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顾元杰出面。不但说服了宏文院的人撤离贺赖府门口,连被抓的儒生也让贺赖府一并放了。宿卫军在宏文院门口加了守卫,儒生们的活动受到限制。若落晨煜觉得是件好事,被困着,总比被杀了强。就当若落晨煜以为此事告一段落的时候,飞白又带来一个坏消息,城中不少百姓得了怪病,找不到病因,找不到治疗办法,一时间人心惶惶。“圣医堂介入了吗?”“没有,不过布医堂重新开张了,堂主说比较棘手。宿卫军里也有人得了此病,初期身上起疹子,再后来就胸闷腹痛。”“这件事平京府尹知道吗?”“知道,但他一直在压着。坊间也起了传言,说是贺赖府逼死祈福大祭司,天神将怒,要降灾于大魏百姓。”若落晨煜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但他不敢确认,只好找来郭安,一起出去看看。二人到了布医堂,药味比平时重了几倍。堂内病人已经收治不下,床沿、门板、甬路,到处是人,几乎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布春忙里忙外,脸上是碾不开的愁云。他见若落晨煜在门口,急忙从后门引他们到后堂。后堂烟雾缭绕,步行与两个学徒守着二十多个药罐,忙得满头大汗。“将军,这边请。”布春带他们到后堂落座,叹气道:“这次病情怕是有些蹊跷。”“怎么说?”若落晨煜问道。“像是瘟疫。”布春小心翼翼地道。“什么叫像是瘟疫。”步行在外煎药,耳朵却好使的很,他接过话茬,坚定的道:“这就是瘟疫。”郭安严肃道:“你可不能乱说,这是要掉脑袋的。”步行嗤笑,尝了尝汤药,又抓了些许草药添加到药罐里,“你要是不信,谁先死还不一定呢。”“放肆。”布春吓得站起来,急忙向两人赔礼道歉,“我这个师弟一向心直口快,若落将军,您大人有大量,别介意啊。”“无妨。”若落晨煜不会在意这些小事,“若是瘟疫,先前可有记载?”布春急忙回答道:“有记载,在师傅的异闻录里有记载,不过...”“不过什么?”郭安道。布春愁眉苦脸,“将军,跟您我们就不瞒着了。月前,布医堂遭遇行窃,异闻录丢失过一次,等再追回来,里面不少内容都被撕掉了,其中包括这次瘟疫的治疗方法。”若落晨煜与郭安对视,不免有些吃惊。月前丢了治疗方法,当月就发病,这明显是有人故意为之。郭安追问道:“当时可查出是谁行窃?”布春摇头,“我们就是行医的,别的不在行,这本书追回来也是州白楼帮的忙。”郭安道:“没报官吗?”布春道:“官府也调查了,后来就无疾而终了。”若落晨煜道:“那现在该如何?”布春道:“这病传染性极强,必须做好隔离准备,否则扩散到一定程度,平京就完了。”若落晨煜心中已然有数,他又看几名病者,红疹已经连成片,严重的地方开始溃烂。寒冬腊月,这些人像不怕冷一样,袒胸露乳,痛苦难耐。离开布医堂,他让郭安先通知杨莽,留一部分人看守住虎贲军,剩下的驻守四门。从现在开始,务必保证平京百姓,一个也出不去。“将军,这恐怕越权了。”郭安提醒道:“还未上报朝廷,这么安排恐怕又得让有心之人抓住把柄。”“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百姓为重。”若落晨煜放眼望去,街道上的人比平日少了很多,本就难熬的寒冬,现在更是雪上加霜。郭安离开后,若落晨煜并没有回府,而是转向圣医堂。郭安的话不无道理,他可以坚持一时,但不可能坚持到病症彻底解决,若是要封锁平京,还需要朝堂下令。而能让朝廷启动瘟疫应急响应的只有一个地方——圣医堂!圣医堂内,金天申与堂内四五个大夫正研究此病,他们亦无法断定是不是瘟疫,出于谨慎考虑,想着找一找源头再看情况。若落晨煜的到来让他们更加谨小慎微。“这事,还是要再等等。”金天申皱眉道:“我听说发病的都是南塘那边的人,他们常年饮用塘区水,可能和水质有关。”若落晨煜何等聪明,一句话已经知道他在想什么,只好探一些其他的线索,“内部大人,您可知道异闻录?”金天申努力回想,“好像是大国医编的奇人异志方面的书,后来医仙江宁又重编了一次,加了一些罕见病症的治疗方法。”若落晨煜点头,“是的,此次病症的治疗方法也在上面,不过被人撕毁了。”金天申惊诧,“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有人故意投毒?”若落晨煜,“异闻录是在月前丢失的,整件事还有待调查。不过里面的治疗方法,不知内部大人可知道?”金天申摇头,“不知。这异闻录算得上当今世上最珍贵的医典之一,一直在布医堂保管,外人难得一见。”若落晨煜道:“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请内部大人早些上报朝廷,早做准备。”听闻两人谈话的御医董晟,赞同道:“族长,没有陛下的同意,咱圣医堂不敢贸然当瘟疫来治疗,可若是任由发展下去,怕事态失控,那...平京就完了。”金天申眼珠乱转,这件事要是发生在平时,报错了也没什么。可现在坊间都在传天降神怒,在惩罚贺赖府逼死揶揄图甘的事情。他若事当做瘟疫上报上去了,岂不是明摆着与贺赖府作对。“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啊。”“内部大人,时间不等人。”“武卫将军,这圣医堂已不像从前,我们也人微言轻,若事没有确切的证明是瘟疫,恐怕不妥。”“那瘟疫的判定标准是什么?”“这...”“有传染性质的,都称之为疫。”一个清脆温婉的声音从堂外传来,众人寻声望去,正是金梦瑶。她刚刚从宫内出来,还没来得及换下官服,“时间短的,不严重的,称之为时疫。发生时间长,体温升高,严重的为瘟疫。这次情况有传染性,比较严重,虽然不知道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其发病时间也符合瘟疫的规律。”她说完,像若落晨煜与父亲行礼,堂内众人也纷纷向她行礼。若落晨煜回礼后,问道:“什么规律?”金梦瑶道:“瘟疫一般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若落晨煜点点头,马上就要到冬至了,可这一次或许还有另外的隐情。他不能把没有确定的事情说出来,只能先以防治为主,“这件事,务必要上报朝堂。”金梦瑶道:“放心,晨煜哥。我会上报朝堂的。”金天申甩袖不悦,可堂内没有人理会他。若落晨煜相信金梦瑶能说到做到,便起身向众人告辞,“内部大人,这件事处理不好会危机大魏根基,还请内部大人三思。”转身,他又对金梦瑶道:“我代替平京百姓谢过云霞郡主。”金梦瑶听到“云霞郡主”四个字,心中莫名的苦涩。如果可以,她宁愿当一个普通人,即便被喜欢的人拒绝,也总比被安排婚姻的好。三日后,病症越发严重,已从南蔓延到北边。金梦瑶自上报朝廷后,百官人心惶惶,不觉都想到了揶揄图甘在祈福大典的预言,想要集权的人借机再次向贺赖文言施压,让他同意。再观,贺赖文言周围的人,因害怕天谴各自散去,连言为西都不敢再维护于他。天降神怒,这四个字的分量太重了。贺赖文言见事态难以控制,称病不再上朝。可私下里宿卫军戾气更重,查抄了不少借机反对他的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宿卫军的打压换来了更多支持集权的人。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理智的官员,请命先治疗病症,再谈集权。每日上朝,小皇帝只听他们各自争辩。十几天下来,除了京中百姓发病的人数增加了,其他的什么也没改变,而病症已经蔓延向军队。贺赖文言不敢再妄动,他所依仗的宿卫军若是出事了,他就彻底输了。现在想来,能帮他的只剩下最后一族——冬阳王氏。冬阳王氏是皇太后一脉,当年他助皇太后稳坐宝位后,得到了很多来自冬阳王氏的帮助。只不过,近年来皇太后让他收敛,他不肯,两家才闹掰了。贺赖文言打听到皇太后去崇武寺为平京百姓祈福,多次前往,都被挡了回来。藤袁青这边,也没有闲着。他认为此时是推动集权的好机会,便把多年搜集的贺赖府罪证一并交给御史台,同时由各界代表亲手写了万民书。只要皇太后继续不管,集权势在必得。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较量的决定权,最终落在太后手中。 , )
第九十二章 集权的关键(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