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入土(1 / 1)

(过了一会,救护车来到。急诊医生检查一遍后,摇了摇头,直接宣告最后的结果。看到救护车离开后,李向阳忍不住放声大哭,奶奶这次是真的要离开了。“二叔,你别伤心了,开始办理二婶的后事吧!”三叔把爷爷搀扶到椅子上,然后招呼后面的妇女们进门来。很快,门口挂起来黑布和白色的挽联。一个黑色的棺木放置在客厅的中央。李向阳无力地跪在地上,听从村中的长辈们在院子里发号施令。一个个电话打出去,然后一个个人被派到各个村庄给亲戚朋友们送信。“阳子,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一切从简吧,奶奶喜欢安静,不愿意麻烦更多的人!”除了一些必要的老亲戚外,其他偏远的、外地的亲戚们就不要来了!李向阳早已给唐珊珊发过信息,估计老丈人他们已经往老家这里赶。至于其他人,李向阳没有给他们信息。如果他们要怪罪的话,以后再解释吧!即使是这样,当天还是来了很多人。第一个来的是三姑,她在大山媳妇的搀扶下,从庄东一直哭到庄西,等到李向阳家里的时候,人几乎快哭晕了。三姑小的时候,老娘死的早,从小就是奶奶照顾她长大的,即使以后出嫁到外村,也是奶奶一手给安排的。在这个世上,可以说是最疼她的人了。奶奶的娘家也来人了,两个侄子带着十几个张家的人,其中竟然还有张晓水。个个面色凝重,十分悲伤。李向阳已经不计较谁来,真心还是假意,只要前来吊孝的人,在三叔的陪同下他都逐一进行答谢。还有一些李向阳不知道的老亲戚朋友,在上午时刻都相继来了……很快,奶奶去世的消息传遍整个县城,很多人都结伴而来,送来大量的挽联、花圈等等,一直排到大门外面的大路两侧。一会儿功夫,村里的道路被堵塞的水泄不通,村长二叔不得不派人出去指挥交通,保持村里道路的畅通。开始他们只考虑到一些李向阳家的老亲戚朋友,那想到乡里和县里都来了不少人。“让人把车向小学操场上引!”“二叔,学校里的车辆已经满了。”“满了?”村长二叔怔了一下,这已经超出他的预期,“徳昌哥,你让人把厂区大门打开,新来的车辆不要再进村了,让他们全部开到厂里去!”“好的!”德昌大爷刚走几步,又停下来问道:“如果县领导的车来了哪?”“县领导?县高官的车也是如此!”村长二叔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很快,他看到县高官的身影,还有一些县城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张县长,不,现在已经是张高官,因为赵高官上年已经被调到市区工作。“李董,节哀顺变!”“谢谢张高官!”李向阳赶紧起身行礼。“宫市长和赵副市长都在外地,他们暂时赶不回来,让我替他们上个香,希望李董以后不要见怪!”张高官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在张高官来后,前来吊孝的人更多了,几乎县里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在两个近门兄弟的搀扶下,他不知道答复了多少礼,几乎跪拜的有点麻木,但又不得不答谢跪拜。甚至都记不清来人是谁,整个人都机械地听从长辈们的吩咐,让跪就跪,让答礼就答礼。上午十点多,唐珊珊在老丈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一进门也是哀嚎大哭。多多在丈母娘的怀抱里不明就里,看到妈妈哭了,把他吓得哇哇大哭。宝宝的年纪稍微大一点,他已经知道一点什么,悄悄地站在妈妈的身后。“我们……没有想到老太太会去世,早知如此,前两天阳子来的时候,就应该让珊珊和孩子们都跟着一起来了。”老丈人心中充满了愧意,唐珊珊更是如此,她当初要是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已经在家中伺候奶奶过世。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什么时间准备下葬?”“二叔说了再等等,一些外地的亲戚还没有来。”滇省的大姑和冀省的二姑都已经打过电话,二姑有可能来,但是大姑却不一定。还有一些东北的亲戚朋友,没有人确定他们还会不回来?……“就按二叔的意思,再等等吧,如果三天后不来,一定要安排下葬!”三叔看看外面的天气,闷热闷热的,不知道过几天会热成怎么样?最后,大家都一致同意了。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二姑一家人来了,小海从京城也来了,一起来的人当中还有王大锤弟兄两个,还有一个不像亲戚的亲戚向东,他是被二黑一路骂着来的。“三舅,你怎么也来了?”“这么大的事情,我不来能行吗?还有你的大舅和二舅,他们暂时都来不了。”不是公务繁忙,而是老太太已经住院几天,到了快回归天国的地步。三舅当天吊完孝后,晚上他还需要回去,否则他怕见不到老太太最后一面。“三舅,忙完奶奶的丧事后,我马上去京城看望姥姥!”“你有这份心就行!”三舅拍拍李向阳的肩膀,“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太劳累了!”当天下午,三舅连饭都没有吃,和爷爷说了几句话,然后坐车赶往火车站。等三舅走后,爷爷过来对李向阳说:“明天下葬后,你和珊珊一起去京城吧!”爷爷不想唐珊珊没见到奶奶最后一面,再错过他们错过和外婆的见面机会。“我知道了!”李向阳点点头。第三天上午,东北的人终于赶到,由六叔和八叔牵头,身后还有十几个年轻人。但是,让爷爷期盼的大姑并没有来,不知道她没有时间来,还是不能来。时间不等人,众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按照原先计划好的,今天下午安排下葬。“阳子,棺木已经在家里停放了三天,是时候让你奶奶早点入坟吧!”李向阳没有说什么,抬头看看在客厅里一直静坐不语的爷爷,想听听他的意见。爷爷慢慢地站起身来,虽然眼中有些不舍,但他也知道人死后不能在家久留,“听你四爷的话,让你奶奶早点下地吧!”,大约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在阵阵撕心裂肺的痛苦之中,李向阳看着奶奶的棺木被缓缓放入坟坑中,顿时感觉这世上好像少了什么,一切都是那么暗淡无比。和蔼慈祥的奶奶永远不在了,虽然李向阳经历过一次类似的悲伤,但他还是遏制不住内心的悲伤,趴在奶奶的坟前放声大哭。奶奶下葬后,一些亲戚朋友相继离去。“你大爷不能来,让我和你八叔带着他们这些年轻人来了。”六叔安慰着李向阳,并把一些从东北带来的年轻人介绍给爷爷和李向阳。“二叔,这是李辉的小儿子,李孝俊的二儿子,李同国的…….”几乎每家人都来了一个代表。“这是我的两个儿子,李向河和李向江!”介绍完其他的年轻人后,六叔又把站在他身后的两个年轻人揪出来,“快点给你二爷磕头!”六叔的儿子下跪,剩下的人有点犹豫,但是他们最后还是跟着跪下了。“快起来,你们都快快起来!”爷爷赶紧拦着,不让他们下跪。“二叔,让他们跪!”六叔说道:“他们都为他们的老子给您磕头,这么多年来没能回老家一次,一个个心中有愧,现在年纪都老了,已经无法亲自前来,只能让孩子们来给您磕个头。”“这是我二叔,李家的长辈,也是我们最亲的人,更是我和你们的爸爸、叔叔们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你们二爷带着我们到东北逃荒,我和你们的老爹都tm饿死了,以后还会有你们这群小崽子们?”“都过去那么多年了,还提它干什么,快让孩子们都起来吧!”六叔让众人都站起来,然后指着李向阳介绍道:“这是阳子,你们应该知道吧!”“知道!”众人齐声回答道。在他们来之前,很多人已经从向东的口中得知李向阳的身份,向东大哥的老大的老大,则是二爷爷的孙子。这次出来,这些年轻人已经不打算回去,以后要跟着向东去京城闯天下。如果在京城闯,怎能不拜见老大的老大的老大?何况有六叔和八叔推荐,总比当小弟的向东要靠谱的多。“阳子哥,你还记得我吗?”六叔的二儿子李向江靠近李向江,挤眉弄眼地说道。“我记得你!还有你的哥哥!”李向阳笑着说道,当年他在东北住过一段时间,曾多次遇到两兄弟被六叔打屁股的场景。六叔看到这里,觉得有点丢人,“他们两个小子,不好好上学,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家里,不如他们的姐姐。”据六叔的介绍,后辈中的男孩子没有一个有出息的,当然这不包括李向阳表大爷的两个儿子。“临来时,我和你大爷谈过,你这些弟弟们,他们的年龄都不小了,总不能一直窝在家里一事无成,人都说树挪死人挪活,就像我们这些人当年跟随你爷爷一起下东北一样,必须给他们找到一条出路,才能让他们以后能出人头地。”有一个很好的典型人物摆在他们的面前,让他们都感受至深。向东,这个在他们眼中非常烂、注定不会成器的家伙,这两年居然混的风生水起,年初时回家,一下子亮闪所有人的眼。没有当初那种愣头青、傻里傻气的样子,反而说话做事有板有眼,家里的一些弟兄们和他一比,简直是天渊之别。虽然在京城没有挣到大钱,但几十万或上百万元还是有的,这足以让村里的所有年轻人都羡慕不已。这一切都是谁给的,又是谁把向东改造成这个样子,六叔他们虽然不说,但大家都明白,是向东在外面遇到了一个贵人。这个贵人就是二爷的孙子李向阳。虽然这些人和他家的关系很亲近,但他不知道每个人的习性,有人愿意听从安排,他也不吝于帮他们一把。如果有人桀骜不驯,在工作中招惹是非,这等于他引狼入室,给自己找麻烦。一时间,李向阳沉默不语,心中联想翩翩,此种情形,就像当年爷爷带六叔他们一起闯东北的时刻,很多人都豪言壮语,以后要好好报答爷爷的救命之恩。但最后哪?除了表大爷和六叔等仅有的几个人外,其他人都不亚于白眼狼,一二十年都不回老家看爷爷一趟。虽然以前家中不富裕,诸事缠身,但是过年时来封信、打个电话总可以吧!事实上,二十年内,爷爷很少收到类似的信件和电话,更不要说见到本人了。帮他们一把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帮了一些白眼狼,那他还不如不帮。与其让自己以后心痛,还不如早点掐断这种不切实际的念想。六叔说道:“阳子,在他们来之前,我已经和他们说好了,以后要听从你的安排,否则给我滚回家去,不能给你添麻烦!”爷爷于心不忍,他们这一门人,在老家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在东北。以前东北的生活比老家的生活好,爷爷不能再帮助他们,但现在时过境迁,因为李向阳的存在,一切都变了样。既然李向阳有能力,哪能让他们失望回去,所以爷爷当着六叔和八叔的面答应了下来,“阳阳,你能帮忙的还是帮一把吧,他们都是咱们的亲人!”爷爷还是忘不了旧情,或者他已经放下以前的隔阂,不再追究某些人的忘恩负义。“好吧,你们以后想做什么?都先想一想吧,想好后告诉我或者向东都可以!”刚才李向阳已经想好了,有人愿意去工作,他可以让向东暂时带着。如果有人不愿意进公司,他可以赞助一部分资金,让他们自谋职业。这个事情他打算在晚上的时候和六叔他们单独商量一下,看看究竟赞助多少钱才能合适?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