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1)

逆旅寒蝉 醉中舞 2312 字 2022-10-12

(在去黄家的路上,倩倩问淑珍:“你去我家不紧张?”只见淑珍往黄国中身边靠一靠,头一昂说道:“我怕什么?丑媳妇迟早见公婆,我又不丑,紧张什么!”倒是继良,随着离黄家越近,他的胳膊不由自主的抖起来了,抖着抖着都让挽着他胳膊的倩倩也感觉到了。于是嗔怪道:“你别抖啊,这又不是上战场打鬼子,紧张什么?”继良哭丧着脸说道:“这比打鬼子还可怕。”国中笑道:“中午吃饭的得意劲哪里去了?别紧张,我爸没有那么可怕的。”倩倩说道:“就是嘛,你再这样紧张下去,把我都跟着紧张了。”继良赶紧说道:“你可别,你一紧张,我就更紧张了。”当黄国中带着淑珍出现在黄智博面前,是怎样引起他满脸的愕然,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反正,面对眼前这有别于往日印象的未来儿媳妇,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她娶回黄家生个大胖小子。可当他看到倩倩后面的王继良,心里就五味杂陈了。是的,当他从萧忠楚嘴里获悉倩倩的男朋友是王继良时,心顿时就像谁偷去了,空荡荡的。黄智博爱他的女儿,因此他不在乎她女儿爱的是谁,因为女儿爱的就是他爱的;黄智博爱他的女儿,因此他希望女儿永远在他身边,所以不想女儿让谁家的小子随便娶了去。可眼前,这个谁家的小子就出现在他面前了。这个谁家的小子?他的家庭身世黄智博开始不甚清楚,但通过一番了解,知道远远配不上她的女儿。黄智博虽然毛病多多,但还算是个开明人士,他非常欣赏前清大臣林元抚(林则徐)的那几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这倒不是说黄智博没给儿女留下什么,而是他想通过这几句话时时给自己加勉:要告诉孩子对财物不要有过多、过度、过思的幻想,在这战争年代的乱世中,首先自我要有担当才行。因此他对儿女的择偶对象只要不缺胳膊少腿,只要出自良善之家,他都不会横加干涉的。眼前的王继良,身高一米八,身材硬朗,英气逼人,从相貌来说与倩倩相比,是很般配的。尤其让黄智博感到欣慰的是,他第一眼看到王国中,就觉得有眼缘,觉得这是倩倩可以托付终身的如意郎君。儿女优秀自不待说,现在黄家出现了令他满意的儿媳女婿,这天下美事凑一块的,怎会不让黄智博兴奋不已的要佣人赶紧做饭晚上好好喝一杯呢。可黄智博说道:“爸,中午我已经在淑珍家喝了酒,并且喝得有点多,加上战时要保持战争状态,晚上酒就不喝了。”黄智博听了好不郁闷,心想又让萧忠楚占先了,生个女儿了不起啊,儿子回个家还得先上你家吃饭喝酒。可当他看到倩倩时,心里就更来气了,酸酸地说道:“人家的女儿好懂事,知道把未来的夫君先带回家里吃饭,我家的怎么就不懂事呢?”黄智博的话,傻瓜都听明白了,他已经同意继良成为黄家一员了。想到一路的紧张,继良感到真是好笑,于是他如释重负的向黄智博鞠一躬,说道:“谢谢,爸爸。”黄国中笑道:“不错,这爸叫的很顺。以后多教教我。”淑珍拧了一下国中。这时倩倩问道:“爸,我妈呢?”“你还真是一个孝顺女儿,在家半天了,才想起还有一个妈。她呀,一大早就到化成寺给你哥求平安了,看时间应该快回来了。”黄智博话音刚落,卢氏在佣人的陪同下回来了。当卢氏看到国中和淑珍、继良和倩倩双双站在她眼前时,脸上的笑容啊,就一直挂着。只是她刚从化成寺下来,身体有点疲劳,就拉着淑珍的手说:“我想到里面休息一下,你跟我来,我俩聊聊。”倩倩冲着妈妈和淑珍的背影嘀咕一句:“我妈有媳妇不要女儿了哦。”这话让卢氏听到了,想到继良的母亲是让日本人给炸死了,自己的女儿没有婆家因而只有她这个妈妈了,心中于是一抽,说道:“你俩也过来,一起聊。”众人一走,客厅就只有黄智博和黄国中父子了。黄智博坐下喝了口茶,瞅着国中看了半天,看到国中有点不自在了,嗫嚅道:“爸,你看……看什么啊?”“我看什么?看我儿子,啊,现在是国军,是国军一个年轻的打鬼子的……长官,对,是的,是打鬼子的长官,而不是剿……剿什么共匪的长官。”黄智博这话一出,把个国中吓了一跳!他四顾一下看到没人,小声说道:“爸,你这是怎么了?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不可讲这种话的。”“哼,我不讲,可你那二叔碰到我就讲,一个保定军校毕业的,不去带兵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却躲在宜乡搞什么军统宜乡组?”“爸,我二叔现在是怀才不遇,可和他一个资历的,现在最次都是中将军衔了,可他还是个少将。”“什么怀才不遇,谁叫他跑到井冈山剿什么匪让人家打得稀里哗啦,他有这个劲和你一起打鬼子多好。”“爸,他搞军统宜乡组也是为了抗战,现在锄奸人物很重的。”“锄奸,锄什么奸,我才不相信宜乡有奸,反而他才奸,哼,不打鬼子的就是奸。”说来二叔黄智军还是党国的人,况且又是引他当兵的人,父亲如此骂他,传出去不好,自己也尴尬,国中于是劝阻道:“爸,我们现在就不说二叔的了,说说我和淑珍的事吧。”“你这提议好,”黄智博立即转怒为喜道:“是啊,我们父子好不容易见上一面,说他干什么?国中,你说说看,你和淑珍准备怎么安排?”“爸,我和淑珍、还有她家里人商量好了,准备利用这次休假把婚给结了。”“他爸同意了?我不在场他就同意了?”“同意了。”“哎呦呦,这个老善人真是个老善人,从来都不会为难人的,我还以为他会为这事多少刁难我一下的呢。”“刁难,怎么可能呢。淑珍爸还要我转告你,婚礼不要搞得太繁琐了,现在是战时,要一切从简。”“那好,我就按他的意思办。但我现在告诉你,我为什么刚才叫他老善人?”“不知道。”“我告诉你吧,远在清朝时期,很多外省的,比如浙江、福建、广东,他们因为地少人多,生活艰难,就举家跑到我们这里开荒种田,我们就把他们叫棚民……”“棚民,是不是移民的意思?”国中插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这棚民来到我们这里啊,由于勤劳肯干,他们很快就富裕起来了,并形成了一股势力。当时清朝官员无能,把棚民和我们这些当地的分别入籍,呵呵,你知道后来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吗?”“什么后果?”“什么后果,后果才严重呢。由于当时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就给棚籍和我们的土籍各给相应的名额,但这名额出问题了,引起了诉讼,最后还出了人命。”“还出人命了,怎么会这样?”“里面还有许多原因,真要说完,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反正最后的结果是,你未来岳父爷爷的爷爷们,主动和官府协商,把自己族人的学额让于棚民,并且要求族人不要轻视棚民,鼓励族人与棚民互与通婚。从此,我们宜乡就很少发生棚籍和土籍械斗的事了。”“萧家的祖先真厉害!”“厉害的还在后头,你知道吗?你知道城西南萧家巷里的萧家祠堂吗?”“知道,小时候淑珍带我去玩过呢,阴森森,怪吓人的。”“什么吓人,告诉你吧,刚建民國的时候,那萧家祠堂既是私塾又是宾兴会所在地。”“爸,私塾我懂,可你说的宾什么会我还第一次听说过。”“当年要考功名的大都是贫寒子弟,所以就由一些乡绅富贾兴办宾兴会,这宾兴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学子资助赶考的费用。我们的蓝县长,他祖上是从广东兴宁县来的,是个货真价实的棚民,可就是因为萧家让出的那个学额,才有了蓝县长出自历代官宦人家的身份哦。”“呵呵,想不到蓝县长还受恩于萧家啊。”“是的,国中,我今天跟你说这么多,就是要你以后善待淑珍,不要让淑珍感到委屈。”“爸,我知道了。”正说着,卢氏休息一会出来了,她后面依次跟着淑珍、倩倩和国中。淑珍的玉颈出现了一根项链,吊坠镶嵌一颗闪闪发亮的蓝宝石——这是文氏刚当着倩倩面送的,说是黄家的传家宝,只传儿媳不传女。倩倩自然不会吃淑珍的醋,可她会说:“我姐妹俩谁跟谁啊,我妈给你还不是等于给了我,呵呵,我先戴几天试试。”淑珍急了,赶紧叫道:“妈,她抢我的东西!”说着就抓住倩倩的双手,摆出一副绝不相让的架势,来时装出的那副淑女态,此刻荡然无存了。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哈哈大笑,笑声过后,出现的是一个身着西装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国中的二叔——黄智军。只见他走到国中的面前,捶了一下国中的胸,大声道:“不错,我党国有如此俊杰,是党国之福、民族之福、革命之福……”他的福还没有说完,黄智博就打断他了:“别在这肉麻了,有什么事?快说!我忙着呢。”黄智军这才看清,屋里还有其他人。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