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赚钱的感觉(1 / 1)

(《离婚官司》真的是定制剧!定制剧,其实主导方是电视台,这样做的好处之一使成本降低…毕竟很多优质剧集,是需要抢的。怎么抢?基本就是谁给的钱多,谁就有机会…但定制剧属于电视台直接出资,玩的最六的是芒果台,人家自制剧特牛逼,从《还珠格格》开始,一直坚持自制…此后几年诞生了《大唐情史》,《恰同学少年》、《血色湘西》,包括《大明王朝1566》…可惜这些剧收视率不高,反倒是《丑女无敌》创下了盈利新高,然后就各种拍雷剧了!扯回来…《离婚官司》这个题材,很有社会话题性。离婚嘛,光听这两字就觉得背后一定有问题。廖高翔翻看了一下剧本大纲,然后道:“情节点都列出来了?那应该没啥问题…”“这次给多少钱?”“…一集2000块…这次没有定金!”“没给定金?”赵新解释:“舅舅说了让我们写一版给他看看,不错的话直接给我们电视台的报价…”沈旭东疑惑:“电视台报价?”“就是正常的市场价…”赵林海随口解释一下,然后问:“有没有什么要求?”“能有啥要求…”赵新突然想到了什么:“我舅舅说了,最重要按照设置好的情节点走,千万不要自己发挥…”说到这,他补充一句:“其实舅舅不建议我们大一就接活,最好到大二下学期才开始接活,毕竟我们现阶段应该以学习为主!”“大二才接活?黄花菜都凉了!”“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也这么说他的,毕竟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以前编剧少…”这是真的,97年之前,专业编剧是各个院团、电影场的。97年之后才出现了第一批中国的职业编剧,就是以写剧本为生,没有工资,没有劳保,没有五险一金…当时全国也就几十位吧…为什么是97年?因为97年那届戏文系不包分配了!当时就几个院校,所以那帮人就业各方面还是比较轻松的,因为找编剧的话就是这些人。应该是从95年的《宰相刘罗锅》开始,他们这批剧,除了卖给电视台回本,还做录像带,从录像带身上赚钱了。那个时候,真的有人拎着麻袋来中戏找人写剧本,‘随便写点什么,就能拍!’这批人迅速成为主流,很多小活都交给学弟们…所以,沈旭东他们才能在大一时候就接触一堆项目!虽然比不上第一批职业编剧那么幸福——有人拎着钱专门上门,但比起十年后的那帮人幸福太多了!……沈旭东虽然有一些另一个人的记忆,但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就好像你看了一个名人的个人传记一样,除了感慨时机、天才,还能做什么?继续过自己枯燥的生活咯!但也不能说一点影响都没有。至少他现在写起剧本来如有神助,通常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会有停顿,一些遣词造句方面会有些拿不准,但他完全没有这些问题,就感觉写剧本这个活,他…天生就会!而且他好像天生就懂这些领域…《离婚官司》有很多涉及到法律方面的东西,当然,只是一点点,咱们国内哪有什么严谨的律政题材?英美法系国家的对抗制诉讼模式,先天就容易对庭审过程作出戏剧化呈现,我们呢?社会制度不一样,纯粹的无产阶级其实不需要律政——因为默认所有国家机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你想写律政题材,可以啊,《包青天》、《大宋提刑官》应运而生了!扯回来,沈旭东很快交完稿。这次很顺利的拿到了3000块钱——六集剧本总共1万2,四个人均分…分完钱,赵新来了一句:“具体拍摄时间还没定,如果拍摄了,我问问舅舅,看看有没有可能跟组…”赵林海迟疑一下:“但学校应该不会放我们离开吧?”一般来讲,大一大二打基础的时候,学校是不允许学生外出的…赵新挠头:“…到时候再说吧!”廖高翔则提议:“走吧,出去搓一顿!”“旭东,想什么呢?”沈旭东收好钱,有些感慨:“…我还是第一自己赚这么多钱呢,两个月生活费!”3000块,比他妈妈每个月工资还要多1000!这些只是他一个星期的成果…谁说做编剧没钱途的?赵林海笑了笑:“哈哈…我跟你说做编剧只要有活干,还是能很轻易在京城立足的!”沈旭东一家人之所以同意他进中戏,就是想让孩子能在京城立足嘛!你能在大城市立足,改变的就是后代的生活…高考前,他们班主任说的:能去大城市的,一定去大城市,不是什么机遇问题,而是你从此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不过沈旭东紧跟着问了:“那要是没活干呢?”“不要妄自菲薄,我们都觉得你不错!”赵新点头:“确实,出稿速度快,文笔不差,最重要很擅长编写人物心理…”“这些就能做优秀编剧了?”“不够,想成为优秀编剧,必须有自己的原创项目…不过,这个不急,我们才大一…”关键这玩意急也没用,原创项目要做出来,最关键一条:钱!做影视剧是需要钱的…恰好这东西,沈旭东没有!……四人离开宿舍往校门外走,路过公告栏,看到了中戏学生戏剧小品大赛的告示…“这个是?”“学校举办的比赛…”“会邀请一些话剧团的领导过来看看,主要是给师哥们展示的舞台!”沈旭东疑惑:“没听老师说过呀?”“我们哪有时间…”“等明年吧,大二可以报名了!”“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堆活动,给学生们展示的机会…否则这么多学生毕业了怎么办?”这倒是真的…单说戏文系,中戏每年招三十几位学生,就业形势很紧张。以前对口的单位是剧团,但每个话剧团演员需要挺多人,编剧只需要两三个就够了,一个生病了另外一个能写就行。现在…话剧团不招新人的!即便招收,那也是有关系的…沈旭东这种小镇做题家,基本没有可能。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