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一万多人也保不住了么?丁会叹了口气,道:「陛下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臣谨遵圣命。」
回答还是不错的。邵树德不确定丁会是不是真正理解了他说的话,但态度很好,他很满意,于是说道:「佑***一万三千众,先挑选三千老弱出来,充作河东道的州兵。」
河东的地方武装力量不能荡然无存吧,但也是遭受了严重削弱。朝廷不可能在河东长期屯驻大量禁军,终究还是要建立州一级的正规武装部队,即州兵.
佑***的三千老弱,那也只是相对老弱罢了。事实上这年头的本地,不堪一击的部队很少。这三千人拿来弹压地方,还是够用的。
「朕会从禁军各部中再裁汰七千老弱。」邵树德又道:「有此万人,泽潞、河东八府州的州兵基干就有了,剩下的再慢慢补充吧。」
他这里说的七千禁军老弱,其实和裁军有关。
之前一直在试图压缩禁军员额,将各部从三万人缩编到两万五千。但时至今日,并不是所有部队都完成了缩编,此番正好把这部分多余的人塞过来。
说到底,这就是一种相对温和的裁军方式。即不强制遣散任何人,通过战场损失
自然退伍等方式,一步步减少兵额。
当然如果遇到这种组建州兵的机会,他也不会放过。
老弱嘛,天然反抗能力就弱。但邵圣也不是完全不给他们活路,州兵待遇虽然低,但也是一条路子。
对年老士卒而言,当州兵甚至能够延长他们的职业生涯,未必全是坏事。
「佑***剩下的万人,抽调五千补入禁军各部。禁军各部会抽调五千人补入佑***。」邵树德又道:「佑***军号仍然保留,作为禁军第十支步队,全军满编两万五千,实编万人。」
丁会有些惊喜,道:「如此安排,甚好。」
一起打拼多年甚至是相互扶持的老兄弟没被弃如敝履地遣散,已经让他喜出望外了。做人要讲良心,佑***给他带来了富贵和权势,他当然不希望佑***落得个遣散的下场。
况且佑***的上下关系比较融洽,军乱极少,丁会并不憎恨士兵们,还是希望他们好的。
「原龙武军军使刘鄩出任佑***军使,孔勍出任副使。天雄军左厢兵马使李璘出任都虞候,武威军右厢兵马使王郊出任都游奕使。王彦温担任左厢兵马使,李存信担任右厢兵马使。」邵树德一口气说出了六位高级军官的安排,显然早有腹案。
刘鄩、王彦温都是原龙武军的。该军已整体转为府兵,扎根安东府,二人赋闲了一段时间,如今重新启用。
孔勍是丁会的老部下,也是老佑***的一分子。他当副使,算是给丁会一个安慰。
李璘是邵圣的得意门生,武学出身。
王郊则是成长起来的关西中生代将领。
李存信是河东老将。幽州镇覆灭后,他逃回晋阳,然后「失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