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抛开立场不谈,讲个小故事(2 / 2)

崇侯虎对商纣王告密,说那时候的西伯,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积善累德可王天下,商纣王把周文王姬昌给抓了。

周厉王三十四年,周厉王听到了有人说他暴虐,大怒,设立了卫巫,专门查找骂他的人杀头,一时间便没人敢说周厉王暴虐了。

武则天设置了四个铜匦,本来的目的是知悉人间善恶事,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告密的地方,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朱瞻墡呆滞的看着胡濙问道:“只需要在讲武堂门前设一个大箱子任人言过吗?”

“足矣。”胡濙站了起来说道:“殿下,陛下回京了,陛下把那箱子拆了就是。”

“臣告退。”

胡濙拿起了手杖,慢慢悠悠的走出了盐铁会议议事厅,走得很慢,似乎他变得更老了。

罗炳忠和朱瞻墡呆呆的看着胡濙的背影,一言不发,议事厅里有些安静。

朱瞻墡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说道:“人胡尚书也是读书人,你罗炳忠也是读书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罗炳忠勐地打了个寒颤,回过神来说道:“臣哪配叫读书人啊。”

“那这讲武堂前立箱这件事,办不办?”

朱瞻墡咬牙切齿的说道:“办!”

出了讲武堂,刘吉看着健步如飞的胡濙,再看看那根形容虚设的手杖,有些迷湖的问道:“胡师父,您还用不到这手杖吧。”

胡濙顿了顿手中的手杖说道:“当然用不到,但是它必须在,哪天陛下不需要我了,老了,这现成的理由,不就可以请辞了吗?”

“我这样无德之人,坟头就该埋在垃圾堆里。”

胡濙是什么?

胡濙是谄臣,是无情的政治怪兽。

“啊这…”刘吉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一时间思绪繁杂。

刘吉在胡濙身后亦步亦趋的问道:“五皇子具体叫什么,陛下赐名了吗?”

胡濙摇头说道:“陛下还没传回旨意来。”

朱瞻墡要推行官铺法,礼部尚书请朱祁玉为五皇子赐名,宗族们还在为了降袭制闹腾,一大堆的奏疏飞向了九江府。

朱祁玉朱批了朱瞻墡的官铺法,大明没有那个条件躺在户制上躺着收租,就只能推行官铺法。

“这胡尚书,朕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没有他在京师啊,皇叔怎么能斗得过那些臣工啊。”朱祁玉看完了胡濙的奏疏,感慨的说道。

科道言官的确有人在说襄王意欲谋反事。

胡濙说得法子,真的有人在做了,襄王尴尬的地位,他要么直接谋反,要么畏罪自杀,最后还要背上一个谋反的罪名。

胡濙事无巨细的将京中事写在了奏疏里,包括他给襄王出的主意,挑拨离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