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2章 佛道争宠帝王术(1 / 1)

武当派 白马出淤泥 3846 字 2022-10-23

(巴适认输,在场之人一片哗然。纵观巴适辩经史几乎无败绩,哪怕面对不少老一辈高僧最多就是平局收场。而今日,他竟然当着一个十三四的小子认输了。绝对是震撼人心,能够亲眼见证此次争辩,他们感到非常的荣幸。佛教这边无话可说,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帝师亲口认输了,还能如何?他们这边谁能辩驳张君宝?忽必烈原本靠在龙椅上,当巴适认输的话一出口,他差点没被闪了腰。“输了?”他刚才还在想张君宝输定了,不管怎么争辩,在巴适面前应该都是不够看的。谁能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呢?道门这边欢呼雀跃,局势大逆转了。在他们有些绝望的时候,张君宝竟然做到了这一步,太不可思议了。祁志诚脸上有些欣慰,可眼底深处的忧色依旧未消褪。“帝师,承让。”张君宝说着便看向了忽必烈道,“陛下,还请收回成命,此次道佛辩经的惩罚应当赦免。”听到张君宝的话,樊志应等十七位脸色一喜。只是忽必烈听完后,脸色一沉,冷哼道:“张君宝,你未免太过得寸进尺。”这话就有些严厉了,周围围观之人立即安静了下来。怎么,张君宝哪里又得罪陛下了?“佛道辩经,道门已负。”忽必烈继续说道。“可小道已经辩赢帝师。”张君宝还想努力一下。“你和帝师辩经,朕答应一旦你胜,收回成命。而朕之前说的是尽焚除《道德经》外的其他道经。既然你胜了,朕也履行承诺,事后让佛门从中挑选伪经,再做焚毁,其余保留。之前佛道辩经已成定局,双方亦有约定,岂可更改?剃发出家,势在必行!”忽必烈说道。他可没如张君宝的愿。这小子还想将自己绕进去?之前佛道辩经已经有了结果,岂会因此而改变?樊志应他们的脸色发白,有几位更是怒火攻心,口中鲜血喷出。他们心中其实也知道这件事是无法改变,只是因为张君宝胜了巴适,心中难免有点期待。果然,结果还是一样。“陛下!”“勿需多言!”忽必烈冷冷盯着张君宝道,这小子还真有点蹬鼻子上脸。他觉得张君宝对自己这个皇帝不像别人那般敬畏,小小年纪有如此魄力,大概是火龙真人的缘故吧。其实有关这点,他倒是误会了。虽说张君宝知道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力,生或死就在他的一念之间。可他毕竟有后世的灵魂,对于所谓的帝王权力感受不是太深,自然不像其他人那么敬畏。而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全都可以推到他师父身上。“君宝,你回来吧。”祁志诚出声道。他不想张君宝再和忽必烈争什么,有这个结果其实已经很好了。原本除《道德经》外,其余经文全都被判为伪经焚毁,如今有了转圜的余地,至少还能保留大部分。若继续下去,说不定会惹恼忽必烈,结果难料。张君宝暗暗叹息了一声,其实他也知道剃度出家的惩罚很难改变。因此开始的时候没有直接提,想着胜了之后能否蒙混过关。可惜啊,还是自己有些想多了。就算忽必烈疏忽了,佛教那边肯定还记着。当张君宝转身准备回去的时候,巴适出声道:“张道长,刚才是否早已胸有成竹,贫僧一开始便在你的算计之中?你根本就不需思考一刻钟,还有那抓狂的样子也是装出来的吧?”巴适的话又让在场的人惊讶了。难道说真如他所言?那么张君宝之前的一切,比如撒泼,比如恼羞成怒,红着眼和主持官员争辩的样子,都是假的?让自己这些人以为他已经无计可施?是为了迷惑巴适?“你猜。”张君宝留下了两个字回到了祁志诚身旁。众人发懵,猜?猜个屁,谁知道你怎么想?巴适微微摇头叹了一声,也回去了。“此次佛道辩经,佛门胜。按照先前之约定,道门十七人剃度出家。”主持的官员高声宣布。樊志应等人面若死灰,之前几个吐血的更是直接昏死了过去。樊志应等人看向了祁志诚。祁志诚站起身道:“我等认罚。”樊志应等人痛苦的闭上了双眼。虽说他们早有这个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刻,心中的痛苦谁能知?“君宝说得好,三教合一,殊途同归,诸位师弟,出家亦修道。”祁志诚又说道。听到祁志诚这话,樊志应等人的脸色好看了一些。是啊,张君宝,这可是一位了不得的师伯啊。想想纯阳宗,想想火龙真人,自己道门就算遭到打压,相信总有翻身之日。自己是修道之人,岂会因剃发而改变?无非是换个地方修道悟道罢了。或许苛刻的地方反而能悟道。“挑出的道门伪经,必须全都焚毁,包括其雕版。民间禁止传阅藏匿,一旦发现,必将严惩。”主持官员继续说道。毁雕版是毁其根本,否则经文被烧,只要雕版还在完全可以再次刊印。张君宝知道这一条是非常严厉了。没了雕版印刷,只剩下抄写一途了。速度慢不说,还可能抄错。再加上传阅藏匿定罪,这些经文久而久之自然失传了。张君宝暗暗叹息,因为自己的插手,结果应该好了一些。否则其他的经文就算有流传下去的,几乎没一部是完整的,更多的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令人痛惜。“由张君宝亲自负责焚毁伪经及伪经雕版。”忽必烈突然出声道。张君宝没想到这件事落到自己身上。忽必烈这是给自己添堵吗?在道门中人看来,佛教口中的伪经都是道门经典。如今要被焚毁了,而自己作为焚烧之人,怕会让不少人心中不快吧。纵然自己此次辩经赢了巴适一次,但焚烧经文在道门中人看来,那就是大罪过。拒绝?“君宝!”祁志诚见张君宝有些走神的样子不由喊了一声,“还不接旨。”“是。”张君宝应下了。他知道祁志诚帮自己分担了压力。忽必烈见祁志诚维护张君宝,心中倒是不意外。刚才张君宝胜了巴适,让自己收回成命,他还是觉得有些恼火。自己堂堂的皇帝,竟然被一个小子得逞了,所以便想打压打压张君宝。而且,张君宝是人才,自己将来真要用,可也不能让他在道门有太多的影响力,相应的分化还是需要的。相信焚经一事会成为张君宝的污点,无法洗清。到时候张君宝想要掌控道门,就得寻求朝廷的支持。这是上位者必须懂的权衡之术。不管张君宝会不会掌道门的权力,未雨绸缪总不会错。“朕已准备宴席,今日诸位便开怀畅饮吧,哦,还有素斋。”忽必烈对众人道。“谢陛下赐宴。”众人高呼。紧接着便有宫女太监将美酒佳肴端上了。就在这里大开宴席了。“陛下,贫道身体不适,恳请允许先告退。”祁志诚起身道。道门这边纷纷出声。忽必烈倒是没挽留,同意道门一方离开了。樊志应等人剃发出家已经是惩罚了,没必要对全真教等道门穷追猛打,适当的敲打就够了。张君宝跟着祁志诚他们朝着宫外走去。身后传来觥筹交错和丝竹之声,不管是佛门还是其他在场的官员,都在狂欢。唯独道门一方黯然离场。张君宝可以看到道门的诸位个个神情萎靡,这一次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说前几次辩经输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这一次不同了。全真教及道门的权势将被彻底打压。张君宝暗暗叹息了一声。忽必烈真是过分啊,虽说同意道门一方先退场,没有让道门太过难堪,但他大开宴席,本身就是替佛教大胜庆祝的意思。皇帝的喜好偏向,决定了宗教的兴衰。自己负责焚经就正好了,到时候尽可能多的保下道家经文吧,这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忽必烈恶心自己的一点心思,张君宝能够猜到。纵然这件事对自己的名声有碍,那又如何呢?想想师父,什么事不敢做?尤其是别人不敢的,师父更敢。别人说三道四,就让他们去说吧。酒过三巡,忽必烈屏退左右,只留下帝师巴适。周围的人也都很有眼色,远远地离开了。虽说他们很想知道陛下和帝师要说什么,但谁也不敢靠近偷听。“帝师,朕听闻火龙真人已经一百多岁,可看着与四五十岁的男子无异。”忽必烈脸上有些感叹道,“道门果真有长生之法?”“陛下,是养生之法!”巴适纠正道。他心中一沉,该来的还是来了。火龙真人的事迹传入陛下耳中,这个结果是他能够料到的。身为帝王,对于长生是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尤其火龙真人的确是一位神秘的高人,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忽必烈岂能不动心?“不管是养生之法还是长生之法,这位火龙真人还真是一位奇人。”忽必烈叹道,“帝师,不知他的养生之法比起你佛家的如何?”“道家养生之法冠绝天下,火龙真人更是精通此道,佛门不如。”巴适答道。“果然如此吗?”忽必烈说道,“朕以前早就有所听闻,道家的确擅长养生一道,却不曾想真的可以让人如此长寿,若是朕……”忽必烈对巴适的回答还是有些意外的,在他看来,巴适怎么也得替佛门辩解一番。没想到他直接承认不如道门了。其实巴适对此是有深思熟虑的。道家的养生之法是公认的,这点自己再在忽必烈面前隐瞒也是没用的。真要这般做,怕会影响忽必烈对自己的信任的。自己身为帝师,该有的心胸还是有的。否则如何让忽必烈信任?再说,自己无法否认火龙真人的存在,此事总得面对。“陛下,贫僧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帝师有话直说便是。”“陛下想要修练道门的养生之法,怕是不会奏效。”巴适说道。“你该不会说朕现在练,迟了吧?”忽必烈眉头一皱道。“虽然会让陛下不悦,但贫僧还得说。”巴适道,“道门之养生之法一般是从小便开始修练,持之以恒,才有效果。除此之外,陛下可耐得住寂寞?修道之人,讲究清静无为……”巴适将道门修练的一些事项提了一下,忽必烈叹息一声。其实这些他何曾不知呢?身为皇帝,这些事自然做不到。“如此说来,朕与道无缘了。”“陛下,还有佛。”巴适微笑道,“陛下拥有四海,坐拥天下,何须亲自受苦去修练?那等苦修不适合陛下。贫僧所学便是陛下之需。过些日子,贫僧可对陛下再施以灌顶之法。”“咦?”忽必烈心中一喜,却也有些疑惑,“帝师不是说下一次怎么也得再过半年吗?”“贫僧近日功力有所精进,再施展一次倒也无妨。”巴适笑道。“帝师可别勉强。”“请陛下放心,贫僧岂会勉强?”“如此甚好。”忽必烈叹道,“看来那道门术法效果虽不错,但不是人人可练,可惜了。灌顶好啊……”“此次辩经贫僧败了,可收益良多,贫僧先告退,需闭关几日好好领悟。”巴适说道。“好,帝师自便。”忽必烈点头。看着巴适离去,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释儒道,缺一不可。”忽必烈暗道。提及火龙真人,尤其是其养生之法,倒不是说忽必烈真的想要修练。这种功法他岂能不知?先不说年纪问题,就算是道门中人,古往今来能够做到火龙真人这般境界的又有几人?除非是天资超绝,再加上有大毅力才能有火龙真人这般成就。否则纵使道门功法有养生之效,一般之人长寿也很有限。而且这种养生之法,只能用于修练之人,无法让外人受惠,忽必烈自然不会选择。佛门的灌顶之法就不同了,只要有精通此法的高僧便能够做到,是可以让外人受益的。所以此法的确是最适合自己的。这些年接受巴适的灌顶,让他身体状态保持的很好,年轻了许多。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在后宫,自己又变得神勇异常。可惜,这种灌顶巴适最多是一年一次。对他来说,当然是灌顶次数越多越好,越频繁越好,能够让他神清气爽。所以他提及了火龙真人,果然,巴适坐不住了。什么半年之后,给点压力,过几日不也行?他现在扶持佛家,可也不会将道家按死。否则佛教一家独大,岂不是又成了昔日的全真教?就比如现在,自己稍稍提提火龙真人,巴适感受到了危机和压力,生怕自己转而信任火龙真人,才会立即说给自己施以灌顶之法。想到这里忽必烈心情更是畅快。佛道争宠才能为他所用,帝王之术啊。“喝!”忽必烈举杯。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