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是否要使用春秋笔法?比如稽戾王在塞外给胡人弹琴,取胡人为妻,还生了个儿子,现在仍在稽王府,这些老朱家的丑闻,要不要一笔一划的写到史书之中?
有些地方则是立场问题,譬如三征麓川又谋朝作乱的王骥等人是否如实记录其功勋?徐有贞是否是奸臣?袁彬、杨翰等缇骑是否忠君?废除朱见深太子时廷议签字是否如实记录?
有些已经成为了历史,有一些正在进行,比如组建了大明第一支炮兵、五次扈从太宗文皇帝北伐、最后为大明战死在交趾的安远侯柳升的儿子柳溥,眼下大明郡县安南正在进行,如何对柳溥定性?
还有一些为尊者讳之事,比如陛下还是郕王的时候,在京师可是以风流着称,韵事一件又一件,要不要写到实录之中?
原则上,史官当然应该保持中立客观。
可是,在帝制之下,写一本被当今陛下斩于太庙的废皇帝,稽戾王的实录,史官想要中立客观,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真的很难做到。
朱祁玉一乐,商辂这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修这么一本实录,的确是非常为难。
得亏还有个大明常青树,礼部尚书胡濙,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否则商辂还不如辞官回乡来的轻松。
“慢慢修,不着急,可以一直修到朕上天之后,只要他活的比朕久。”
朱祁玉面色变得严肃的说道:“告诉商辂,福建叶宗留和邓茂七的百万民乱,是官逼民反!朕当初对福建左布政宋彰的定性,一定要如实记录。”
“不是大明百姓对不起大明,是大明对不起百姓。这个是绝对不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
“如果宋彰不把手伸向百姓最后一把米,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吃饱了撑的,那么多百姓跟着一起造反?”
朱祁玉点着桌子强调道:“修养生息十余年,福建天天挖其他兄弟省份的墙角,依旧是壮丁不足,满大街都是六岁到八岁的孩子!”
“全都是孩子!
”
要说稽戾王执政十四年,最大的过错自然是土木堡之战军事冒险,导致大明精锐尽丧。大明风雨飘摇危在旦夕的时候,稽戾王依旧亲自叩门,大明更有倾覆之危。
那么稽戾王执政十四年,受到伤害最深的就是福建,十年匆匆过去,福建依旧是民生凋零,满眼望过去全是孩子,全是孩子是希望,也是时代的悲剧。
朱祁玉南巡至福建,一直走的很慢很慢,就想知道这个伤疤,是否恢复。
这道刻在大明身上的这道伤痕,仅仅是刚刚结痂,依旧在流着血。
痛彻骨髓的伤痕。
“臣领旨。”兴安拿出了备忘录记下了此事,并且会飞鸽传书回京,传递陛下的最高指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