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歇会儿,吃饭了!”童建国和郭连江闷头干着,眨眼就到中午了。昨天包了两盖子包子,这会儿还剩下不少。叶淑珍又煮了点碴子粥,泡了点雪里蕻。童建国醒来后,口味变淡了。为了照顾他的口味,叶淑珍昨晚就把雪里蕻泡上了,这会儿就着苞米碴子吃刚刚好。童建国这样不太习惯东北苞米口味的,都吃的不亦乐乎。吃饱喝足了,两人又休息了片刻,然后一鼓作气干下去。到下午四点来钟,总算把炉子重新盘好了。烟囱、大炕什么也都疏通了一遍。“歇会儿吧,吃了晚饭再走吧。”叶淑珍盛情邀请郭连江留下吃饭。“谢谢大婶儿,不了,回去晚了道儿不好走。”“也是啊。”东山那边到处都是石坑,晚上走确实怪吓人的。叶淑珍赶紧给郭连江拿钱。给了他3块钱10斤粮票。郭连江死活不要钱。争执不过,郭连江只好说:“要不您再多给我点粮票也行。”叶淑珍又拿了20斤粮票给他,其中有5斤是全国粮票。郭连江大喜,向叶淑珍连连鞠躬,拿着工具走了,童建国一直把他送出来。童建国想起昨天在街上溜达时,就有个家伙鬼鬼祟祟地喊:“换粮票!”看来粮票这玩意也是个营生啊。“我说郭子,你们要那么多粮票干什么?能当钱花吗?”“比钱管用呢。我们农村人不像你们城里人有粮食关系。到了外面要是没粮票的话,饭都没法买。离家近还行,离家远就麻烦了。”“也是啊,到外边买个烧饼都得拿粮票。”“我们年后就有大工程,又得到外地去,缺好多粮票呢。”“缺多少?”“当然越多越好了,我们五六十个人,在外面待半拉年,没有几千斤粮票根本不够用。”“嗯,我帮你问问,给你搞点。”“好啊!太谢谢你了,要是你能找到关系,我们可以先给你钱。”“不急,这一半天有消息就去找你。”“好!您费心了!”这天晚上,睡在自己烧的暖烘烘的小炕上,童建国兴奋不已。日嘛!干什么个体干个体?这辈子都不可能干个体!越是计划经济时期机会越多。童建国想起来,好像听老爸、爷爷说过几次。这叫对缝儿!其实说白了,王十就是对缝儿的。知道南方缺苞米,就从东北赊过来,然后卖给南方。连本钱都不用出,一笔就赚了300万。那可是1983年啊!虽然王十有老爹、老丈人关系。可谁没关系啊?谁也不是打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没有大关系,总有小关系嘛。比如粮票这事儿,城里人家,稍微会过点日子的,谁家都能有几百斤。更不用说那些大厂了。随便找个认识的人搭讪一下,划拉几千斤粮票简直易如反掌。童建国越想越兴奋,继而发散思维。不光粮票啊,这会儿还有布票、肉票、工业票、自行车票,还有外汇券,只要脑筋活点,四下张罗一番,总是能赚到钱的。可等第二天,童建国来找大勇时却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大勇住在这片居民区的东头,比童建国大两岁,初中时两人还是同学。初中毕业后,童建国继续读高中,大勇就下来上班了。眼下,人家已经当上一个万人大厂的工会干部了。他们的厂子是一家重型机械厂。福利待遇好,工人手里的粮票当然花不完,很多都存在手里了。“好事儿啊!好多人都想趁年前把粮票花出去。”“哈哈,我就说嘛。大勇你就帮着撺掇撺掇。”“可你不能拿钱来买粮票啊。”“怎么了?”“你,你不是糊涂了吧了?拿钱买粮票,那不成倒把了吗?”“我去,把这事儿忘了。”妈蛋,真是低估这个时代了。要是这么容易,别人不早干了。“我倒有个办法。”“啥办法?”“正好我们单位好多人这几点惦记用粮票换鸡蛋,你不如……”“嗯,我明白了。我拿鸡蛋去换你们的粮票。”“是啊,要是行。我这几天就给你划拉划拉,看看能收上来多少粮票。”“没问题,你先张罗着吧。”两三后,大勇就拿着一大包粮票来找童建国了。一共有6000多斤,其中有1000斤是全国粮票。用猴皮筋儿一匝一匝扎着。童建国赶紧拎着粮票来东山找郭子。郭子他们收本省粮票一斤是一毛二分钱,全国粮票一斤是一毛八分钱。童建国拿来的这一包粮票换了800多块钱。童建国欣喜万分。因为他知道门市里卖的鸡蛋的价格,是五毛五分钱一个。也就等于说他到门市买鸡蛋再卖给重机厂的人都能稍微赚点。更何况他不可能到门市去买鸡蛋。弄到了粮票,郭子和他们村里的几个工头比他还高兴。一个工头说:“不能让人小童白跑啊。”“是啊,给小童50元跑腿儿费。”“50元太少了吧,给100元!”童建国本身已经铁定赚钱了,哪好意思再要他们的钱。再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嘛……“别,别,应该的,我是帮你们,也是帮他们,都是朋友嘛。”“那也不能让你空着手回去。”“正好我家里还剩一套猪下水,小童要是不嫌弃的话……”“他们城里就好这口,哈哈。”“是啊,可猪下水也不便宜,你们还是留着自己吃吧。”“拿着吧,给您就拿着。”郭子和其他工头又劝了一番。童建国只好接受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童建国拿着一套猪下水回来,分成了三份儿。给刘大妈家一份。刘大妈算是贵人了,虽然差点把大粪灌到童建国嘴里,可要是没她,哪有童建国当下。又给大勇一份。尤其猪大肠那部分,他最喜欢这玩意。剩下的,童建国拿回家来了。鸡蛋就容易多了。童建国也不用找关系,直接到园艺大队来买。园艺大队本身有养鸡场,又家家户户养鸡。除了上缴农村合作社一部分,自己还剩下很多。尤其到了年关的时候,他们都急于出货,好换钱买年货。这会儿大街小巷拐着筐卖鸡蛋的净是他们村的人。只是不知道他们的价位是怎样的。童建国给重机厂职工的兑换标准是一斤普通粮票换两个鸡蛋,一斤全国粮票换3个鸡蛋。这也是市场上的基本标准。童建国来到园艺大队,找到管事儿的商量一番。他们听说量大,立刻答应一个鸡蛋卖4分钱。童建国粗略算了一下。这一把他就赚到大约270元。这可是学徒工一年的工资!也是童建国的第一桶金。啥叫白手起家?这才叫白手起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