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飞!嘟嘟飞!”童建国一回家,就拿出一堆小孩儿玩具来逗团团。赵君直撇嘴:“哼!不给两个儿子也买点。”“下次,下次嘛。”眼下,童建国和赵君屋子里摆着两张童床。一张双人床,安南和童筝睡。一张单人床,童小团睡。再加上屋子里杂七杂八的小孩子东西,走路都得小心翼翼。而且,随着三个小家伙越长越大,东西恐怕也会越来越多的。“对了,老婆,我们的职工宿舍马上开建了,这是格局图。”“我看看!”赵君欣喜地凑过来。一共三种户型,一间半户型40多平米、两室一厨户型50多平米、三室一厨户型60多平米。其中两室和三室的房子都是南北通透的。“这是厨房,这是厕所……”“这里还有阳台!”“怎么还有炕……”“是啊,咱们职工宿舍是集体供暖,大炕和炉灶都可以去掉。”“炉灶去掉拿什么做饭?”“液化气罐儿啊。”“你们单位有液化气罐儿啊?”“那还不是咱说了算,想有就有。”“哈哈,给你洋摆的。要是不要炉灶,不要大炕的话,厨房就可以挪到阳台了。”“就是这个意思。原有的厨房就可以当餐厅兼客厅。”“嗯,不错不错。就是老大老二得睡上下床了。”其实,这种户型,童建国并不满意。真想一步到位,就像后世的那种楼房。有宽大的会客厅,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但箱包厂的这个宿舍楼在当下已经算不错的了。想一步到位也不太可能。当下的楼房,大多还是筒子楼的构造呢。能把大炕、炉灶弄掉就不错了。童建国回来跟高岩、刘清涛一说。高岩倒是挺高兴,刘清涛却有些犹豫。刘清涛是跟老人一起住的,老人们已经习惯炉子、大炕这种东北标配了。既然刘清涛都有这样的想法,类似的其他员工应该也不少了。童建国忍不住叹口气。刘清涛说:“别管这些了,建国你自己定吧。”“别啊,这种事怎么能自己定,统计一下吧。”这次职工家属楼是五层砖混圈梁结构,一共建两栋四个单元。每层四户,一单元20户人,一共80户。完全涵盖了箱包厂刚创建时的十几名元老。箱包厂的分房规则跟一般全民企业不同。全民企业中,职工家里有房的就不分了。碰到鸡贼的隐瞒不报,你也查不出来,就欺负老实人了。箱包厂不管那套,你家里有是你的。当然,分的房子必须本人来住,如果让别人住,单位有权收回。所以,80名职工都是实打实,统计起来不难。丛洋统计了一番发现,80人中,至少有60人希望保留大炕和炉灶。一部分是因为生活习惯。另一部分是舍不得烧液化气。一罐儿液化气二三十块钱,对别的单位的职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箱包厂来说还真不算啥。箱包厂最怂的职工每个月连工资加奖金都能拿100多,二三十元的液化气算啥啊。可没办法,总有些仔细的伙计嘛。刘清涛还有些不好意思:“建国,还是按照你的想法吧,职工都愿意听你的。”高岩也说:“这种事你自己定嘛,别搞民主。”“不能自己坏了规矩。到时候我可以把炉灶大炕拆了,把烟道封上嘛,一样的。求同存异。”“也是,到时候我也这么干,咱们一起找人施工。”“好的。”液化气的事儿,丛洋也和液化气站谈妥了。液化气站要求箱包厂有背阴的仓库,用来存放液化气罐儿,账目则一个月结算一次。童建国正听丛洋汇报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来。原来是陈红。看见童建国,陈红连忙打招呼:“童,童总。”“嗯,怎么样,在咱们厂干感觉怎么样?”“挺好的啊!净是咱们知青,就像到青年点一样。”“那就好!而且咱们的集体宿舍也盖好了,听说标准还不错呢。”丛洋说:“是啊,一户只住四个人,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电风扇,还有桌子、柜子。”“你要是不愿意在家住,就过来……”“怎么弄得像劝人离家出走一样。”“哈哈!”得知职工宿舍楼开建了,最高兴是老牛。老牛虽然有自己的房子,还有小院子。但像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他也希望住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才是共产主义生活嘛。而且,分房是按职工的综合积分算。像老牛这样,家里有六个孩子,又是建厂元老,他女儿牛金花也在厂子里,积分会比童建国还高。当然也能分到三室的大房子。童建国回到自己办公室里,老牛便抱着大盒子兴冲冲地过来了。“干啥?老牛,给我送礼呢。”“是啊。”老牛把盒子往童建国桌子上一放,童建国看看上面的字才想起来了,这是建军的假臂,童建国让老牛到首都办事的时候顺便取回来。“拿回来了?好啊!”“嗯,拿回家让你老弟试试,正好我这几天还打算去一趟首都。”傍晚下班时,童建国把假臂拿回来了。童建军戴上试了试,还挺得劲儿。戴这假臂就像戴枪套一样,吊在半侧的肩膀上。穿上衣服再戴上手套看起来就像健康人一样。而且功能也不错。靠残臂带动,这假肢可以曲肘、可以握拳。干活儿应该也没问题了。童建国拿来铁锹:“试试。”童建军先用健全的那只手抓住铁锹把,然后尝试着用假肢上的假手握住铁锹把另一端。试了好一会儿,总算握住了。干起活儿来倒是很轻松。童建国又拿来哑铃。“这假肢可以负重20斤,这哑铃15斤,应该没问题。”童建军试了试。这只假臂把哑铃从地上提起来倒是没问题。但却无法举起来。它的胳膊肘还是没那么灵活。童建军有些沮丧。童建国安慰他:“不错了,一些简单的活儿可以干了。”“是啊。”突然,一个皮球从院外弹进来,童建国一把接住,然后递给童建军。童建军伸出假肢,“砰”地一声,把皮球捏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