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这是我表弟(1 / 1)

(看到自己这个表弟忽然就晕倒了,鼯鼠感觉很诧异啊。好好的表弟怎么就晕了呢。难道是表哥我长得太帅了?鼯鼠是这样觉得的,毕竟他的自我感觉还算良好,就是有一点臭美。不过要网友们来评价,其实小鼯鼠还是算得上可爱。可是现在人家花栗鼠居然晕了,这就有点让它愧疚。其实当花栗鼠刚刚来到这里偷窥,鼯鼠就已经发现了它的存在。只是碍于陈渊在边上,所以不好和表弟打招呼。这不是看老大哥给臭猴子治疗,才找了个机会偷偷的想和表的亲近亲近。不过看现在的这种情况,怕是有点和它一开始的想法大相径庭了。“叽叽叽叽!”鼯鼠发出刺耳的叫声,似乎吸引陈渊的注意力。原本就在寻找鼯鼠的陈渊也是发现了站在树枝上向这边招手的鼯鼠。“你怎么跑那去了啊。”陈渊连忙走了过去,这才发现那颗树下居然倒着一只花栗鼠。【介又是嘛?花枝鼠?】【不是吧,松鼠才对。】看到网友们讨论,陈渊只觉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没一个说对的。“花枝鼠我还可以理解,可是这松鼠算什么。”“兄弟你该不会连松鼠都没见过吧。”【eee……还真不知道。】陈渊有些无大语,脑袋上一堆黑线。【好吧,我感觉要进入老陈的科普时间了。】陈渊轻咳一声,“注意听,这两家伙其实科目分类就不同。”“花枝鼠是属啮齿目、鼠型亚目、鼠科、大鼠属。”“花栗鼠属啮齿目、啮齿亚目、松鼠科、花栗鼠属。”“至于形态方面,花枝鼠毛色像奶牛一样黑白相交。最常见的毛色以由前肢到头为巧克力或黑色,称头巾,背部白色的居多但有黑色斑点或中间一道黑毛。长尾巴接近于身体长度,尾巴上也常有黑色斑块。”“而花栗鼠成鼠体长110-150毫米,尾长接近体长,背部毛呈浅黄色或橘红色,有5条黑褐色纵纹,故有“五道眉”之称,纵纹自眉背部延伸至臀部。体侧毛为橙黄色,腹毛污白色,毛基灰色。”“再有就是生活习性,由于人类的长期饲养,花枝鼠不像平常的老鼠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它们会随和着主人的休息时间。花枝鼠非常爱干净,喝完水吃完饭,它们都会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花枝鼠脾气非常温顺,如果不是抓疼了它们,它们一般情况下不会咬人。“而花栗鼠呢栖息于林区及林缘灌丛和多低山丘陵的农区,多在树木和灌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梯田埂和天然石缝间穴居。多白天活动,晨昏最活跃,常在地面及倒木上奔跑,亦善爬树,行动敏捷,不时发出刺耳的叫声。以各种坚果、种子、浆果、花、嫩叶为食,亦吃少量成、幼昆虫。有贮存食物习性。冬眠。”陈渊废一通劲感觉自己应该算是解释明白了。这得到了花栗鼠的表哥,鼯鼠的点头。没错,我的表弟就是花栗鼠。“表弟?”陈渊隐约感知到了什么,诡异的看向肩上的鼯鼠。咋啦,不对嘛大锅?好吧……陈渊掩着嘴咳嗽了两下。其实鼯鼠叫花栗鼠做表弟,也不是不对。毕竟两个家伙,都是属于松鼠科。就说是远房表弟也不为过。花栗鼠属共有25种啮齿动物,包括加州花栗鼠、西伯利亚花栗鼠和东部花栗鼠等。体长11-15厘米;尾长12厘米左右。有颊囊,耳壳显著、无簇毛。尾毛蓬松,尾端毛较长。前足掌裸,具掌垫,指垫;后足掌被毛,无掌垫,具指垫。雌鼠乳4对,胸部2对,鼠鼷部2对。头部至背部毛呈黑黄褐色。具5条黑褐色和灰白、黄白色相间的条纹所以也称“五道眉”。正中一条为黑色,自头顶部后延伸至尾基部。外两条为黑褐色,最外两条为白色,均起于肩部,终于臀部。尾毛上部为黑褐色,下部为橙黄色,耳壳为黑褐色,边为白色。而且该属动物与近种地松鼠的区别在于头上有条纹。它们的体色通常具黑、白、橙色。花栗鼠有颊囊,使它们能够携带食物并储存在自己的洞穴中。大多数独立挖洞,而不是像松鼠群体。只有在交配季节中可以看到它们成对出现。[生境较广泛,平原、丘陵、山地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灌木丛较密的地区都有。一般栖息于林区及林缘灌丛和多低山丘陵的农区,多在树木和灌丛的根际挖洞,或利用梯田埂和天然石缝间穴居。而且主要在白天活动,晨昏之际最活跃,在地面时间多,在树上活动少。善爬树,行动敏捷好奇,陡坡、峭壁、树干都能攀登,不时发出刺耳叫声。半冬眠性,早春、晚秋也有少量活动。全年以7月中旬数量最多,与幼鼠出窝参与活动有关。多数在地下掘洞栖息,也营巢于树洞甚至侵占人工招引益鸟的巢箱。其洞可分为春夏洞与越冬洞两类。春夏季洞穴无贮粮室或去冬的贮粮室被堵塞,巢室较浅,有些距地面最短的垂直距离约10厘米,也有30-50厘米的,洞道长短不一。长者可达二、三米,有1-8个洞口,洞口小于50×50毫米,在此洞养育仔兽。越冬洞通常有一贮粮室,洞道较深,距地面的垂直距离约为90厘米或更深。常见到洞口有掩蔽物,附近有空心倒木、岩隙、松树洞或土洞做为临时的隐蔽场所。至于它们的食物喜好,就陈渊的了解食性杂,对豆类、麦类、谷类及瓜果等都食害。春季侵入农田挖食播种的作物种籽,秋季利用颊囊盗运大量粮食,一个仓库存粮可达5-10千克,食物储存占用面积达30平方米。它还爬到树上偷吃核桃、杏、苹果、梨等。由于对食物贮存地记忆不强,一定程度起了“播种”的作用。是一属恒温的哺乳动物,当冬天即将来临之时,会大量进食而积贮脂肪,为冬眠作准备。一到冬天即停止进食,体温降至1℃而进入冬眠,此时其脉搏每分钟一次,维持着最低的代谢循环,以防止冻僵。一到翌年四月春回大地时便突然苏醒,在不到两小时内,体温从1℃回升到37℃,并开始摄食,直到10月底又重新进入冬眠。这种动物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也算是没有生存危机的动物了。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