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资产管理巨头的好处(1 / 1)

(“董事长,让您久等了。”“嗯,坐吧!”翌日上午,王奇来到了夏禹的办公室。看到王奇的精神面貌和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气质,夏禹甚是满意。“王奇,这次叫你过来,是有一个重要任务想要交给你去做。”“交给其他人不适合,我也不放心。”听到夏禹的话,王奇面色郑重地说道:“董事长,请您安排,我保证全力以赴地去执行。”夏禹面含笑意,淡淡地说道:“要做好这件事,你得投入绝大部分的精力,九鼎证券公司你就管不了了,让袁天帆继续接手吧。”“有没有意见?”王奇果断地摇头表态:“没有意见,完全服从您的安排。”夏禹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从左手边拿起一份材料,放到王奇面前。“先看看吧,要你做的事就是这个。”王奇带着好奇,拿起了材料,翻开封面,看到“资产管理”四个字后,顿时了然。资产管理领域,他并不陌生,因为九鼎证券公司现在就在做。当然,做资产管理的是九鼎证券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规模并不大。反倒是九鼎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更加庞大。九鼎保险公司同样有资产管理部门。只不过目前九鼎银行和九鼎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与九鼎证券公司不同,前面两家公司管理的自身的资产,没有开设对外业务。反倒是九鼎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是受托资产管理。这个受托资产管理,跟九鼎信托公司的业务性质有不同。这一次,既然董事长单独找他谈这个事情,那么肯定是现状不够满意。真相如何,看完材料就清楚了。带着一系列的疑惑,王奇快速地阅览起来。这份材料,实则是调查到的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报告。资产管理行业发源很早,早就十八十九世纪就出现了。就比如香江宝源投资公司的母公司——英国施罗德集团,就是成立于1804年的资产管理公司。之所以普罗大众不熟悉,那是因为资产管理这个行业,从最开始起,就不是面对普罗大众的。不像是银行、证券公司等等,跟普罗大众打交道极多。但是资产管理行业,市场极其广阔,也是大鳄纵横。后世国内的四大AMC,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这四家,各个都是巨无霸。但是再和国外的资产管理巨头相比,就小巫见大巫了。比如后世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贝莱德集团,管理资产高达7.3万亿美元。第二位的是美国的先锋集团,管理资产高达6.1万亿美元。超过三万亿美元的还有瑞银集团、道富全球投资管理集团、富达投资集团。超过两万亿美元的有安联资产管理集团、****资产管理集团、高盛集团、纽约梅隆银行和太平洋投资管理集团。超过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巨头更多。这任何一家资产管理集团,影响力都是惊人的。因为你可以在全球任何一家已上市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前十大股东中,看到这些资产管理巨头的身影。也因此,这些资产管理巨头的影响力,遍及全球,能够拿得出的资源也是深不见底地多。虽然说,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简单而言就是代客理财,钱都是来自于客户,个人投资者或者机构投资者,包括各国政府或地方政府养老金、基金会、捐赠、官方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等等。但是影响力又不是按照所有权来算的,而是按照使用权来算的。权力别管是谁赋予的,关键看掌握在谁手里。因为掌握权力的人,才是更直接与社会各界接触的。当然,这些都是后世叱咤风云的巨头。就现在调查的情况显示,资产管理之王贝莱德集团都还没注册,影子都没有。纽约梅隆银行更是没有出现,现在也仅仅只是纽约银行和梅隆金融公司,都还未合并在一起。像是太平洋投资管理集团、富达投资集团、先锋集团等等,也才成立一二十年,现在虽然都已经是大型公司了,但是都还未冲入全球前十的领域。这个年代,资产管理公司数量极多,投资的机会也多,这使得大鱼吃小鱼的并购现象在资产管理领域还不多。因此,就全球范围而言,还没有任何一家资产管理集团的资产超过一千亿美元。什么上万亿甚至六七万亿美元的资产额,在这个钱还很值钱的年代,更是天方夜谭,没有任何人敢去想象。……时间飞速流逝。也就两盏茶的功夫。王奇把手中的那份材料全都看完了。他放下材料之后,对夏禹说道:“董事长,您是打算重新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让我来管理?”夏禹微笑颔首:“没错。”“有没有压力?”王奇露出苦笑,坦诚说道:“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有绝对的信心打造起来。”“只是想要打造成为全球范围的资产管理巨头,我就没有太大的把握。”在刚才的材料中,他可是看到了美国和欧洲的资产管理巨头的信息。这些公司,他都听过。在亚洲范围,特别是东南亚一代,哪怕是岛国,他都有信心将资产管理公司给打造起来,因为九鼎财团在亚洲范围有巨大的影响力。只要资产管理公司一成立,他放出话去,数不清的钱会求着送上门被管理。再一个,就资产管理市场而言,亚洲范围内竞争强度没有欧美地区大。但是如果想要进入欧美市场,那难度就极大了,因为对手拥有本土优势。养老金、学校的教育基金、政府主权基金等等庞大的资金,不会轻易给国外的公司管理。更何况,欧美的金融市场本就超级繁荣,美国华尔街更是全球金融核心,那里大鳄云集,王奇就算再自信,也不会认为自己放到华尔街能够横行无忌!这怎么竞争嘛?王奇的顾虑,夏禹听出来了。他笑着说道:“有压力是好事,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其实金融行业,对于投资者而言,什么关系和因素,都不如实打实的利润。”“只要能给投资者带来足够的利润,将口碑和品牌立起来,不用去找,投资方都会舔着脸送钱上门。”若不是这个原因,后世贝莱德集团、先锋集团等巨无霸,也不会成长地这么快。投资者都是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元地送上门来请求管理。“董事长,我明白,我会全力去做。”王奇深吸一口气,郑重地保证道。“别急,先喝杯茶,听我讲完要求。”“实际上没你想象地那么难。”夏禹笑了笑,等王奇喝了茶之后,他继续说了起来。“资产管理公司虽然跟证券公司有区别,但是重叠也很大。”“将九鼎证券公司扩充为资产管理公司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没这个必要,九鼎证券公司的目标是世界级的投行。”“新的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包括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企业管理,受托资产管理,收益包括旱涝保收的资产管理费,以及投资收益分成。”“其实对于这家公司,我的目标不是赚钱,公司经营利润不是我的追求,你明白吗?”王奇一愣,凝眉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才不确定地问道:“您的意思,是大幅降低资产管理费用,以及投资收益分成,以此来将尽可能多的资金聚拢到公司中?”“然后再用这些钱去提前投资看中的资产,等到要收购的时候接手过来?”夏禹露出了笑容,满意地说道:“你能想到这么远,很不错。”听到这话,王奇也露出了谦虚的笑容,心也定了下来。他猜对了。这就涉及到了市场普遍的投资逻辑了。举个例子。假如夏禹准备在三年之后收购德州仪器集团。如果他让北极星资本公司出面,那么亿北极星资本公司现在的形象,会第一时间被人认为是恶意并购,那么收购成本会极高。哪怕是正常的收购都必须要高溢价,稍微股市动一下暴露了,德州仪器集团的股价就会飙升。但是如果让资产管理集团出面,那么性质就不一样了。资产管理集团要打造的形象,是全球范围投资升值,属于稳健价投,哪怕是会做跟高盛集团一样的并购业务,那也改变不了它价投的本质。所以资产管理集团去股市收购德州仪器集团的股票会很容易,原股东反而会欢迎,因为引入了一个超级重量级的股东作为股价的压舱石。即使是收购原股东的股权,也不会引起巨大的波澜和原掌控者的警惕。这种情况下,收购的难度和成本都会低很多。但是价投嘛,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利润,如果有一定的利润,资产管理集团抛售德州仪器集团的股权是很正常的。等个一年半载风波消下去了,夏禹完全可以将资产管理集团持有的德州仪器集团的股权一次性全部转让给自己的其他公司,至于价格多少,那是己方说了算,只要不亏,投资者就无法质疑内幕操作。这么一个收购流程,相比较直接收购而言,多了一个环节,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优势十分明显。能够节省巨大的收购成本,而且能够增加并购成功率。在这里节省的成本,其实就是夏禹获得的隐形利润。与这个利润相比,什么资产管理费,什么投资收益分成,那算个屁啊!如果没有这笔投资者的钱,去银行借钱来收购,光是银行利息和手续费,就会比资产管理费和投资收益分成高,还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总结来说。夏禹成立资产管理集团的目的,就是拿别人的钱帮自己做投资,为自己省钱的同时,投资者还得心甘情愿地出钱委托!而且相比较于中小投资者,这些优质的个人投资者和大型机构,因为委托投资的资产太多,对于利润的要求反而没这么高!毕竟懂投资的都知道,一百万美元一年翻一倍,和一百亿美元一年赚百分之五的利润,难度是天差地别的!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