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故宫禁烟(1 / 1)

(周末短暂而又欢快。短暂是老实算起来,易云只休了不到两天,欢快的是易云又用书画真迹练了一次手,并且看到了自己的清洗法那里,碧水东流技能栏点数的增加,吃到了老妈那心心念念的冰汤圆。趁着周末做礼拜时,高敏在教堂的祝圣仪式上,拿出之前圣品店买的纯银十字架男款项链,经过了大主教的祝圣仪式,这才心满意足给易云戴上。祝圣,是基督教的一种救赎、祈祷、发愿仪式。在基督教中,是耶稣受到造物之罪后的救赎行为,教徒们将面饼做成圣体,每至周末礼拜,大主教和神父、修道们出现在祝圣仪式中,与教徒一起喝圣酒、吃圣体,通过发愿与祝福的形式,教徒们也可以将自己的食物、随身物品拿出来祝圣。这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活动,特别是到了圣诞节这天,教徒们都会将自己的零食、礼物带到教堂,在祝圣仪式之后给大家分食,分享上帝的福音与喜悦。易云就是这样,通过高敏的分享,间接感受到了上帝浓浓的祝福。为了方便出行,易光霁将家里那辆绿驹电驴给了易云。临走的时候,易云还带了两生鸡蛋。正义路口天桥下的煎饼果子摊,那是易云经常光顾的地方。一入饼门深如海。从中学那会起,易云就在这儿买煎饼果子,遗传了老妈高敏的特点,对吃还是稍微讲究的,看重口味,另外有趣的是,这家可以允许买主自带生鸡蛋。第一口口味不好,易云是绝对不会买账的,如果做得好,哪怕是街边小摊,也会经常光顾。电动车停在摊位,前面刚好有两个赶着上班的都市丽人排队买完。50多岁的老大爷头戴鸭舌帽,系着红围裙,嘴里叼着棒棒糖,站在圆形的煎饼炉前。三轮车的招牌上印着显眼的字体——老津口煎饼果子。“大爷,两个煎饼果子,要巨辣的!”“加点薄脆和生菜。”沉默了下,又加了一句:“另外一个口味就平淡点吧。”接过易云手里的两个生鸡蛋,老大爷得令,舀了一勺面糊就开始摊起外层的饼,夹起了几片生菜叶子、炸的薄脆、雪菜、大小葱花、香菜、培根芝士,一连抹了两勺辣椒,朝着易云嘿嘿一笑。“绝对是巨辣,这可是刚从贵.州ZY寄过来的,够味!”说着,突然老大爷惊讶道:“呦呵!双黄蛋?”易云也笑了,没有想到自己从家里自带的鸡蛋,竟然有一个是双黄蛋。“老实说,大爷我在这里干了有二三十年了,这双黄蛋还真是头次见到,您真是福气不浅呐!”带着做好的煎饼果子,到了午门外,易云又打了两份豆浆。正准备停车进去,易云突然看到不远处树下的台阶上,坐着一个熟悉的人影,正在那里吞云吐雾。“耿师傅?”易云一愣,道:“您怎么坐在这里,大早上起来就抽上了?”耿超无奈笑了笑,“早起一根烟,快活似神仙。”“没办法啊,宫里头不让吸烟,不能有明火,这是新上任的单院长规定的。”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单院长宣布——故宫禁烟!耿超告诉易云,当初所有人对这个规定都嗤之以鼻,还以为是句玩笑话,都没当真。毕竟宫里头各个职业的老烟民,没有八百也有五百位了。自个去厕所,回办公室,甚至随便找个地头吸上两口,踩灭,神不知鬼不觉。谁能发现?没想到禁火头一天,宫里头就截下来9000只打火机!“那老东西……各个角落都安装了摄像头,自此烟灰缸和打火机在故宫,再无用武之地!”耿超吐出一个烟圈,狠狠地骂道。数落着那位故宫掌门人的条条罪状。“开始有个保安队的老烟民,刚点上就被单院长逮了个正着,您猜怎么着?”“整个保安队一年的奖金绩效全部被扣掉了!”“真狠呢!”易云拿出一个煎饼果子递过去。耿超刚咬了一口,瞬间就涨红了脸。开始剧烈咳嗽起来。“怎么这么辣?”“不好意思,拿错了,是这个,喝口豆浆耿师傅。”耿超告诉易云,单院长初次执掌故宫那段时间,曾经从宫里面的砖缝捡到过上千个废弃烟头,基本是走到哪里捡到哪里。下面的工作人员看到了就发微信互相传信:院长去东头啦,先去西头那边收拾一下,检查检查有没有烟头,可别让老东西看到了……耿超摇摇头,笑骂道:“这老东西贼的很,其实他早就知道,就是故意满院子跑,让下面人先去收拾,果然半个月时间,宫里头就变得干净多了。”转而又说:“其实么,这老东西还是把故宫当成家来看的,给我们竖立了很好的榜样,有次看到他脸上明显贴着纱布,后来才知道是去台阶上捡垃圾,不小心踩在青苔上,摔倒了,被树枝给戳破了脸……”“那摔得可够狠的。”易云道。“是啊,从那之后,但凡有老烟民要抽烟,都是自个骑着自行车翻越宫里的重重围墙,到外面才能透口气,冒上两口烟,再看到垃圾,也会主动去弯腰捡起……”易云点点头,耿超看似对老东西的调侃和数落背后,其实并没有多少恨意。更多的是支持和尊敬,支持单院长对于故宫的改造,尊敬他把故宫当成自己的家,呵护宫里头的每一寸角落!磨刀、打浆子、刮水油纸、做砑活。这些都是储秀宫学徒们每天要做的基本功,易云也不例外。这与修复师本人技艺的高低并无多大关系,即便是装裱室的那些大佬本人,也必须要做这些准备。隔行如隔山,无论到了什么地步,都有基本功的训练,只是感悟不同的问题。老师傅们做起活来,跟年轻的新人们自然不一样,声音不一样,动作也不一样,心境更不一样。储秀宫的工作区,几个新人学徒穿着工服,正在做着砑光打蜡的活。咣哒哒。咣哒哒。哒哒咣咣咣。泡好一壶茶在躺椅上坐着的庞和蔼,耳朵一动,睁开眼睛道:“累了吧,歇一会吧。”听见这话,新人们吓了一跳。赶忙重新收拾好了心情,调整自己的动作。易云心里微微一动。庞和蔼是老燕京人式的幽默,正话反说,话听着平淡,背后却透露着深深的不满。这是装裱室老一辈修复师传下来的毛病,干活从来不骂你,让你自己觉得不好意思,觉得自惭形秽。听声辩别是修复高手的必备技能。做什么活,节奏声音不一样,立马就知道干活的心不在焉。所以说在老师傅面前,一切的伪装都有可能露馅!马蹄刀磨起来也并不容易,因为刀刃是有一个斜面,并非圆钝的,比较讲究。反之,美工刀就方便使用,刀片钝了根本不用磨,大不了换个刀片即可,又不费功夫。但对于文物修复师,尤其是装裱室里的古书画修复师,按照传统技法磨各种马蹄刀,这是必备的基本功!易云就坐在长条板凳前,一直在不厌其烦地磨着手里的马蹄刀,正面、反面都很认真。磨刀,有历史的留痕,它代表了自宋代以来古画修复装裱技艺的传承。磨完马蹄刀,易云又拿起一百张的宣纸,开始一刀一刀,一页一页地挑,挑的就是纸上的小沙粒和脏东西,也有反面的,都得挑。这种活其实并无多大作用,实际就是在磨砺新入行修复师的性子,将其磨砺成适合这种行业的人,毕竟坐得住,才能站得住、修的好!庞和蔼眼睛微眯。看着另一边聚精会神的易云。不由得陷入沉默。耿超走过来,对易云说:“小易,挑完这摞纸就够了,丽景轩那边还需要你,我这边的活自己还能赶得过来,现在国庆的大展最重要,年轻人展露头角的机会可不多,你要抓住啊。”突然,孙老师从丽景轩赶过来,走进储秀宫。“耿师傅,小易,可算是找着你两了。”“跟我去装裱室吧,有急事!”“急事?什么事?”耿超也少见孙老师风风火火的样子,不解地问。“候组长说了,装裱室临时集结!”“这可是特意点名,要叫上小易!”孙老师扭头,神秘地朝着易云一笑。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从故宫开始修文物更新,第25章故宫禁烟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