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父子与选择(2 / 2)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1104 字 2023-05-08

除此之外,他还对不愿编户的部落酋豪重拳出击,毫不手软。酋豪们万般不情愿,有人举兵相抗,被一鼓荡平。

有人带着部族躲入辽泽之中,但随着各县开发程度的加深,蕃人越来越难以躲藏,最后都被找了出来,老老实实带着部落上阵征讨契丹赎罪。赎完罪后,还得继续编户,最终营州将变成传统的中原州郡,这是毫无疑问的。

「种夫子去辽东当学政了,离了他的教导,学业可有疑难?」吕兖收起笑容,认认真真地问起了儿子:「可曾想过去龙泉府专心学习,时时请教,日后好考个功名?」

严格说来,十六岁的儿子已经进入官场了,虽然只是个十分低级的县经学助教。看辽东到处缺人的模样,努努力,以弱冠之龄当上县经学博士不成问题。但终究没有功名这就限制了未来的发展。

「其实儿想过。」吕琦叹了口气,道:「但教化营州蕃胡,是种师交办下来的事情。受人之托,种师没有开口,儿不能主动请辞。」

种觐仙当营州刺史的时候,确实让他的学生轮番去各县教化蕃人,训以华风。但种觐仙现在去龙泉府当学政了,有些学生

要么想办法跟去龙泉府,要么请辞回家读书,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吕琦还留在柳城县,给一帮看着就不太像能成才的学生授课,这是老实人了。「你倒是实诚!」吕兖苦笑道:「学业怎么办?」

「授课之余,苦读不辍。」吕琦答道。吕兖心下稍安。

其实,这个世道,能心无旁骛求学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总为俗事所累,各种分心。儿子还算好的了,给人讲课,也是温习的过程。他的半个学生耶律全忠,要一边耕地一边读书,何其难也。

「营州这般模样,教化得了么?」吕兖又问道。

「只要持之以恒,总有成效的。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二十年····.·」吕琦说道:「编户齐民之后,蕃人多改为汉姓,有中原百姓移民而来,互相交融,朝廷再花大力气整治一番,早晚会变模样。」

「这么有信心?」吕兖问道。

「州军中有禁军老卒,儿与他们谈过。」吕琦道:「其实,关北道诸州最初也是这个模样,胡风炽烈,腥膻遍地。但圣人坚持教化三十年,终见成效。河北、辽东的很多官吏,都出身关西经学,有些人祖上甚至是党项、吐蕃、回鹘,但你看他们现在的谈吐,文雅随和,处事忠正,已然是华夏子民。」

「大郎有这番见地,倒教为父羞煞。」吕兖叹道:「你有自己的想法,这很好,为父也不好多说什么。或许,这样做更好吧。圣人让种夫子当辽东道学政,用意颇深,学政多半不是他仕途的终点。你既拜在他门下,便努力实现他的抱负吧,对自己也有好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