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丰收时节(1 / 1)

(“可惜了。”看着被几个锦衣卫抬走的黄唇鱼,李云泽无奈摇头。这东西带不去现代世界,因为那边不准出售。不过也无所谓,海里的好东西多了去了。就像是捞起来的众多皱纹盘鲍,大部分都是双头鲍级别,更大一些的更是直接到了单头鲍的规模。鲍鱼按头论,所谓单头鲍就是一个鲍鱼一斤。双头鲍,就是两个鲍鱼一斤。这东西头数越少越值钱,某些小说里写八头九头鲍鱼多么值钱什么的...咳咳。比起不耐存储的鱼虾蟹,鲍鱼非常适合李云泽运过去出售,换取大明急需的资金物资。不过现在不说这些,感觉渔业大有可为的李云泽,直接招呼众人动手,一起把渔获处理了下锅,今天要让所有随行军士们大吃一顿。吃饭的时候,卢象升拿着一份奏报送到了李云泽这边。王承恩已经带人和孙元化一起去了登莱,在李云泽身边跑腿的换成了卢象升,他也得了个翰林学士承旨的职务。奏报是王承恩与孙元化送来的,他们说孙元化已经顺利接任登莱巡抚。锦衣卫也已经将登莱各处搞漂没的官吏们拿下,正在严格审讯追账之中。所谓漂没,就是明目张胆的贪墨。一船物资运往皮岛,出海之前就要被他们以漂没的名义吃掉三成,理由就是在海里沉了。在大明,这已经是成为了一种惯例。而在李云泽这里,见到伸手的就斩了,也是他的惯例。夹起块鲜美的鱼肉扔进嘴里,李云泽若有所思“王承恩现在已经到皮岛了吧?”此时远方的皮岛上,平辽总兵官,左都督毛文龙正带着一众义子义孙们来回跺脚,等待着钦差的到来。“爷,皇上派钦差来是要干啥啊。”说话的人是参将孔有德,他是毛文龙的养孙,现在的名字叫毛永诗。“是啊爷,该不会是皇帝要撤了咱们东江镇吧?”附和的人是参将耿仲明,他也是毛文龙的养孙,现在的名字叫毛有杰。四周人闻言,纷纷附和,喧哗之声逐渐四起。所谓东江镇,实际上是毛文龙一手打出来的,带着一群辽人通过游击战,打下了包括诸多海中岛屿以及旅顺还有朝鲜的部分地区。这些基本上都和后金有着血海深仇,像是孔有德就是被后金杀了全家。因为战斗力弱,而且孤悬海外,东江镇历来不为朝廷所喜。补给少不说,还有时刻被撤编制的危险。“都闭嘴!”皱着眉头的毛文龙,一声吼就让四周安静下来。他在东江镇的威望无人可比,是真正能够做到一言九鼎。面色凝重的毛文龙一言不发的看着海面,其实他心里也没底,也害怕新皇不喜游而不击的东江镇。真要是被撤了编制,这些辽东移民该怎么活啊。“来了来了~~~”苦恼之间,眼尖的人大喊“船来了。”的确是来船了,而且还是一支规模很大,由十多艘二百料四百料船组成的船队,为首的一艘大船甚至是八百料的。船头代表着钦差大臣身份的旗帜,在海风之中猎猎作响。“都老实点!”毛文龙神色肃穆的呵斥众人“在钦差面前不许胡言乱语。”等到船只靠上栈桥,岸上当即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之中,毛文龙带领众人上前行礼。一番客套寒暄,毛文龙笑脸如花的邀请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去歇息。“皇爷有交代,上岛之后就要聚集众人宣读圣旨。”王承恩一脸的公事公办“还请左都督速速安排。”“是是。”笑容可掬的毛文龙,心中想着的是真的是有大事了。吩咐人手去召集众人之后,毛文龙走到王承恩身边,悄然塞了几张银票进王承恩的手里。这本是常规操作,可没想到王承恩就像是拿到了烫手的烧炭似的,直接就给扔了。“左都督,莫要害我!”王承恩整天跟在李云泽身边,当然知道李云泽最恨的就是这些。为了脑袋考虑,他是真的不敢收。“公公,这这...”看着慌乱的毛文龙,王承恩压低了声音“左都督勿慌,是好事。”花费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校场上总算是聚集起来了万把人。肃穆而立面如雕塑的王承恩也不多等,登上摆好香案的点将台开始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东江军民英勇不屈,功不可没...补东江镇军饷十万两,粮二十万石。赐御酒百坛,煤三万斤...朕一日未曾忘东江镇。克复辽东之日,必当重赏。辽东之土,必分于辽东之民!...”念完了圣旨,老泪纵横的毛文龙跪伏上前双手接过圣旨,转身向着众多东江镇军民高呼“圣天子万岁~~~”万余东江镇军民欢呼“圣天子万岁~~~”大明军队的欠饷非常严重,一拖拖个几年的到处都是。东江镇这里,毛文龙更是把老弱病残只要算个人都给再入兵籍册内,以往拖欠是最为严重的。现在李云泽不但补了粮饷给了赏赐,甚至还认可了他们的贡献,并且许下了日后分辽东土地的承诺。常年生活艰难,备受歧视的东江镇,那是真心实意的感激他。而他们的圣天子,此时正在与人谈生意。“真的是单头鲍,还不是养殖的。”水产公司的人仔细查验李云泽带来的鲍鱼,那叫一个震撼“我这好几年都没见过单头鲍了。”众所周知,养殖的水产与野生的水产,那价格上的差距就像是软妹币对上了棒子钱。而单个就能重达一斤的单头鲍,更是凤毛麟角一般罕见。“没问题是吧。”坐在椅子上的李云泽,翘起了腿“谈谈价格吧。”一谈到钱,之前还满是震惊的水产公司立马变了脸色。“你这是皱纹盘鲍,价值不高。”“卖相不太好,出售的时候有难度啊。”“溏心太浅,水分太大。”“我们公司用的是司马斤,一斤要600克的。你这里有些不到六百克,算不上是单头鲍。”“......”一番数落与贬低之后,李云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说完了吗?说完了就给我搬回车上去。水产公司那么多,我相信肯定会有识货的。”这边的有钱人太多了,他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好东西。“别别别,一切好商量。”水产公司的人连忙摆手,罕见的单头鲍都出现在眼前了,怎么可能让它们溜走!“那就报价吧。”“一只三千块...”李云泽起身就要去端装满鲍鱼的盒子。“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水产公司的人急忙拦住“要不你说个价。”“我也不坑你们,这里总共有一百三十只单头鲍。”李云泽伸手指着水产箱“你们掏一百万就全部拿走。”如果是网鲍,吉品鲍,禾麻鲍这种类别的单头鲍,一个卖上一百万都有可能。皱纹盘鲍的话,名气没那么高,价格自然也提不到那种程度。不过无所谓了,大不了李云泽买上一艘远洋渔船,专门去十一区转悠一圈拉鲍鱼,要多少有多少。无论水产公司的人如何讨价还价,李云泽都只是一句“不买我就找别家。”主动权掌握在卖家手中的时候,其实没什么好谈的。李云泽用一百三十只鲍鱼,换来了一百万的巨款。这些鲍鱼放在大明时空里,顶多就是让百十号百姓们吃上一顿。可拿到这边出售换成钱,却是能买上数十万斤的粮食。把粮食带回去,足够数万人吃上半个月。时空贸易的魅力,就在于此。李云泽在大明时空的天津卫,一直待到了冰封大海,这才依依不舍的启程返回京师。这段时间真的是吃海鲜吃到吐,尤其是红烧大鲍鱼更是吃到看见鲍鱼就皱眉头的程度。大量的贵重海产被他送往现代世界出售,数量之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上等海产品价格下跌。一直等到李云泽这边断货,价格才逐渐回升。卖海鲜得来的钱,李云泽可没乱花。他购买了许多粮食运过来,招募京城到天津卫一线诸多冬天没事干的百姓们干活。主要工作就是平整道路,为以后修建铁路做准备。当然了,高铁什么的想都别想,哪怕是重载铁轨也别去想。就是最简单的轻轨铁路,火车头也是准备用已经被淘汰的老式蒸汽机。这事还早,可以慢慢来,当下最重要的是军备与赈灾。回到了京城,忙碌了几个月的曹化淳曹公公,早已经是等候多时。有关于魏逆一案的审讯工作,已经是到了尾声。“皇爷,魏逆各员查抄金三万三千七百一十六两,银一千六百九十二万五千四百两。各地宅邸商铺六百一十九处,各处田亩共计二百一十三万八千七百亩,各类古董字画总计十五万五千四百三十九件,其中字画有...”曹化淳非常认真的做着工作汇报,能看得出来他的确是用了心了。历史上崇祯搞掉魏忠贤的时候,总共也就是弄了千万两左右。现在之所以多了这么多,一方面是因为扩大了打击面,许多文武都被李云泽装进了魏逆这个大框里一起干掉。还有就是,锦衣卫与东厂发了狠,无所不用其极的压榨,手段甚至比历史上的李自成拷饷还要严苛。“你们做的好。”李云泽满意点头“曹化淳,骆思恭。你们辛苦了。”厂公与锦衣卫都指挥使齐齐行大礼叩首在金砖上“为皇爷分忧,乃份内之事。”“有过必惩,有功必赏。”李云泽摆摆手“不必谦虚。曹化淳,你兼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赏银一万两。”“奴婢谢皇爷隆恩!”曹化淳感激涕零,眼泪都下来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加东厂厂督,他终于是做到太监这一行的天花板了。“骆思恭,加封你为太傅,赏斗牛服,银一万两。”“臣,谢万岁~~~”骆思恭扣首,重重的磕在了金砖上。“此次参与审案众人,有功者可累功转一阶,再赏二十万两银子,让他们分了吧。”“谢皇爷~~~”“谢万岁~~~”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