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伊!检查能量状况!”“明白,正在调取能量数据中!”随着小伊的声音,他不由得想起了他体内系统的来历。在这个太阳系系内星际时代,可以植入人体的系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早在他祖父还在上中学的年代,便有一个名叫里斯克的世界首富,通过“神经蕾丝计划”掌握了一定的脑机接口技术,凭借这项技术,里斯克提出了意识互联网的圆宇宙的概念。当然以当时的生物、半导体技术,在许多人看来来,圆宇宙概念,是天方夜谈般的故事。但到了他这个时代,随着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基础科学获得了巨大突破,尤其是量子物理的进步,加速了量子纠缠技术的突破,这项技术对植入性系统的帮助极大。通过对神经元中动作电位的电子自旋干演作用,人类实现了对脑电波活动的二进制数据化,简而言之,便是通过电子自旋的纠缠现象,实现了某种意义的“读心术”再加之量子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极限,由此,一种可以用意识控制的可植入人工智能,经过大量的验证实验,终于被研发出来。人类也正式进入了意识网络时代,但可惜的是,这种植入式的人工智能遭到了很多人的抵触,将一个可以读取意识和记忆的东西放在身体里,怎么看都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当然读取记忆这种事情,对于一些脸厚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真正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植入的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微弱的电流,对身体进行一些影响。如心脏的心电状态……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生死交给一块芯片。而作为先驱航天员的杨猛,虽然他心中也有一些担忧,但他还是接受了植入性的芯片,而且相对于商业化的脑机接口芯片,他身体中植入的芯片,更是复杂。也正是这样,他体内的小伊才拥有着一定的智能。而作为一个人类,面对隐私问题,他除了了地面规定的定时检查周期外,“小伊”一直处于触发待机状态,而在此时,让杨猛有些反感的小伊,却是他在被吃掉前,完成使命的最后手段。“没想到我们最后竟然有着这样的合作!”这时小伊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回忆:“能量状态检查完毕,τ中微子介质微温差核动力植入电池组,正处于激发状态,τ中微子介质离散区间值,正常!神经元动作电位量子遂穿值,正常!波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常温超导生物能逆变转换组件,工作正常。注意:玻色子全身身体能量传导节点出现异常。正在检查中……警告!位于肱骨体、胫骨、趾骨,三处波色子能量传导节点组件纠缠态丢失,您的右腿出现部分丢失,您的身体出现重大伤情,是否启用应急方案,刺激腿部细胞,进行一定程度恢复?”听到这样的问话,杨猛轻轻的摇了摇头,“不要管我身体的状况,计算一下,现有能量激发出的中微子集束信号,能否准确的将信息传递到地球!”“明白!”随着小伊的回答,杨猛脑袋再次安静下来,在等待小伊出计算结果的同时,他腿部的疼痛感再次传来,随着疼痛感的袭来,小伊的声音再次响起:“腿部伤口的痛觉即将达到身体晕厥保护的极限,是否压制腿部神经的动作电位,以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一阵阵的疼痛让杨猛要紧了牙关,“不必浪费能量!”“明白!”虽然小伊的能量供给来自胃部的一块微动力核电池组,有足够的能量阻断疼痛,甚至可以刺激细胞,让腿部的伤势进行一定的恢复,但此时的杨猛更担心的是,这点能量能否将信号传递出去,“12.36光年!希望够吧!”杨猛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胸膛微微的上下起伏着,在等待小伊得出计算结果的时候,他也想到了很多事情,其中让他无法理解的是他的飞船为何会坠毁到这个星球上。“按照既定航线,我所乘坐的探索飞船到达的地方应该是距离太阳系12.36光年之外的鲁坦星系!”“按理来说当飞船进入鲁坦星系的引力范围时,飞船上的人工智能,应该把我从低温休眠中唤醒?”“可为何等我醒来时,飞船已经处于坠毁的状态?”“古怪……”意识已经回到正常状态的杨猛,仔细的回忆起飞船坠毁前的事情,而他这仔细一回想,才发现对于坠毁前的记忆大多是听觉记忆,……“警报!”“撞击警报!”“飞船将于2分56秒后,与未知天体发生直接碰撞!”“超视距避障系统尝试纠正中!”“轨道超算,正在建立轨道数据模型……”“警告,无法避开未知天体的引力球范围!”“纠正失败!”“启动逃生应急系统已经启动!”“即将紧急唤醒指令员!”“正在抽取冷动休眠介质液……”……当时他从低温休眠舱醒来时,各种警报声一窝蜂的涌入他的耳中,还没等他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他的休眠舱便被送入了逃生装置中,而后在巨大的重力荷载中,整个人陷入了昏迷,之后他便是处于断断续续的苏醒昏迷状态,直到现在他才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时刻,“所以说,我现在是在鲁坦星系中的某一颗行星上吗?”“这也太巧了!”“还是说有什么外力因素?”杨猛心中隐隐约约的有了什么想法,“也许真的让世纪初的那些人类给猜对了!”“鲁坦星星系真的与众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