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青松的未来蓝图(1 / 1)

这是一棵树 巷相 1721 字 2022-10-29

(葳蕤神树微笑着点点头。每一个强者,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敖潜自然是如此。不过……也就是敖潜了,要是来的是钱景雨那小子,钱景雨估摸着会抱着葳蕤神树的大腿不松手。躺平确实舒服。敖潜选择沙漠作为自己的修炼之地,这也就意味着以往那战无不胜的平海侯从零开始了。平海侯领域是神赐领域,但这是海神的领域,失去的海洋的敖潜,领域之力形同虚设。沙漠和海洋又是两个相对的极端,葳蕤神树很期待从沙漠走出来的敖潜会到什么程度。敖潜拜别了葳蕤神树,独自踏上了前往中亚的道路。敖潜拿出钱景云给他的地图,世界板块合并之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几乎连在一起。这次中亚之行便是此地了。说句实话,敖潜对于自己此行心里也没底。结晶终究只是领域的改变,沙漠还有气候以及种种因素,敖潜这一去只能说是走一步看一步。总之,先到灵力充沛的地方去,就算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也绝不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阿拉伯半岛。交通不便,得亏青松有钱啊!要不是有飞机,不然青松这一路怎么回来只有上帝知道。青玖玖和青柒柒在浮草万生轮有秦征负责照顾,青松没有后顾之忧,一个人回到中亚瞬间就进入了工作状态。这一次,青松所有大事全部亲力亲为。对手是朗朗,青松懈怠一步可能就会落入万劫不复的下场。现在,是他和朗朗没有硝烟的战争。本来全球地震完全影响了青松的石油生意,但和浮草万生轮的合作,让青松有了防震贴作为地基基础,石油的生意便从新做了起来。而这一段日子防震贴又经过何曼容的改良,抗震效果越来越好,青松重新坐稳了石油大亨的位置。青松接下来的目标很明确,以石油对外扩张,第一个目标便是北非。时间就是金钱,给青松时间他能做到掌控全球的石油开采,但是钱景云那边不会给他时间。青松需要做到段时间的成绩。朗朗的动作很快而且很隐蔽,青松对于中亚的渗透完全不够,所以想要做到对抗,只有把北非占据,然后直入欧洲。这是青松的初步蓝图,只有完全做好这一点,他和朗朗的这没有硝烟的战争才算做好第一步。军商合作,青松把立场弄的非常清晰。钱景云代表军方,青松就算出师有名。而武力压制,在现阶段就不仅仅是军方单方面的提供了,乱世之下,有钱才是活下去的唯一标准。青松掌握经济,才能去武装自己人。想要真正的对抗朗朗集团,只有将武力和经济做好双重配合才有机会实现。而一切的一切,前提都是钱!青松的第一步自然是把财力准备充分。别看青松完全独揽了阿拉伯半岛的石油生意,现在所谓的有钱,在真正的战争来临之时只是九牛一毛。现在战争还没开始,金钱的开销可能还看不出端倪,但是一旦展开,那便是天文数字。每一秒都是金钱。越往后就越是钱,只有钱!要知道青松和钱景雨他们对抗的可不再是热武器时代了,朗朗集团在做着人体改造上的生意。树人的加入,让热武器时代开始倒退,没有核武器的加入,未来的对抗青松甚至都已经想明白了。重金花费都不是武器的购置,而是人员的雇佣,大部分的钱大抵都会花在“勇夫”的身上。没有办法的事。“青松先生,我们总统请您进去谈话。”“好。”青松起身,两个彪形大汉提前站到了大门的两边。青松举手让对方检查了一下是否有武器在身。一切安全,青松成功进入北非总统的大门。北非并不是一个国家,北非本是多国的合称,但是地震之下,多国的动乱过于严重。北非多国领导人为了共抗天灾,做了联合统一的一致决定。当大型合作和谈话,便会提前进行内部的商讨,直到大家意见统一,便会选派一名代表进行联合会话。青松想要争取北非整个石油产,如果不是地震的缘故,导致北非无法开采,甚至石油影响北非的生存,青松是绝对过不来的。看上去是青松占便宜,但是事实上,青松的到来,却是过来解决燃眉之急了。这一次选的地点,是离阿拉伯半岛最近的A及。青松自然的微微鞠了一躬,在A及总统示意之下,落座下方。翻译就位。“青松先生,您的需求我们这边都进行过商谈了,关于石油如何开采……”“总统先生不用多虑,石油如何开采是我们甲方的事情,所有有关开采的事情我们一力承担。我们只需要贵方提供人员以及必要的安保措施。”助理记录着谈论内容,总统在工资薪酬方面指出道:“青松先生,贵方提出的按劳分配,我们这边的意愿是按天……”“这一点我们不会退让。但贵方不用担心,我们会以我们的工人标准设置每天的开采量,做到一视同仁。”青松微笑之下却露着冷笑,按天获酬怎么可能,这个节骨眼青松绝对容不得任何人去偷懒。“我们会做好工作量的比对,会设置好试用期,如果达不到标准我们希望贵方能支持我们更换务工人员。”“这……”总统陷入了沉默,这个要求也由不得他,因为是大势所趋。地震带走大批量的人口,青松一旦重新开启石油的开采,这就意味着世界的开始了新的运转。北非人口的不足,便会导致整个非洲的人口向北部集中。而非洲劳动力,个人文化素质水平差异相当大,同一件事情做起来的差异自然也大。按天分配多做少做都不影响,自然是北非这边的期望。青松和北非最后的商谈,就是计时和计件的区别。青松合理的需求紧咬不放,总统自知没理,就在他做最后的决定时,外面走来一个人。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本该顺利的合作,再次陷入了僵局。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