压力。面对一尊神血之王,他足以仰仗万劫不磨身,硬生生将其耗死。可若是以一敌二,再加上诸多古老者威胁...哪怕是自己,都未必能够有必胜的把握!“西秦与北燕,意图联合,覆灭赵国?”季秋皱眉。可他猜测还未定下。虚空最后一幕景,却是叫他的面色更加发冷。与镐京接壤,素来敬畏神圣与天周的韩氏,竟也与西秦北燕一道,叩关北上!而且...当那如太阳一般璀璨的战车,从虚空中映照出光彩,其上有着隆隆王道威压浮现。即使不过是观摩着烽火台化出的虚影,但季秋的心情,此时依旧也随之沉入了谷底。“神血之王的车辇!”鬼谷子沉重开口。紧随其后,东君闭上双眸,以星象与阴阳之术,测算着为何会有如此局面发生。可随着他隐于黑袍下的眉头越发皱紧,待到片刻之后眉眼睁开,这位阴阳家的魁首,只脸色苍白,便摇了摇头道:“算不出来,一片蒙昧!”“此事...牵扯到了太多的大神通者与巨头,甚至还有远在我之上的存在,参与了进来,而且亦是偏离了命定轨迹。”“这些条条框框,严重束缚了我的占卜,所以我亦不知,为何如此!”秦、燕、韩!地上七国,兵出其三,而且还有古老者披挂,甚至神血之王亲自出征!这哪怕是放在玄商覆灭之后,数遍上下的数千年历史中,也是绝无仅有之事!“拦不住的。”待到虚影消散,鬼谷子站起身子,突然出声。随后,他的眸子直视季秋:“季先生,三尊神血之王叩关,哪怕你执手中太阿,可力撼神血之王,但此役...”说到这里,他的话语欲言又止。可季秋,却是瞬间便读懂了他的意思。他一言不发的站起身子,皱着眉头。随着他此世逆天改命至此,那模拟之中的轨迹,早已彻底偏离,没了多少参考价值。而眼下所发生的一切,更是本不应该发生的。“三国伐赵么...”口中呢喃着严峻的形势,季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彩。其实按理来说,此事若是他不想去管,那么大可以将自己直接摘开。正巧,鬼谷子口中继续谈论形势:“秦政乃是东君预言中的王,但因我等的介入,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没有走上既定的那条道路。”“虽说赵国如今局面,乃是我辈凡民与百家千载难逢的时机,可如今却遇到了如此变故,以我来看,不如继续蛰伏,留待下一次机会。”“毕竟,就算是有那位儒脉的夫子出世,再加上我辈,也未必能拦截得下,三尊古老国度的一切底蕴。”“没有必要,在此刻赌上一切。”鬼谷先生的眸子里,散发着冷静的神色。这位老人每时每刻,都会做出对于当下最为有利的分析。但就算如此,季秋的拳头还是有些捏紧。直到片刻后,才稍稍松开,但对于眼下的严峻局势,依旧拧起眉头。他看着眼前思索的二人,叹了口气:“今天论道,就暂且先到这里吧。”“至于此事...”“还需容我继续想一想。”“两位先生,请回吧。”看着那白衣真君站起了身子,东君与鬼谷子对视一眼,也是心事重重。于是,各自告辞离去。本以为将秦政扶持到赵氏之主的位置,可以为诸子百家真正开辟一方乐土。但现在看来,风雨前夕的平静,不过只是表象罢了。见到两人身影,从门槛外消失,季秋呼出一口气,愁眉不展。此时天上黄昏已去,临近日暮。玄微倚靠在梁柱后边,静悄悄的听到了季秋与两位亚圣的对话。平日里喜爱的小说传记,今日并没有握在她的掌间。她的小手抓着梁柱,好看的弦月眉蹙在了一起,好像是感受到了季秋的忧虑。可...作为天命玄鸟的嫡系后裔,超越了当世所有妖类的血脉。即使有着此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玄微距离真正的妖中巨头,能够媲美法相的妖王境,却仍然还是差了一筹。虽说,其中有着时间尚短的缘故,但若是自出世开始便勤勉修行,也未必没有破境之机。媲美诸子的大妖之境,虽也不差,可若真有什么动乱发生的话...这点儿境界,能够堪堪自保,就已经算是极为不错了。季秋注意到了玄微的默默偷看,但也没有过多在意。他只是站直了身子,待到那二位亚圣走后,几步走到梁柱之间,便摸了摸少女那柔顺的赤红长发:“好好呆在这,继续修行吧。”“我出去,办点事情。”说完,季秋脚步一迈,便撕开了空间,气息消失。只余下玄微脑袋低低的,感受着发首上残留的余温,似有些失神:“哥...”在最开始于小院觉醒神智时。玄微印象里的秦政,尚还是一个谨小慎微的质子。可过了这么长的一段岁月,那个曾经比她要弱小许多的少年,肩上不知不觉间,竟已经扛起了一个伟大的国度。甚至就连他所面对的强敌,都能叫季哥哥为之棘手。相比之下,自己...是否有些丢了玄鸟一脉的荣光了呢?根本没有任何印象,只余下血脉传承里残存的母亲影像,叫玄微感到有些迷惘。过了半晌,她突然回头,望向了幽寂的修行室,沉默了片刻,快步走入了其中。随即,开始修行。幡然悔悟,浪子回头,其实从来不晚。即使晚了,自怨自艾也是毫无用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新开始,迈步向前。毕竟——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是在于你怎样去使用。...黄昏已去,天色暗沉,唯余那方才烽火台异象的波澜,未曾彻底消去。王城陷入沸腾。至于秦政。此时的他,本来正值兴奋,便想要和韩非与荀况,就百家与治国之事,点燃烛火,彻夜长谈。但谁能料到。边疆烽火纵横,秦、燕、韩三国叩关,其中兵卒茫茫,上卿无数,就连古老者与神血之王,都亲自出面。烽火台映照边疆,便已知边境尽破。三国大军长驱直入,可以预料,偌大的赵国疆土,那些各处大城的守军,根本无法也不可能阻拦得住神血之王的叩关。这一下,匆匆出了殿门,于那蛟龙柱间观摩后的秦政,顿时不语了起来。赵氏的上将军,提着那柄重锤在暮色赶赴而来。他半跪在了九层王阶下,看着一身玄衣冕服的王,声音沉重:“君上。”“赵国,难了。”“但,遵循着武王遗命,赵五灵,会为我赵氏与君上,与国同休!”“我会即刻领兵,北上拒燕,而若事不可为...”赵五灵犹豫了下:“君上可暂降西秦之主,他作为君上的初祖,应不会取你性命。”“只要薪火未曾熄灭,我辈就随时可以卷土重来!”“至于韩...”“我赵氏之土,诸士皆好战杀伐,但在神血之王的镇压下,不可能拦截得住。”“只能靠着沿路诸多大城,尽力前去阻拦了。”说得越多,赵五灵就越觉得前路无光。哪怕君上的那位先生季秋也能出手,可想来,也无法拦截得住此等危局啊!三尊神血之王,还有不知深浅的古老者出面!这怎么看,都是死局。秦政听闻赵五灵的禀告,心头尽是沉重。“西秦初祖...”想起那诡异的秦宫,还有自己一脉血裔,竟只自己一人存身,秦政就禁不住微寒。以前还小,觉察不到。但为王之后,秦政其实能够隐约琢磨到,有些地方不对劲。那位老迈的王,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他觉醒祖血,又得赵武王雍的馈赠,他不觉得那位对他会没有图谋。四面楚歌。一时间,秦政喉咙苦涩,不禁一声长叹:“将军当真忠贞。”“不过勿要忧孤,且去便是。”“韩与秦...孤当执剑领兵,起四方甲士,与其决死!”没有问为何大司马虞襄没来。秦政只以一番简短的话语,将属于王者的果决,展露无疑。十死无生,背水一战的勇气,在这位未来有可能成为古今人皇的少年身上,从来不缺。而韩非与荀况,则领门下弟子于其后,默默观摩着这一切。弟子们的窃窃私语,也被他们听入耳中。韩非有些复杂。韩,那是他背弃的王族。从走出的那一刻起,他的志向便是天下,而非神血一家,所以回不去,也不可能回去。至于以后...赵国如今危如累卵,仿佛旦夕就能倾覆。可这位王,经过短暂的观察,韩非可以确信,他确实是一位值得共谋大事的君主。他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且韩非心中隐隐有种预感。他觉得若是能留于赵国,改革法政,他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迈出那一步,成为与诸位先行者齐名的...亚圣!所以留与不留,赌与不赌,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青年面上有些挣扎。直至——有白衣真君面色平澹,腰间仗剑,从那白玉铺成的宽阔王道,一路走来时。他才眼前一亮。当此时,人未到,声先至。只听见那平和温润的言语,从那白衣人口中道出,缓缓在这临近日暮的王殿传响:“阿政,莫忧。”“先生,再助你最后一次。” ,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古老者披甲,君王叩关,三国伐赵,动荡之年!(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