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玉这才点头说道:“朕以为如此甚好。”
“陛下要宣见尹凡三世,礼部应如何其沟通?”胡濙问起了具体的事务,大方针敲定之后,如何实施,就是接下来的议题。
朱祁玉笑着说道:“有的时候,做坏事说好话更管用。杀君马者,路旁儿也。”
想要杀死一个人一定要骂吗?
其实不是,而是捧。
朱祁玉说的杀君马者,路旁儿也,出自东汉末年文人应劭写的《风俗通》,大约和《尹索寓言》、《天方夜谭》一样的民间风俗故事会。
东汉时候,高官食用厚禄,他们的马也长得膘肥体壮,有一次某大员出行,围观的人纷纷拍手叫好,骑者就不断催动马匹,结果骑者的骑术不精,马匹力竭而亡。
想要做事,不一定要骂,也可以夸。
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让被赞扬者变得虚荣自负,招致他人反感,使被称赞的人,在言语之下逐渐迷失自我,最终走向毁灭。
有时候想要毁掉一个人,你只需要夸他就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之明,是一种很少有人拥有的大智慧。
比如大明皇帝就不擅长指挥作战,所以干脆就直接不参与,只是上前线为军事行动做充分保障、鼓舞士气。
“臣以为不妥。”胡濙往前探了探身子说道:“陛下,这夸赞之事,礼部来说,陛下还是以劝谕为主。”
胡濙的意思很明确,这种脏活累活,陛下出面干不合适,还是他们这些读书人做合适些,一来,他们很擅长此道;二来,则是政治余地。
第三个原因则是陛下是大明的皇帝,皇帝作为亿兆瞻仰之人,就必须是英名无损,功业无垢,是道德的高地,是完美的化身,即便是为了皇位杀兄这等违反了五常大伦之事,那也要说成大义灭亲。
“臣也以为这些事,还是臣来做便是。”于谦也是认为不妥,颇为郑重的劝谏。
陛下英名无损,功业无垢,是于谦实现他天下人人为私,陛下一人公耳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最重要的保证。
这是礼制,于谦和胡濙从来没有超脱千年来,君君臣臣的框架。
朱祁玉虽然很想亲自拱火看看热闹,但最终还是从善如流、良言嘉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