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1)

逆旅寒蝉 醉中舞 2223 字 2022-10-12

(城墙终于开始拆了。当看到由市民组成的拆城队伍把屹立数千年的城墙逐步拆去时,萧忠楚的眼神充满无奈与忧伤。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在萧忠楚忧伤的时候,蓝县长是欢喜的,因为在他看来,城墙就是专制皇权的象征,现在皇帝老子都推翻了,还要它干什么?拆了它,以后商业、交通、卫生等社会问题将不复存在,至于因城门不再关闭,晚间是否会出现治安问题?放心,自有警局派人荷枪巡查,大可民赖以安、衣锦夜行。想到商业,蓝县长甚是不解,听闻当年上海拆城墙的时候,就是在商会推波助澜、“保城党”无力抵抗的情况下拆掉的。而你这萧忠楚,身为商会副会长,理应为各商户多行福利之举,怎能脑袋像这古城墙的砖一样顽固不化呢?想到古城墙的砖,蓝县长突发奇想,于是赶紧派人把罗常茂和萧忠楚叫到他办公室说有要事商量。当罗常茂和萧忠楚又像学生并排一样坐在蓝县长面前时,只见蓝县长干咳了两声后说道:“城墙开始拆了,那些逐日增多如山的墙砖如何处理?二位想想看,有何高见?”蓝县长的话让罗、萧二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蓝县长的问话。因为这墙砖的事本该拆城墙前就应该落实好的,怎么现在才提出来?再说这事也不该商会负责而是政府出面解决的事啊。见罗、萧二人半天没有回话,蓝县长深感无奈,想想这两人不点拨一下是不行的,于是说道:“现在抗战时期,百业吃紧,放着这城砖任其废弃,是不是太可惜了?”这下罗常茂接上话了,他说道:“这好办,把城砖拿去铺路如何?”蓝县长摇头道:“就铺铺路?”“那还能做什么?”罗常茂斜视了一眼萧忠楚:“你倒是出主意啊,萧会长。”萧忠楚本来就对拆城墙的事还耿耿于怀,现在还提城砖的事,这不伤口上撒盐吗,但想到这是县长问话,于是打起精神回答道:“还可以盖房子。”没想到萧忠楚说盖房子,蓝县长激动的站起来,还连连说好,把个萧忠楚搞得有点懵,心想这墙砖不就是铺路盖房子,难道还能干别的事情?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叫他和罗常茂过来,还表现如此激动,真是咄咄怪事。只见蓝县长离开办公桌,走到罗、萧后面,把双手按在他两人肩膀上,低头在两人中间的耳际问道:“你俩建议建议,盖什么房子好?”蓝县长早上吃了蒜没漱口,一股浓浓的蒜味顿时熏得罗、萧二人苦不堪言,但他俩硬是忍着,没有露出丝毫不快。好在只是一会,蓝县长又直起身子走到窗前,指着女子学校说道:“我还是直说了吧,我准备在这学堂……”萧忠楚大腿一拍:“这是好事啊,把墙砖盖校舍,既解决了墙砖的处置,又兴盛了宜乡的教育,不错!不错!”蓝县长郁闷极了,因为他的本意才不是这样的,他觉得不能在这两个家伙面前还绕来绕去的,有话得直说,不然再说出什么尴尬的话那就更尴尬了。于是他说道:“不不不,校舍的事我自有安排,我是说我准备在女子学堂边盖一个先贤祠,你们看怎样?”“盖先贤祠,我看不如盖忠烈祠!现在前方抗战,我县有不少热血男儿已奔赴战场,为国拒敌,在这些男儿中,肯定有战死的烈士,因此把烈士供奉在忠烈祠里,激励后人前赴后继,岂不更有意义。”这话是萧忠楚说的,他说这话时情绪激动起来,眼里都有光彩了。只是蓝县长更加郁闷了,他恨不得抽自己的嘴巴:刚都想着跟他们说话要有话直说,别绕来绕去,怎么又问你们看怎么样?问个屁呀。建什么忠烈祠,我以后青史留名怎么办?难道我还会上战场壮烈一回。于是蓝县长开始直言道:“建忠烈祠太壮烈了,会让世人感到战争的恐怖,从而影响抗战的决心,我想还是建先贤祠更好,把历朝历代为我们宜乡做出过贡献的人供奉在里面,这样不更有意义吗?”萧忠楚无语了,可就在这时,半天沉默无语的罗常茂说话了,他说道:“县长说的极是,先贤祠里,还不要忘了把历朝历代对宜乡有功的父母官、比如像您这样的县长供奉在里面。”罗常茂的话顿时让蓝县长心花怒放起来,让蓝县长觉得罗常茂终于说了一句他这一辈子最正确的话。只是他表面上还是把姿态放一放,故作谦虚地说道:“本人不才,岂敢岂敢。”想必过来谈的就是这件事,现在像是谈完了,萧忠楚准备起身告辞,谁知蓝县长又说道:“先贤祠就这样定下来了,只是筹建先贤祠的费用,还得由你们商会支付。”萧忠楚急了,说道:“蓝县长,刚才您都说了百业吃紧,我们商会前段时间为了抗战已经集资过了,您现在又要我们集资,我开不了这个口啊。罗常茂也附和道:“是的是的,大家都不景气……”他的话还没说完,蓝县长打断道:“刚才说的好好的,怎么现在又不会说话了?我说罗会长,墙砖都是免费的,你们只要出点木料和人工钱就行了。”县长的主意看样子是改不了了,但总得搬回点什么才是,萧忠楚想了想说道:“蓝县长,您吩咐我们集资盖先贤祠我们尽力就是了,只是我现在有个要求还得请您同意才行。”“只要不是不然拆城墙的事,你都可以说。”“还真是拆城墙的事……”看到蓝县长的脸开始变了,萧忠楚赶紧加快语速说道:“城墙是拆了,但我希望四个城门最起码保留一个不要拆。”蓝县长皱眉问道:“保留一个,保留哪一个?”“保留北门那个吧,因为我们的孩子就是从北门出发,过浮桥朝北走去抗日的,我不想他们凯旋回来时,看不到城门,看不到他们熟悉的家。”蓝县长思忖一会:“准了。”于是北面的城门就这样保留下来了,一直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在城市改造中,彻底消失了。话说王继贤离开宜乡后,就一路向北寻找抗日的队伍。路上备尝艰辛,艰辛倒不怕,怕的是途中还要经过一些敌占区,他只得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走小路,翻山头,途径万载、上高、高安、安义等地,耗时数月,才来到刚在湖北黄陂休整完毕,经九江来到德安布防的94军。来到一个插着青天白日旗、让樟树林掩映的营房门口,有士兵持枪拦住,问王继贤干什么的?王继贤说是来参军抗日的,说完就把写有黄国中名字、部队番号的纸条递给那士兵看。世上的事就有那么凑巧,黄国中给纸条让士兵看,并不指望黄国中就在这营房里面,他所指望的是,只要找到真正抗日的队伍就行。没想到那士兵一看纸条,笑了,说道:“你找我们营长啊。你等等,我打电话叫他出来。”看到那士兵进去打电话,王继贤连自己都不信自己的运气那么好,一找就找到了想找到的人。不久,身佩少校衔的黄国中就出来了,一看到王继贤,就热情地说道:“继贤,想不到你来了。”说着就把黄国中挎着的行囊一把抓过去,带他来到了自己的宿舍。很快,黄国中就从王继贤的嘴里了解到了家乡的近况。对王继贤家里的变故深感震惊!他说道:“想不到,我回部队时你哥哥送我竟然是最后一次见面,这个仇我们俩一起来报!”“还有我。”说话的是刚才站岗拦住王继贤的那个士兵。士兵叫曾荣贵,机枪手,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王继贤急不可待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快发枪给我。”黄国中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打仗跟你家做豆腐一样,也是个技术活,你要先到新兵营训练一段时间才行。”王继贤说道:“我听我哥说过,你在南京读的是军官学校,你给我开个小灶,单独教我,我不去新兵营行吗?”“不行,部队有部队的规矩,你不但要去新兵营训练,还要先报到审查才行。”“我抗日还要审查,算了,我找新四军去。”王继贤说道。“你以为新四军不审查,现在奸细无处不在,不然的话,部队怎么让敌人偷袭了都不知道。”王继贤不言语了。黄国中继续说道:“我们94军是打过很多恶仗的部队,因此你一定要把军事技能提上去,这样你才能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多杀敌人,为你父母、为你哥报仇。”曾荣贵见王继贤低头不说话,劝说道:“营长说的没错,你快去新兵营训练,训练完了争取分到我班上,我教你打机枪。”听到有机枪打,王继贤这才把头抬起来,他咧嘴一笑:“说道,这还差不多。”黄国中向曾荣贵吩咐道:“你去伙房打个招呼,炒几个菜过来,我今天要给他接风洗尘。”当曾荣贵一离去,黄国中就问道:“你有没有看到萧淑珍?”“看到了。”“还好吗?”“还好。”此外,黄国中就再也没有什么可问的了。看到黄国中有点失落的样子,王继贤真想叫他一声大舅哥,把他吓一吓,闹一闹的。是的,自从在路上看到了黄倩倩写给他的信后,他才知道这世上有了一个爱他的人,为此他力量满满,想着巴不得早日打败日本鬼子回家去见黄倩倩。可是他永远想不到,未来他的孙子王超和黄国中的外孙陈萍,是一对集学友、战友、工友之三友的铁杆好朋友。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