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科举开试!(1 / 1)

(十年磨一剑。李逍终于等到今天,本来心情还是有些小紧张的。但是经过这一出,又是大儒护送,又是遇到几个朋友,紧张的心情全部退散。随着次序的恢复,这边的科举入场查验,也开始了。“你好,这是我的名帖。”李逍将名帖拿出,递给了礼部负责查验的吏员。“这位考生,你人站在这面镜子前。”吏员客客气气的将名帖接了过来,放在桌面上一个玉镜前晃了一晃。这面玉镜显然也是一件文器,三尺高,形状是椭圆形,李逍站在镜子前,镜子顶端的镶嵌的宝石,闪现出一道绿光。“好了,通过。”吏员确认无误后,又指向旁边一个类似功德箱的大木箱上,道:“将手放上。”李逍将手放在木箱之上,随后,木箱上的缺口,弹出一面木牌。“这是你的名帖和所考试的编号,拿好,莫要遗失。”吏员将木牌和名帖,一同还给了李逍。“谢了。”李逍接了过来,赶忙走到一边,旁边的吏员提醒道:“快快拿着令牌,进入考场,莫要逗留。”“是。”李逍点了点头。随后,他朝着林贵几人挥了挥手,表示自己先走了,科举结束后再会。“去吧,科举结束后,一醉方休。”林贵几人,也同样挥了挥手。如此。李逍拿着木牌,朝着前方走着。很快便有一段通道,进入后,发现自己站在一高台,类似堤坝,堤坝有许多通往下面的楼梯。下面又像是山谷,地基低了很多。整体是凹的布局,下面是一排排屋子。这些房屋,布局排列横平竖直,十分工整,如麦田海浪一般壮观。李逍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木牌,上面写着:【甲二梯,二考区,六号贡院,四十一号房】很快,其他通道也走出了不少学子,是从其他小广场进来的,李逍问了一下,明白如何走了。他沿着甲二号的楼梯下去,下去之后,便发现,围墙很高,根本看不到围墙里。沿着道路继续走,很快就看到了六号贡院。“这设计倒是合理,十几万人一同考试,根本不会乱。”“还有那文器,当真是神奇,难怪这个世界,京城一个城市,就足以筹备如此庞大规模的考试。”“若是上一世,古代根本不可能组织的起来这样的考试。”“特别是堤坝似的设计,堤坝上只需要站几位三品儒者,就能同时看到下面一切动作,防止作弊。”李逍心中不由心生感叹。不多时。李逍就走到十六号贡院,门口守着几个穿着官服的吏员。“这是学生的木牌。”李逍将木牌和名帖递出。只见那吏员又用一面小玉镜扫了扫,随后便点点头:“进去吧。”“是。”李逍走入贡院,里面有一间间类似四合院的屋子,很快找到自己那间,又有吏员再次检查。最后,终于进入了自己所在的一间小屋。随后又经历了一次检查。不过检查都很简单,都只是用一面小玉镜一扫便可以了。李逍猜测,这玉镜能与外面的某件文器产生感应,从而交互信息,来确认考生的身份是否真实。之前和苏攸决喝酒聊天,听他说过,大乾王朝有衙门名为钦天监,里面是一些修周天道的道士,出自玄妙道宗,擅长炼器。炼器其中包括神兵和文器。文器雏形练好之后,再以才气涵养,便能成文器。这些文器,应该就是出自钦天监。环顾四周,李逍此刻处于一个院子,四四方方,四周是一间间小屋子。屋子倒并不是很拥挤,长宽皆有两丈,里面有一张桌子,一张凳子,一张小床。李逍将笔墨摆放桌后,便默默等待着。他进来的算比较早的,直到所有人进入后,到达未时,才会正式开考。这个世界的乡试、会试的考试内容,都分别是:诗词、经义、策论。第一天进入考场花了半天,等于是考半天诗词。当然不是自己作诗。而是考《诗经》、《词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的《风》称之为十九国风,便有三百九十六篇,从古至今十几个国家流传出来的民间歌谣。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十九国风,闻之,可知天下疾苦。至于《雅》分《大雅》、《小雅》也有六百一十篇。《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五百十六篇。诗经要考的内容,合计有一千五百二十二篇。词序要考的内容,合计有八百九十二篇。光是这一门诗词,总共要背的文章有二千四百一十四篇。李逍至今都未全部背全。首先是买不起这么多书,虽然这些书很便宜,但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以至于这个世界的科举难度十分高,许多人考到五六十岁也不一定能考中举人。这还只算是第一关。第二关就更难了,考得是儒道经义。这个世界的儒道经义,更多!除了圣人的经义,大思想,大道理。还有古往今来,无数大儒、天地大儒的著书所流传的分支思想、理解、注释。这个世界有接近万的历史,古往今来出现的过的大儒,如过江之卿,汪洋大海!比如李逍日后若是成为大儒,那么他的著书,也将也可能会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道考题。可想而知。想要在经义这一关考得高分,比诗经还难。想要在前两门的高分,唯一的办法就是寒窗苦读。好在这个世界书生,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就会修行武道,踏入养身境,有深度睡眠后,睡觉时间少了,读书的时间便多了一些。若是家境再好一些,便能吃一些天材地宝,增强记忆。比如林贵,曾经就吃过千年血灵芝,记忆力大增,三年前就考上了秀才。最后便是策论了,林贵之所以三年不中举,就是策论这一关拉胯。而策论对李逍来说,正是他弯道超车的一项!虽然前些日子,武道入品,身体素质好了很多,去儒阁读了不少儒道经义,可归根结底,时间还是太短了。这两关,他不能在短短时间内,超越别人。所依靠的便是策论。这些年,他边读书,便抄写,在背书的同时,练就了一手好字,加上现代人的思想,从策论一项出彩!此时此刻,李逍闭目冥想,保存精力。考场中的考生,也陆陆续续进入了考场中。未时。随着一声悠长的钟声敲响。乡试正式开试!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