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8点19分。节目组在齐秀家门口,矢志不渝的按门铃。他们已经按了将近20分钟门铃,门一直没反应。他们一度怀疑,他们是不是被放鸽子了。就在几人准备想其他方法的时候,门开了。齐秀抓着头上的鸡窝探出脑袋:“再等等,谢谢。”“嘭!”门又关了。门外四个摄像师,面面相觑。这,齐秀的表情,有点奇怪。随行作家却兴奋的在笔记本上记下矛盾点。昨天的楚青和今天的齐秀,差别实在太大了。进入房间,齐秀看楚青正匆匆忙忙收拾乱成一锅粥的房间。“青姑娘,别收拾房间了,时间不够了,我们先去见岳父岳母吧,回来再收拾——不让节目组的人进来就行。”楚青看着房间里的混乱,无奈的点点头。突然,楚青的表情骤变,变得不忿,她挥手,中等力度打向齐秀:“啪!”“都怪你!”齐秀这次没有抓住楚青的手,任她打自己:“嗯,都怪我。”他的语气,诚恳极了。仿佛真的怪自己一样。半个小时的匆忙。两人终于出门了。之所以这么快,因为青姑娘没化妆。相比昨天,她随意多了。毕竟,她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想换也来不及。而且,她没必要表现得太好,抢秀儿的风头。去君山别墅的路上,楚青靠在齐秀身上,睡着了。齐秀想了想,不能让青姑娘成为《同床异梦》里表现得差的那一极,所以,他靠在青姑娘的头上,也睡着了。摄像机默默的记录着这一切。……自从出道后,沐笛和杨洛都搬出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专门的宿舍。沐笛因为跟奶奶分开住,担心奶奶一个人生活方不方便,再加上她和杨洛都不会做饭,平常只能点外卖,相比自己做菜的花费,贵许多,贵得让她很心疼。但学习,练习,现在确实比之前方便了很多,所以沐笛很纠结。她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是有空的时候,自己买菜,然后视频联系奶奶,让她教她做菜。当然,这几天没空,她只能每天打电话跟奶奶聊天,只能心疼的点性价比最高的菜。相比沐笛,杨洛很兴奋,这两天的情绪越发开朗了。星期六,杨洛很早就起床,开始练嗓子了——瞎吼。沐笛因此被闹醒了。她想起今天的行程,要去第一制作人梁成那里当学生。据说梁制作人脾气很臭,她可不想给双子星、爱秀工作室摸黑,她于是也跟着吼。幸好,爱秀工作室给两个小姑娘租的房间,比较高端,隔音较好,没有人来敲门,也没有人向物业投诉她们。她们一起吼,直到,杨洛的电话响起。杨洛没理。沐笛走过去,拿起手机,看来电:“洛洛,是小雅姐的。”“小雅?”杨洛停下吼,走过去,接通电话:“喂,小雅。”那边传来得意的笑:“洛洛,你猜,我给你拉到了多少粉丝?”“一百万?”杨洛实事求是的猜。“……”齐雅想起自己之前夸下的海口,本来的得意瞬间降了一个档次:“没有,只有10万……不过我怀疑,你们昨夜到今天,增加的七十多万粉丝,都跟我有关系。”“哼哼!才不是呢,我本来就超有魅力,一个晚上自然增长60多万粉丝,再正常不过了。”杨洛骄傲表示。“主要靠我。”齐雅揽功,天知道她为了算到这个数据,昨天晚上费了多少努力。杨洛没有顺着齐雅的话争吵下去:“小雅,你说了要给我百万粉丝,还差90万,什么时候补上?”“……”齐雅觉得完成这个任务并不难完成,只是:“洛洛,你们再给我九张,不,十张签名专辑,我之前那一张抽奖送出去了。”一张专辑十万粉丝,九张专辑,就是九十万粉丝吧。嗯,这就是简单的倍数关系。……君山别墅到了。在门卫那里,向门卫展示了在后座睡着的两人和摄像机上的标志。门卫还是抱着万一的可能性怀疑。摄像师通过回放摄像机里的内容,证明了自己的正规。门卫依然不放心:“我带你们去吧。”在这个门卫的带领下,车没有走任何弯路,径直到了七栋别墅。别墅里,看到外面开来的车,坐在客厅的田玉明走了出来。门卫坐在车里门口,第一时间下车向业主解释:“田女士,《同床异梦》来了,楚青和齐秀也在,不过他们在睡觉,所以……”摄像师带着摄像机下车,拍向田玉明。田玉明虽然有点荒唐,但想到前两天,楚青的电话和她建议他们今天呆在家的提议,大概猜到了楚青的盘算。“知道了,你先回去吧。”门卫走了。田玉明走向车,通过打开的车门,看向车里相互依靠,睡着的两人。她问没有带摄像机的作家:“他们这怎么回事?”“不知道,可能今天早上一点才回家,太晚了,所以没睡好吧。”作家贴心的为两人找了个理由。“一点才回家?他们昨天去哪了?”“去看望齐秀的父母了,可能实在太累了吧,他们不像昨天那样有好好的化妆,也没有像昨天那样活跃。”作家纯洁的,仿佛没有任何坏心思的说。她的手,却示意跟拍摄像好好拍,认真拍。这个作家曾有幸听到过齐策划与导演的通话,齐秀说:一入综艺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作家觉得齐秀的话很有道理,便一直将之当金科律例。“既然他们想睡,就让他们再睡会吧,睡醒了再让他们进来。”田玉明不动声色的转身,潇洒的离开。“哇,今天肯定有看点。好好拍。”作家看着田玉明的背影,热闹不嫌事大。摄像师也看热闹不嫌事大,不过,为了等一下更方便看热闹:“我们要不要先进房间,把摄像机装上?”“好主意,你去跟田总说。”额,摄像师的表情凝固了。田玉明虽然没有特意表现,可那老总的精明强干的气质,还是让摄像师不敢放肆:“当我没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