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重重砸在地。声儿不大,却吓得趴在地上的老头儿瑟瑟发抖,消瘦的身子在此时展现出别样的柔弱感。明社,作为县衙内元老级捕头已年近四十,但并没有越升越高。在历经三次县令换代,以往他并没有受到重视,从来作为最普通的无名小卒打着下手,直到陈江河上任提拔一众心腹后...早之前,在陈俊没有功绩不能升职前,第一个被提拔的正是作为老人的明社。从普通的衙门看门人一跃到县衙师爷。这跨度可以说是相当离谱。出奇的是...县衙上下没有人嫉妒老头儿,只因其人缘实在是太好,所有捕头见到都得喊一声明爷。如今从小捕头晋升师爷,于县衙中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对于明社来说,受到新上任县令的赏识,心中亦是抱着感恩之心,欲豁出去一身老骨头报答一二知遇之恩。不出所料...无论是硬撼上级领导,捉拿两乡乡老,还是怒怼佛门高僧。每次经历都是刺激拉满!一波三折下,险些将他这老骨头给拆散了。经历如此多的大场面,对于这位新上任的陈县令,明社那是又爱又恨又尊敬。历任县令中,为百姓做到实事的可谓是少之又少,不是前几任县令不愿意做,相反...每一任县令上任莫不是胸怀韬略,指点江山!欲干一番为国为民的大事。但无一例外都被十乡乡老压地抬不起头,就连这一关都过不了...更别说其背后强盛的佛门势力。随着几代县令折戬沉沙,一众捕头原本报身县衙为百姓主持公道的理想,也逐渐趋于冷却。直到...陈江河的到来。整个元会县县衙逐渐焕发了新的生机。无论是面对上级、乡老、佛门,头儿淡然与各方势力对峙不落下风,鼓舞了多少捕头心中的热忱。天不怕,地不怕,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所有人对这位新老大的骄傲。然而在得知正祠变故后。这位素来冷静的县令,却在书房内大发脾气,甚至还砸了自己最爱的砚台!明社擦了擦额头冷汗嘴角发苦。“老爷,证物失踪之事实在诡异,怪不得看守捕快...”陈江河脸上神情余怒未消。他重重叹了口气。“证物失踪,也就罢了,但陈俊这么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这么消失在众人眼皮子底下,结果上报的消息却没提及!”“息怒老爷...许是报信的捕头来得及,这才没有在意。”明社连忙开口说着好话。本以为能让老爷消消气。不曾想,提到报信捕头,陈江河更是气愤破口大骂。“区区死物,能比上班头的命重要?这些毛头小子真是还要气死我了!”看着气的左右踱步的县令。明社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重人,不重物,能在这等大人手下做事,是他们这届衙役的荣幸。“明老你笑个什么?”糟,不小心笑出来了...“老爷,转移证物者,不论是人是鬼,如此多的重物定不会逃出太远,我们现在快点四处搜寻或许能有所收获!” , )
第七十二章 暴怒的陈江河(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