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焚画坑杀之策(1 / 1)

(断粮之策,是文官集团们早已商议过的策略。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陛下,老臣建议,焚毁镇北王所有的书画!”老太傅一言,很是狠厉。究其缘由,大家也是明白。镇北城地处偏僻,无法产出足够的粮食。维持稳定的生活物资,也是做不到。过去的岁月。老镇北王林棣镇守镇北城,是大楚帝国对镇北城进行补给和物资供应。镇北城这座北方战略重镇,这才得以维持下来。但三年前,形势却发生了变故。天文大帝继位后,着手削藩事宜。他将目标瞄准了六位王爷。作为大楚战神的老镇北王,自然是首要削藩之人。镇北王拒绝了文官的接手,咬死必须是沙场经验的武将前来,他才愿放手。他拒绝了削藩之策。也就成为了大楚帝国的罪人。意外的是。就在老战神拒绝削藩之策不久后,竟是莫名陨落于镇北城中。关于这件事,世人皆能想清楚。天文大帝是儒道帝王,他自是十分在意伦理道德。杀叔之罪,他不想背。但老镇北王拒绝削藩之策,却又不得不死。这才有了莫名陨落之事。接任镇北王之位的,是年仅十七岁的林天雍。这位新任镇北王之名,世人皆知。皆因他的书画,早已名动了天下。他的纨绔与不问世事,也是天下皆知。如此人物继任镇北王之位,是天文大帝乐意见到的。他没有再次下令,对镇北城进行削藩。林天雍如此无心,镇北城在他手中,迟早得凋零下去的。还有。他已经杀叔了。再杀堂弟的话,只怕再无法以莫名陨落向天下交代了。但太傅齐成还是向他进言,务必断了镇北城的补给。镇北城没钱了,也没粮了。还有一个只醉心于琴棋书画的纨绔子弟,这才彻底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天文大帝同意了。那时候的镇北城,的确是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直到墨雨柔在清点库房时,发现了几道已是完善的画作。镇北王的画作,这才开始流入了天下。世人虽都在嘲笑林天雍的无能与逃避,却不得不承认一件事。这位悠闲王爷的书画天赋,是天下第一的!不懂书画之人望着镇北王的书画,看到的是栩栩如生。深韵书画之道之人望着镇王的书画,看到的却是跃然纸上!那浩瀚真实的画意,惊动了整个天下。世人惊讶之余,更是不得不承认.......镇北王的画艺,当真是无人能及。不仅当世无人能及,过往也没有!只怕未来,也难以有人能够企及了。若是将这般书画流传下去,定会在后世成为无上的经典。镇北王的每一幅书画,也就此成了世人的传世经典。那书画的价值,也就越加值钱了。三年前。一副春树秋霜图,卖出了五万两的天价。两年前。一副千里出塞昭君图,卖出了十万两的天价。一年前。一副气吞天下,雄鹰展翅图,更是卖出了三十万的天价!镇北王的画作,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天价。镇北城本是窘迫的生活,也源于镇北王每年三幅的传世经典,变得宽裕了起来。镇北王妃有了钱,镇北城百姓也过上了温饱的日子。王妃甚至在操持镇北城之余,还有余钱去扩充镇北大军。这就是镇北王书画的价值。越来越值钱,也越来越价值连城的价值!若是再让镇北王妃继续卖出镇北王的书画,镇北城根本不会缺钱,更不会缺粮。有钱了。也有粮了。这位巾帼女子也就该南下了!这才是最可怕的!!太傅齐成与众文官所忌惮的,就是这个问题。“镇北城除了镇北王书画外,没有任何值钱之物。”“老臣以为,要断了镇北城的粮草,就必须焚毁所有镇北王的书画。”“不仅仅如此。”“陛下还必须下令,买卖镇北王书画者,一律坑杀!”“我们要让镇北王的书画,变得一文不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断了镇北城的经济!”“这就是老臣所要上奏的,焚画坑杀之策。”天文大帝听罢,很是满意。也是十分的高兴:“很好!”“太傅这是釜底抽薪,从根源上断绝了镇北城的维持。”“焚画坑杀之策,朕准了!”一声“朕准了”,换来的却是朝堂沉默的心碎之声。好一个焚画坑杀啊!如此心狠的毒计,的确能够沉重打击镇北城的经济。只要镇北王的画不值钱了,镇北城也根本无力筹措粮草,出兵南下了。众臣佩服之余,却也很是心疼。要知道。镇北王的书画,绝大部分是被这些大臣买下的。在天文大帝如此重农抑商的背景下,也只有他们这些朝中大臣,才能拿出如此多的银两,买下镇北王的书画。他们敢买,一部分是真的喜欢,一部分也是源于对未来的投资与理财。镇北王的书画,世间根本无人能及。他们手中的书画一旦放出去,卖出的价值,只会比买入时更高!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人会怀疑的。但太傅齐成如今的焚画坑杀之策,却是将他们手中的画,全数变成了飞灰。天文大帝应允了此策,他们也是不得不上交的。到时候。这道沉重的损失,就得他们来承担了!无端损失了如此大的一笔钱,他们如何能够不心疼!?但形势如此,众臣也是没有办法。如此哑巴吃黄连,他们只能默默承受下来。而太傅齐成的策略,却并未就此停止下来:“臣还建议,陛下必须立即禁止,镇北城周边五城与镇北城的贸易往来。”“我们不但要断了镇北城未来的经济来源,我们还要让他们现在手中的钱,也买不到任何的粮草!”这是对焚画坑杀之策的补充,天文大帝自然应允了下来。太傅开了一个好头,其余的大臣自然也不能沉默下去了。文官集团中的第二位领头人,此刻也是默默走了出来。“禀陛下,臣有本奏!”......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