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和莫雷诺在两条边路的拉得很开!”
“很极致的扇面宽度!”
“提节奏了!”
库蒂尼奥忽然杀入禁区,同时接到了维纳尔杜姆的的直塞。
没有引诱到科斯切尔尼的正面拦截。
吉鲁贴屁股拱上来了!
不能拖,
拖进攻节奏是利物浦的大忌!
卡索拉也要协防过来了!
啪!
巴西天才闪转腾挪,终究还是放弃了突破,用一记插花脚敲给了大禁区外侧靠近底线附近的克莱因!
又是一声啪。
足球呼啸地扫入阿森纳禁区!
“危险啊!”
“啊!太可惜了,传球的力量稍大,线路飘忽,谁也没碰到球!”
“足球差点滑出底线,好在莫雷诺控制了下来。”
“利物浦要重新组织进攻了。”
“如果是打持续阵地战的话,枪手没那么怕红军。”
“利物浦的锋线三叉戟,是很吃空间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马内、菲尔米诺、库蒂尼奥三人在克洛普的战术框架下,打阵地战时不会轻易丢失球权。
足球到每个人脚下,就能衍生出不同的进攻细节。
马内的拿球特点,不爆破的时候,是“佯攻型”组织,传球迷惑性非常强,传远不传近,这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忽视了他的传控能力。
库蒂尼奥的特点就是正宗的10号位,时不时切到中路接球,摆脱能力超绝,牵制对手防守站位的同时,也在伺机提速打穿阿森纳的防线。
毕竟是国米青训出品的超级天才,成长过程中陪他踢球的都是三冠王级别的巨星,巴萨就一直眼馋他很久了。
菲尔米诺呢?
他更像是二者交换球权,切换进攻套路的枢纽。
只不过。
整体进攻永远不是三个人的事。
“克洛普调教出的这条锋线,一般队伍真的扛不住。”
“绝对是欧冠四强级别的火力!”
“只是中场和左右两个边后卫的化学反应不强。”
“温格布置的防守很有针对性啊!”
“利物浦的进攻总是在莫雷诺那一侧哑火。”
“库蒂尼奥如果主攻克莱因的方向,又中了阿森纳下怀。”
温格不停看表,仍旧示意着李康不要回撤太深。
酋长球场嘘声四起。
伊斯灵顿球迷很不满意:
‘两亿买回来了一个大爷?没看到球队被揍得那么惨?说好的拖后型中场出道呢?为什么不回防。’
世界各地的阿森纳球迷却是在期待着什么。
【虽然有点违背战术规律,踢得很不阿森纳,但温格的防守部署没有任何问题。】
【压力不大,中路留个李明灯,锋线留个莫拉塔,很传统的反击策应衔接。】
【不仅仅如此,你们看看维纳尔杜姆的跑位,根本不敢插得太深,时不时就得抽出来跟跟李明灯,变向削弱了利物浦的进攻参与人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