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给你推荐一本小说。”“你知道我不看小说的。”“看了你就知道了。”“那行吧,叫什么名字?”“九转金身诀。”“我看看……”这一看。好几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兄弟们,有一本叫做《九转金身诀》的小说大家知道吧。”“知道,都被读者骂出翔来了。”“哈哈,不仿去读一读。”“读个屁,不得毒死。”“虽然某些方面确实有些毒,但其实挺爽的。”“滚,不要给我推毒草。”“真的,我看完了。”“真的?”“不相信算了。”“行吧,我看一看。”又是几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老板,那本九转金身诀没货了。”“又有人捣乱吗?”“看起来不是,好像是真读者。刚才来了一批人,都说想要这本书。”“那行,我叫出版商发下货。”有的时候。一本小说怎么样,编辑或者是书商的眼光未必准确。或者说。他们只能判断大致。但有一些超出了他们认知范围的书籍,他们就很难做出有效的判断了。这其实不是特例。前世很多知名作品,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九转金身诀》同样也是如此。虽然他看起来文笔确实白。但说实话。这本书该有的爽点,几乎都写到了。虽然有的时候这一些爽点,不少作者认为比较毒。但当这样的爽点,这一些经典桥段出现在一些新人读者面前时,那简直就是经典。如果说以前看都市异能的都是一些老白读者。一些没怎么接触过小说的人,他们是不怎么看小说的。可是。当他们接触到这一部地道的小白异能文时。他们只感觉颠覆了三观。“原来书还可以这样写。”“原来看小说可以看得这么爽。”“龙无名,这名字真霸气。”是的。有的时候新人读者的评价与老白读者的评价完全不一样。如果在一个无比内卷的老白读者里面,去吸引他们的目光,并让他们产生购买。这得卷死。可是。如果开辟一条新战线,吸引那些平时没怎么看过小说的读者呢?以前一众出版社,一众书商自然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他们并没有什么办法。直到。这一本《九转金身诀》的出现。“记录一下《九转金身诀》的购买人群。”“还有年龄,性别……”“是。”各家书店老板感觉到了这一本书的特别,不时吩咐说道。别看这一些数据与作品没有关系。但其实关系太大了。当不少书商发现这部作品竟然又一次来了一波销售热潮。他们意识到。可能,他们之前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一部作品。而当他们一翻整理数据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就给晨阳出版社发去了一笔笔订单。“王总,我们阅友书店需要1000本《九转金身诀》。”“王总,我们希望书舍需要500本《九转金身诀》。”“王总,我们阳光书店需要800本……”或许这1000本,几百本的量并不是很大。但整个“中陆”书店何其多。与晨阳出版社合作的书店,少说也有几千家。虽然有一些小书店有的时候可能就只进几十或者100多本。这一加起来。一瞬间。《九转金身诀》的量就起来了。……“刘阳兄,刘阳兄,不好了,不好了。”“什么情况?”“刘阳兄,据说《九转金身诀》的销量不降反升。”“不会吧,一个星期都没过,你们哪里来的数据?”“从书店那里得知的,我打听了几家书店,这几家书店都向出版社下了几百本的单子。”“一家书店就几百本?”“嗯。”“我靠……”刘阳一拍桌子:“这怎么可能?”“我们也不知道。”“当当的《都市男女》销量怎么样?”“《都市男女》被我们骂得销量下降了,我听他们说,今天这本书没卖出多少本。”“那《九转金身诀》是怎么回事?”刘阳这就不明白了。这一招他们之前都用过。只要他们一伙儿都给差评,再火的书都得给拉下来。除非你是大神。可《都市男女》和《九转金身诀》。两部书的作者都可以说是新人。最多当当可以说是老扑街。当当还好,一骂销量就跌,这也是他们乐于看到了。可《九转金身诀》,这一骂,销量不但没跌,反而还上升了。这就奇了怪了。“大家不要着急,我看看。”刘阳是他们这一群作者的带头大哥。让大家安静下来,刘阳进入了豆芽网。豆芽网是一个社区网站。早年以读书,影评,音评……等等起家。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大型文娱社区。之前刘阳与其他一众作者的操作,就是通过豆芽。。“垃圾书,去死吧。”“褚赢,哈哈哈,写得什么破书,还不如我写的好。”“作者小学没毕业吗,我来教你写书怎么样?”看到这一些差评,刘阳皱了皱眉。这样的评差不能说不好。但这样的评差,看起来也有一些无脑评论了。不会是一些读者觉得这样的差评,是故意有人黑他吧。对。一定是这样的。肯定是一些读者看到这样的无脑黑,反而对这部作品更感兴趣了。于是便尝试的看了一下。虽然这本书仍是小白。但做为作者的刘阳知道。只要看得人多了,写得再差也有人买。“我感觉找出问题了,一会我写一篇这本书的评论。”想了想,刘阳对群里作者说道。“最近发现一本书,作者叫褚赢,写的作品叫做《九转金身诀》。我一向有阅读新书的习惯,大家可以从我的阅读笔记中可以看到……”刘阳在豆芽网有一个马甲。这个马甲专门以读者的身份进行评书。因为刘阳本身上就是作者的身份,这也使得刘阳的评书更为的专业,并吸引了不少粉丝。此时刘阳再度开贴。直指的就是这本《九转金身诀》。不过。与此前一众差评不一样。刘阳仔细的阅读了《九转金身诀》,随后开始动笔。“怎么说呢,感觉这部小说的作者其实还是很努力的。因为在本书当中,各种熟悉的桥段都出现了。可是,当无数种桥段加在一起,这一刻我只感觉到天雷阵阵。或许大家无法体会到这一点,那么,让我来分析一下这本书……”一通大长篇。可以说写得非常细致,也非常专业。刘阳也相信。凭着他专业的评论,这本《九转金身诀》绝对没有可能再次翻身。末尾。刘阳灵机一动,还给这一部作品编了一套打油诗:【主角刚回家,兄弟就敲门。一人一套功,谁也不落空。兄弟太白痴,主角有办法。善用作弊器,一年就两天。义气兄弟仨,一来就结拜。别的不知道,一人俩干妈。开头前两章,触雷亿万发。今日观此文,方知白真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