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找到行星的难度(1 / 1)

(通过小伊的解释,杨猛很快便明白了二者的区别,虽说动物古生物化石,相较于古生物多了“动物”这两个字,但正是这两个字,让古生物学家对地球的生物演化历史里的一些过程感到困惑,按照一般的理论,生物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一步步演化到如今的程度,早些这样的理论还只是假说,但通过现代基因测序技术,科研人员发现,人类基因组与古老的蓝藻有少量的基因存在着同源的可能,不但是蓝藻,人类与植物中的香蕉,在基因上还存在50%的相似性,除此之外,大肠杆菌、草履虫、小麦、苹果、苍蝇、蚂蚁、蛇……生物学家提取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的基因测序数据,各个生物间或多或少都存在基因相似的片段,这样数据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地球上的生物的来源可能相同,但因为地球环境的变化,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可麻烦的事情出现了,人类找到的最古老生物化石,是微生物化石,这块化石的发现时间,大约是34亿年前,发现地点在靠近北极的格陵兰岛上。因此可以确定,34亿年前地球上便有生命存在,然而从三十四亿到发现动物化石的5.6亿年的这个间隔里,发现的只有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生物化石,至于肉眼可见的动物化石却是一点眉目都没有,直到5.6亿年前,动物化石突兀的大量出现,这就让古生物学家感到奇怪了,动物总不能,哐的一下出现,然后啪的一声被压在了地层中,这期间总的有一段变化的过程,从微生物变到动物的过程,然而,地球上的动物好像就是这样突然出现的,以5.6亿年为节点,人类在5.6亿年之前未发现任何动物化石,而在5.6亿年后则出现了大量的生物化石,其化石之多,让古生物学家将那段时间命名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由此也正式开启了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之路。至于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让地球海洋里,不停争斗的细菌,病毒,突然走向了另一个方向。至今还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所幸,杨猛也不需要知道那些复杂的推论,他只需知道,从5.6亿年开始,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就突然多了起来,即使这期间还经历过数次生物大灭绝,可如今的地球上依旧能找到寒武纪物种大爆发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是巧合吗?”杨猛看着面前闪烁着的光点,鲁坦星人发现地球的时间,也恰好是地球第一次生物大爆发的时间,可想到鲁坦星人至今都没能离开这个星系,而且当时鲁坦星距离地球还有数个光年的距离,想要横跨如此长的距离到达当时我的地球,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杨猛沉吟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什么,继续向小光询问道:“你刚才说当时的地球环境恶劣,你们是用什么样的技术探测到当时的地球环境?“嗯~这个问题?我需要检索一下!”小光回应了杨猛一句,便开始快速闪烁,似乎真的在回忆着什么。杨猛见此,回想起他刚才所问的那个问题,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以人类当前的天文观察技术,还很难看到一个星系里一颗行星上的具体情况,但鲁坦星人似乎拥有这样的技术,“可它们是怎么做到的?”要知道恒星占据了一个星系里的绝大部分的质量,像是太阳的质量便占据整个太阳系的99.8%其他行星卫星,相较于太阳来说,如同微尘一般,就算将318倍地球质量的木星放在太阳旁,若是按照正常的大小比例图,也只是个小圆点。当然在教材,视频图像中,将各个行星标成小黑点,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平时所见的图例都是经过按照比例放大修改的。而如此夸张的比例,想要透过太阳的干扰,观察太阳系内的行星显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行星自身不发光,只能通过反射太阳发出的光芒,才能让人用肉眼看到。因此人类虽然很早便进入了天文时代,但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的时间却是很晚……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确定了日心说,也正式开启了现代人类的天文观测时代。从太阳到其他恒星,到整个银河系,人类能看清的地方越来越远,可除了太阳系外,人类却无法找到像是太阳系一样的行星系统。在这期间,人类经历了大海航时代,工业时代,两次世界大战,核弹爆炸,纵使科技快速进步,可依旧无法找到太阳系外的行星,面对这种情况,甚至有专业的物理学家,在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费米悖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才是宇宙中的唯一智慧生命。在这之后,依旧没有发现行星的踪影,费米悖论的也渐渐的被人所接受,之后人类登月,发射前往火星的探测器,前往木星的探测器,在1976年发射离开太阳系的旅行者1号和2号,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还是没有找到太阳系之外的行星,而直到1995年10月6日,在人类刚刚进入信息网络新时代的时候,来自瑞士的两名天文学家,在经过十分漫长的观测研究后,在佛罗伦萨国际天文会议上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的第一颗行星,在来自各个国家的顶尖天体物理学家的共同见证下,人类确定可那颗恒星也和太阳系一样拥有着行星系统。从1543年到1995年,人类发现系外行星的过程极为漫长,而诞生于几十年前的费米悖论,也被扫入了历史尘埃中。如此漫长且艰难的行星发现过程,足可以说明要想在太阳系外找到恒星光辉下掩盖的行星是多么困难的事情,而像是地球这样体格的行星发现起来更是困难。“那鲁坦星人用的是什么技术?”看着面前闪烁渐渐变得嫁平缓的小光,杨猛有一种预感,他很有可能在小光这里再次挖掘出一个人类未曾掌握过的新技术。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