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尽管杜鹏程上次来的时候,已经和易云提起过,在空余时间免费帮他当助手的事,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机会。没想到这次刚来,就恰巧遇上了易云要练手。虽然下的面没让易云吃上,但是杜鹏程目的算是达到了,也不枉费他花这么多心思去当舔狗。给易云做助手,杜鹏程并不觉得丢人。反而有一丢丢荣幸!当舔狗怎么了?学手艺难道还有错?虽然易云只是刚入宫的实习生,可人家可是参与了一级文物的修复。那种实力即便是侯建飞都得大写个‘服’字呢!“我就是要当舔狗,一只快乐的舔狗!”“汪汪汪……”“你有什么听到什么叫声吗?”易云扭过头,开口问张亮。“没有啊。”张亮一脸懵逼。易云奇怪地看了眼旁边的杜鹏程。“穿上工服,咱们准备一下,现在开始吧!”“没问题,我都穿好了。”杜鹏程嘿嘿一笑。直接脱下外套,露出里面深蓝色的工服。易云点点头,还挺满意他的成熟。没有在意杜鹏程的想法,易云此刻想的,还是刚才在宿舍,对方告诉自己的那个消息。荣宝斋竟然要派代表人进宫?如果真是姓范那个老头,这可的确是件麻烦事。对方指定要拿自己的那段视频来说事,那么易云能够反击或者保护自己的工具,最佳的办法——就是写一篇有说服力的论文!而且,最好能够发表在文博方向的著名学术期刊上。易云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今天日常巡查完毕,段青波突然提起写论文的事……“姜还是老的辣啊!”易云喃喃自语。旋即轻笑着摇摇头。对于文物修复行业的人来说,一篇见于学刊上的好文章,不仅能够提高修复师本人的名气,在履历上增添丰厚的一笔。告诉别人,自己修复的文物、过程都是真真实实的,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还能评职称!包括参公人员、学者们的绩效以及各种奖金,都与学术成果直接挂钩。厉害的学术大佬,身处顶级的学术平台,有广阔的学术人脉圈,一年随随便便就能发十好几篇SCI,天南海北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开各种茶话会,不仅在该领域具备话语权,还能肆意发泄自己的不满,唯唯诺诺的那些新人和小年轻们,则只能默默忍受着。如果是杰青、长江学者,光是出场费就小几万了!这些人不仅在开会之前车接车送,接风宴和五星级大酒店免费住,开完会还有送别晚宴和特殊小礼品。有的,还能带两个私人贴身秘书……总之,写论文、发期刊,好处多多!在2005年颁布的《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里,将文物修复师与职业能力等级评价和职称评定进行挂钩,分别确定了包括:壁画及彩绘文物修复、字画修复、纺织品修复、金属及石质修复、陶瓷与玻璃修复、竹木与钟表修复等9种小类。修复师评级总分为5个等级,分别从最低级的5级修复师到1级修复师,分为5等。5级修复师也就是初级工,对应刚入行的新人。门槛就是需要掌握一门小类修复技艺,通过工作内容与实践操作考核定级。4级是中级工,像张小强、耿超这群人,都是中级工。3级是高级工,像侯建飞。2级修复师就是故宫现存的这群金匠、圣手们,譬如装裱室主任段青波,具备大师称号,虽然没有1级的职称,但是获得了国家非遗传承人的荣誉!而所谓的1级修复师,便是这个行业的传说与标杆人物了!至今在世的1级修复师基本尚无。曾经获此殊荣的老一辈师傅们,像杨文彬、金仲鱼、金禹民、刘宇等,皆已故去。易云现在就是最低级的5级修复师。这个评级在去年他就已经拿到了。再往上定级,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实力问题,还与学历和学术成果挂钩,很多老师傅们都是初高中毕业,结果定级的时候,偏偏就卡在了学历上面。易云在燕大读研时,曾发过一篇燕大核心,这样的难度已经不小,只是他当时对于文物修复操作的掌握度太低,而且对文物修复的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但现在情况彻底不同。单论在揭纸这个区域,易云凭借宗师级的知识储备,加上一级文物的修复实践,他完全可以轻轻松松,自然而然地写出一篇燕大核心出来。练习房毗邻住宿区。易云三人没走多远,来到了一间老式装裱房内。张亮小心翼翼地端着一个木匣子。里面装的,正是易云从爆肚店老板那里拿过来的破旧字帖。这件私人藏品正好可以当做练手的文物。为了让每一位修复师都能更好地锤炼自己的技艺,故宫不仅在东大房配备了可以随意查询资料的学习园地,还在住宿区旁边建了一栋练习房,专供新人和老鸟们练手。练习房内配备的设施,虽不如储秀宫和丽景轩齐全,但满足基本需求也绰绰有余。破旧的两扇朱门,像是恐怖屋似的。房子很大,依旧需要忍一下。冷清、安静。没有任何吵闹的声音,十分符合修复师的操作环境。大灯打开,屋内立马灯火通过。盥洗池、洗画池,各种装备工具,两台中、小型号的装裱台摆在中间。一切准备就绪。“打开木匣吧!”戴上白色塑胶手套,张亮和杜鹏程两人小心翼翼地将里面的字帖拿了出来。因为担心力道过于太大弄破,所以只能轻轻压在桌面。将其一节节展开。布满纸背的折痕,厚重的霉味扑面而来。“这是……”看到字帖正面的内容。杜鹏程明显地愣了一下。“正大光明。”“是启功先生的《正大光明帖》!”杜鹏程有点兴奋,确实没想到易云竟然还能搞到一份文物来练手,这有点超出他的预料了。现在,他的目光在看向易云神秘的身影时,又多了一丝崇敬。没错。这幅字帖,正是启功先生的书法帖!横纵60x60cm。分别自上下右左书“正大光明”四个启功体大字。题:张泽先生雅正。钤寿山石印三枚:启功、元伯、苑北居士。启功是清雍正帝的第九世孙,最后一批国学大师,集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与一体,其书法自成一体,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颇高。易云还记得,80年代那会,启功先生卖自家的书法、国画作品,每幅书法也不过买了100块,那个年代的价格也很低了。换算到如今的行价,相当于1000块钱。短短几十年过去,现如今的拍卖行,启功书画都是按尺寸论价了,基本都是100万打底/幅,换算下来是20万/平方尺!可以说,30年时间,启功书画的价格翻了一万倍!面前的这幅《正大光明帖》,易云猜测,应该不是店家张胜龙的先人买下来的。很有可能是“免费得到的”,因为上面题着“张泽先生雅正”。不难推测,启功先生成为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后,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慕名上门求字的人络绎不绝,而启功先生本人又平易近人,求字者不论身份高低尊卑,但凡有求,便欣然从命,未尝忍心拂意不从。作书之时,启功先生也是随意铺就旧报纸,或者拉来一张宣纸,乃至稿纸,也不管手上的是圆珠笔、钢笔、毛笔,都是握管直书,珠玑满纸,章法天成!所以导致现在很多人手中的启功作品,有废旧报纸,也有小学生的作文纸……纸本身并不值钱,但是上面的文字,却价值连城!“准备拍照,记录一下这幅字帖的情况。”“尤其要注意着重描绘损伤区域的病灶。”易云开始吩咐道。杜鹏程早早就从背包里面拿出ipad。张亮拿出纸笔开始记录。“折痕四十三道,呈波纹状。”“水渍大块两处、小块四处,青、黑霉斑集中连片,最大的区域在中间偏左、斜上方的位置……”易云一边念,张亮一边疯狂记录。顺便打开了身后的摄影机记录视频。记录视频的过程,最主要是为了留份备案,另外也是为了便于学习观摩。“我们做到上壁就可以了,等到明天晾干后,再接下面的环节。”易云确定了修复方案,就吩咐张亮和杜鹏程。准备开始操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